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考古学 > 科技考古 >

云南西山天子庙遗址出土的动物骨骼遗存研究(3)

http://www.newdu.com 2018-07-03 《华夏考古》2018年第2期 陈全家 蒋志龙 陈 参加讨论

    
    四、骨器工艺
    在该遗址内共发现骨器7件,均为骨器成品。它们应该都是由哺乳动物骨骼上截取下来的片状骨干制成的。7件骨器均呈长条形,表面光滑,一端经过明显的打磨,形成比较薄锐的尖。制作流程应是选择、截取骨料;对骨料进行再改造,得到骨片;通过削、刮等方式改造骨片,进而得到骨器成品。(图八,6)骨器中最长的47.12毫米,最短的19.39毫米。
    这7件骨器可以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骨器,3件,通体磨制,前尖呈锥状,较锐利,应作为骨镞或骨锥使用;第二种骨器,3件,前尖呈片状,较薄锐,应该用于刮削;第三种骨器,1件,仅经过少量加工,断面呈椭圆形,前尖上有烧烤痕迹。该骨器可能是用于进行食品加工,烧烤痕迹应为加工食物时留下的。
    另外还在遗址中发现4件骨料标本。它们的骨壁都非常厚,骨质坚硬,应为大型哺乳动物的长骨部分。(图八,7)
    这几件骨器均出自石寨山文化的第三期地层中,年代大致为汉武帝至东汉初年之间。由此可见,该时期的生产力较之前有了较大的提高。通过骨器和骨料的发现,我们可以了解到在这片遗址上的先民已经能够独立取得骨料并且制造骨器。
    五、生业模式
    在该遗址中,通过对石寨山文化地层内出土的动物骨骼进行比较,可以发现:第一期哺乳动物骨骼发现数量很少,种类仅有猪、鹿、鼠三种。鱼类骨骼发现数量较多,种属包括鲤鱼、鳙鱼、鲶鱼、草鱼四种;第二期哺乳动物骨骼数量增加,种类增多,新增水鹿、梅花鹿、野猪、獾等野生动物。鱼类骨骼数量也有一定增长。总体较第一期有一定的发展;第三期动物骨骼数量较前一期增长近一倍,但野生动物数量及种类减少,家养动物数量增多,出现黄牛、羊等种类。鱼类骨骼仍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动物骨骼数量的变化体现了当地的经济生活水平,由此可以推测当地的生业模式构成。
    1. 渔猎经济
    在遗址中发现数量最多的动物骨骼为鱼类骨骼,其数量占总数的80%。种类包括鲤鱼、鲶鱼、草鱼、鳙鱼、乌鳢等。其中鲤鱼的个体数最多。从鱼类骨骼在各时期的分布来看,渔猎捕捞一直是当地主要的食物来源方式。当时的渔猎经济应该较为发达,可以较大程度的满足人们日常的食肉需求。可见当地人喜食水产食品,会从居住地附近的水域捕获大量的鱼类以食用或贮存,以此作为主要的食物来源。在三期中,鱼类骨骼数一直呈递增趋势,并且第三期的骨骼数为前两期的总和。可见,第三期时当地的鱼肉需求量大量增长,应该为人口增多所致。
    2. 狩猎经济
    在遗址中发现的野生哺乳动物包括鹿、水鹿、梅花鹿、野猪、豪猪、獾、獐等。这些动物种类虽多,但数量不等,个体数差距较大。其中,鹿的个体数最多,应为主要的野生动物肉食来源。遗址第二期时,野生动物数量和种类较多,第三期有一定的减少。由此看来第二期时狩猎业最为发达,而后有一定的衰退。这可能是由于野生动物数量减少或是饲养业逐渐兴盛导致的。但从总体来看,所发现的野生动物数量较少,狩猎业应该不是当地人所依赖的主要生业模式,仅占一定的比重。可见当地人偶尔进行狩猎活动,会在居住地附近的草原或山地进行捕猎。
    3. 饲养经济
    在遗址中发现的家养动物包括猪、狗、牛、黄牛、羊等,其中猪所占的比重最大,约1/3左右,狗次之。家猪应该是当地人们饲养最多的动物,为主要的家养动物肉食来源。而狗、牛等动物的数量较少,相对应的肉食贡献量也较低。从时间上来看,家养动物的数量持续增多,种类增加,说明当地的饲养业处在发展阶段。但是,从总体来看,家养动物个体数不多,饲养业应不是主要的生业模式。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当时当地所主要依赖的经济方式为渔猎经济,在进行渔猎的同时也进行野外狩猎,并小规模的饲养一些家养动物。当地人的食物来源主要以鱼肉、猪肉为主。当时的生业模式应该为渔猎业、狩猎业与饲养业并存。
