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红山文化彩陶勾旋纹探源 从红山文化彩陶勾旋纹所施绘的器形来看,尤以双勾旋纹大多施绘于无底筒形器、陶瓮以及塔型器等典型与祭祀相关的器物外壁上,如此重要的彩陶纹饰不会作为无源之水纷繁地出现在红山文化中晚期,我们可以从本地区的兴隆洼文化、赵宝沟文化和邻近地区的诸多同时期考古学文化的陶器纹饰中找寻具有与勾旋纹饰相同或相似特征因素的典型纹饰,以求探寻红山文化彩陶勾旋纹的源头。 在白音长汗遗址兴隆洼文化筒形罐肩部往往附加一周凸出与器表的凸泥带,凸泥带上便习见于勾连的图案,线条流畅。属于赵宝沟文化的赵宝沟遗址出土陶钵肩部泥条交织组成的纹带与白音长汗遗址出土的陶罐极为相似,是直接继承兴隆洼文化的结果。所以,勾旋纹是兴隆洼文化、赵宝沟文化中的一种传统纹饰,红山文化先民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以彩陶的形式再现这种传统图形。 内蒙古中南部的海生不浪文化中同样存在一定数量的彩陶,而且纹样多变,有单线、复线、垂弧和方格等组成的繁缛的花纹图案。海生不浪类型的绝对年代约在距今5700~5000 年间,和红山文化后半段有重合,单看彩陶纹饰这一项即可表明这两种文化之间确实存在着一定的传播和交流。 在红山文化的早、中期,它的彩陶和中原地区的后岗一期文化和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的彩陶有较密切的关联;海岱地区的的大汶口文化在陶器形制和彩陶纹样方面也与红山文化陶器有着较多的相似性;到了红山文化晚期,红山文化的彩陶不仅与中原地区,而且还与西北地区马家窑文化的彩陶有某种联系。所以,这种文化因素的关联性印证了中国北方东、西部地区史前文化的交流。 四、红山文化彩陶勾旋纹的去向 红山文化消亡之后,辽西地区出现同样具有丰富彩陶的小河沿文化,其彩陶多为钵形器,红底施黑彩,主要纹饰有平行线间以相对半重环纹或相对的平行斜线间以三角纹,组成宽带纹饰,并在口沿内侧施以倒三角纹或平行短斜线纹。其中平行的斜线和直线与红山文化彩陶存在密切联系。在上店遗址出土一件泥质红陶高领罐,腹部施黑彩,图案为两道平行线黑彩间饰勾连形纹饰,旋心较小,应是红山文化勾旋纹在小河沿文化中的残留。在小河沿文化大南沟遗址M55中出土的陶器中有一件彩陶罐,腹部施黑彩,以上下三角相对并在两侧延伸出平行折线为一组,形成原始云雷图案,共5 组,间以立兽纹。其实这种原始的云雷图案应该可以推测是红山文化双勾旋纹在小河沿文化中的具象体现。 以夏家店文化为代表,西辽河流域进入了早期青铜时代,文化面貌较红山文化和小河沿文化发生了巨大变化,延续了数千年的平底筒形罐系统的陶器彻底消失,以鬲为主的三足系统的陶器成为主流。夏家店下层文化陶器施有彩绘的器类有各种鬲、罐、鼎、壶、尊等,所绘图案纹饰式样可辨识近二百余式,为探讨彩陶纹样的演变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其中大甸子遗址和奈曼南横沟一号墓出土器物纹饰所包含的勾旋因素最为明显,但与红山文化勾旋纹施绘方式不同,前者是在陶器外壁彩绘,直接使彩绘陶器脱离了实用性,从而这种勾旋的纹饰同样具有祭祀或巫术等神化含义。关于夏家店下层文化的渊源存在不少争议,有观点认为夏家店下层文化是红山文化和小河沿文化的延续和发展,并广泛吸取了中原龙山文化和北方草原文化诸原始文化的先进因素,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北方早期青铜文化遗存。从夏家店下层众多陶器彩绘图案包含勾旋因素来看,支持夏家店下层文化承自于本地区红山—小河沿文化系统这一观点。 综上所述,红山文化彩陶勾旋纹与勾云形玉器关联性较大,在红山文化之前西辽河地区土著文化的纹饰中找到根源,异地的考古学文化对红山文化彩陶勾旋纹纹饰的影响也较大,说明红山文化彩陶勾旋纹纹饰应是从“前红山文化”固有的文化传统中发展而来,其中也糅合了其他地区彩陶纹饰因素,随后的小河沿文化和夏家店下层文化在不同程度上继承和发展了勾旋纹纹饰。勾旋纹是探讨红山文化来去何踪的关键线索,值得我们继续探析。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新石器时代的东北:文化、生业、社会研究”(17JJD780002);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青年科技英才支持计划”A 类领军人才培养计划(NJYT-17-A17) (摘编自《赤峰学院学报( 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3期,《红山文化彩陶勾旋纹初步研究》,中国社会科学网 齐泽垚/摘编) (作者简介:田小冬,男,赤峰学院2016 级文物与博物馆专业硕士研究生;孙永刚,男,赤峰学院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博士后,研究方向为植物考古学、科技考古、东北地区史前时代考古)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