    从各生业模式所占的比重分析,渔猎经济一直是支柱,占有最大的比重。从第二期开始,饲养经济和狩猎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二者所占比重大致相当。到了第三期时,狩猎经济衰退,饲养经济持续发展。
    遗址中的动物种类虽多,但个体数较少。由此推测当地人的食肉需求量并不大,可能该遗址常住居民很少。通过动物数量的变化分析,第一期时,该遗址人口极少。第二期开始,人口逐渐增加,成为人们固定的居住地点。该遗址的使用具有延续性,但人口数量较少。
    通过对该遗址出土的陶器进行类型式的分析,可以推测出该遗址的年代在春秋战国至东汉初年之间。在这一时期,中原地区的生活状况及生产力水平已经达到了较高的程度。但是,天子庙遗址地区由于地理位置偏僻、人口稀少并且当地居民依赖于周围较好的野外渔猎及狩猎环境,故这里的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下。
    六、生态环境
    在云南西山龙门天子庙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的野生动物骨骼,其中包括哺乳动物类、鱼类、软体动物类和鸟类。鱼类:包括鲤鱼、鳙鱼、鲶鱼、草鱼、乌鳢等种类。
    这些鱼类均为淡水鱼,喜欢生活在温暖的江河、湖泊、池塘等水域内。像田螺这样的软体动物亦是如此。
    哺乳动物:水鹿生活于热带和亚热带林区、草原以及高原地区,喜欢在水边觅食,有沿山坡作垂直迁移的习性;獐主要栖息在水边草丛和芦苇塘中;獾主要栖息在丘陵、草原或灌木丛中;豪猪栖息于低山森林茂密处;梅花鹿生活于森林边缘和山地草原地区;啮齿类动物小林姬鼠主要栖息于杂草茂密的潮湿地带;中华竹鼠为我国南方的特种野生动物,生活在竹林、芒杆内。
    从以上这些动物的生活习性来分析,当时的西山龙门地区周围应该存在大片的水域,可能是流经的江河或原有的湖泊。水域周围生长着各类水生植物及芦苇等。在离水域不远的较高地势处有大面积的草原。草原周围可能有小片的灌木或竹林。草原不远处为高地,生长有成片的树林。
    综上所述,云南天子庙地区石寨山文化时期的生态环境特点是温暖湿润,雨量充足。这里有开阔的地形、充沛的水源和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在这里,人们依林而猎、濒水而渔,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渔猎业、狩猎业和饲养业都有较大的发展。
    七、结语
    本文以云南天子庙遗址出土的动物骨骼为研究材料,通过对动物骨骼数量及种属的研究,可以了解当地的生业模式以及生产力水平。当地人所依赖的主要经济方式为渔猎经济,生业模式为渔猎业、狩猎业与饲养业并存,在进行渔猎的同时也进行野外狩猎并小规模的饲养一些家养动物。经济类型较粗放,生产力水平较低下。
    通过对动物个体分布范围及习性的研究,可以了解当地的气候以及生态环境。当时,这一地区的气候特点为温暖湿润,雨量充足。遗址附近不仅有江河、灌木,还有草原和森林,地势环境较为复杂。这些条件有利于人们开展渔猎、狩猎活动,可以较便利地获取食物。
    云南石寨山文化时期的天子庙遗址,气候宜人,依山傍水。这样稳定的气候条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为人们稳定的生活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人们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并发展出独特的考古学文化。
    附记:本文研究材料得到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领导的多方面支持;本文由陈君执笔,在此一并致谢。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