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制品是研究早期人类的重要载体,旧石器考古学研究很重要的就是要透“石”见人。学者们试图采用不同的研究思路达到这个目的。武汉大学历史学院考古系李英华教授的新著《旧石器技术:理论与实践》便是在新的理论方法背景下对中国旧石器考古材料的再研究。该书在其博士论文基础上经过近10年的扩充完善而成,可谓十年磨一剑。 作为中国第一部系统介绍和运用法国旧石器技术研究体系的著作,其重要性,正如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侯亚梅研究员在该书的序中所言,将成为中国旧石器技术研究者一本不可或缺的教科书。 打制石器的研究方法 打制石器研究的方法主要有两种:类型学和技术学。它们主要由法国史前学者于20世纪创立和完善。前者是在法国旧石器考古学家博尔德(Francois Bordes)等人的努力下于20世纪50-60年代最终形成系统的研究体系,随后被英、美旧石器考古界广泛接纳和采用;后者根植于法国民族学的技术研究传统,由著名学者勒卢瓦古朗(André Leroi-Gourhan)奠定理论基础,其中“操作链”概念影响甚广。20世纪70-90年代,技术研究的方法体系在法国旧石器领域深入发展,形成“技术-认知学”和“技术-经济学”两大分支,前者又发展出“技术-功能分析法”来探索打制者对工具的预设性功能和使用方式。 在本书的方法论章节中,作者详细介绍了法国旧石器技术研究的发展史,并对相关重要概念进行了阐释,如“操作链”“剥坯”“修型”“技术-认知学”“技术-经济学”“技术-功能分析法”等。作者还强调了技术研究的重要特征,即从社会经济学角度对技术行为进行解释,以系统揭示古人类在打制石器过程中所运用的技术知识。与类型学的分类、描述和文化史研究相比,本书从技术学的角度对研究中国旧石器工业的技术特征及其在世界旧石器工业中的地位进行了新的尝试。 书中研究的问题与材料 在技术学方法论的指导下,作者试图解释中国旧石器考古学中的重要学术问题:怎样探索并阐释中国旧石器工业内部和工业之间的多样性?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多样性?如何用技术学的方法来研究中国的旧石器材料?作者认为这些问题的解释必须回到对具体问题的研究之中,并将其分为5个方面:原料的获取和开发、石器工业生产体系的特性和目的、工具的分析、对石器工业生产体系的技术-经济学解释和中国旧石器工业之间的比较以及与世界其他地区石器工业的比较。围绕“技术-认知学”和“技术-经济学”,作者一方面定义了石器生产体系中运用的技术知识,包括概念、方法、工艺和流程等,另一方面从经济社会学角度研究和解释了史前人类的技术行为。 本书选择中国境内11个遗址点进行了技术学分析。其中湖北郧县后房遗址是作者主持发掘的新材料,其他遗址点都已进行过系统的类型学研究。本书第二章分析了以剥坯概念为主的石器工业,包括贵州黔西观音洞、贵州盘县大洞、湖北大冶石龙头、陕西大荔人、山西襄汾丁村、山西阳高许家窑和北京周口店第15地点等7个遗址;第三章分析了以修型概念为主的石器工业,包括重庆巫山龙骨坡、湖北郧县人、陕西梁山龙岗寺、湖北郧县后房等4个遗址。这些遗址点时空跨度较大,且都具代表性,几乎涵盖了中国南、北方地区古人类近200万年的历史,适合开展宏观的比较研究。 研究结果与比较研究的结论 本书具体的研究过程读起来非常新颖,由于涉及的遗址点较多,此处不再赘述。从研究结果看,作者归纳出中国旧石器工业技术学上三个方面的共性和差异性:剥坯概念及其内部的多样性,修型概念和以不同毛坯制作而成的工具。 从共性上看,除了观音洞遗址外,绝大多数遗址的石器工业同时存在剥坯与修型概念,这两个概念各自主导两条独立的操作链,或被整合到一条操作链中。石制品生产体系内都没有运用勒瓦娄哇(Levallois)概念,而是以C类剥坯体系为主,辅以盘状剥坯体系和两极法剥坯体系。在修型概念中,作者归纳出有计划、重选择、轻打制三个特征。这主要表现在打制者将石器生产过程的重心放在原料的选择上,把目标工具的部分技术特征整合到原料中,目的是用最少的打制工作来获取理想的产品。打制者倾向于在各类毛坯上寻找合适而稳定的二面结构,以获取一个有效的刃口部位,而对毛坯的整体形态和类型并不很重视。 从差异性上看,这11个遗址点在剥坯概念、修型概念以及各种毛坯二次加工而成的工具上存在一定的差别。在剥坯概念上,盘状剥坯、两极法剥坯和C类剥坯体系在不同遗址的分布情况是不同的,不仅体现在这几类剥坯模式存在与否,而且在同一剥坯模式的内部还有多样性,这也反映了中国旧石器生产体系的多样性。在修型概念上,不同遗址点是否存在修型概念,以及修型概念产品的不同操作程式在各个遗址点的分布情况不同。在工具方面,根据生产毛坯时运用的概念,不同遗址点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差异性。 需要提到的是中国南方旧石器工业中地区性孤立发展的文化,尤其是西南地区演化为区域特色,作者认为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以及这种文化传统的源流仍然有待更多材料的发现和技术学的解释。 在对中国旧石器工业的技术特征有比较清楚的认识之后,作者比较了中国以外的亚洲地区、非洲、近东和欧洲地区流行的石器工业,并总结了它们的异同。相同点方面,指导石器生产体系的概念既有剥坯也有修型,C类剥坯、盘状剥坯和两极剥坯在中国和世界其他地区都被运用。差异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中更新世中晚期以来勒瓦娄哇概念在欧洲、近东和北非地区十分流行,而中国境内直到距今3万年以后才有零星的发现;二是非洲和欧洲手斧的构型、形态、打制过程与中国手斧相比差异明显,且后者没有明显的进化过程。 经比较分析后,作者认为在更新世的大部分时间里,中国旧石器工业表现出内部的统一性,也显示出与世界其他主要地区的差异性。尽管其内部存在一定程度的多样性,甚至在某些地区有独特的文化现象,但是在中更新世中晚期至晚更新世期间,中国的旧石器工业走上了一条相对独立而连续的发展之路。 走向未来的技术学研究 在本书的最后部分,作者结合自己十余年的学习和研究经历,对类型学和技术学这两种旧石器研究的主要方法进行了思考。作者详细比较了它们在打制石器研究的特点和优劣,强调了技术学研究三个方面的重要性和优势:一是提供了一个新的路径来研究古人类的认知模式和解释史前技术行为,二是构建了一个新的标准和框架以在不同的旧石器文化之间进行比较,三是其在可验证性、系统性和适用性方面不可比拟。 作者认为,技术学在史前石器工业研究中处于基础地位,但也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完善。只有通过更多的技术研究实践,才能更清楚地了解中国旧石器工业的特征,该方法本身的优势与不足也才会得到更清晰的展示,从而为以后的研究提供更好的借鉴。 思考:如何打开石制品? 石器打制是一个离心过程,打制者手中的石材一直处于不可逆转的消减状态。在这样的动态过程中,类型学研究往往无法对石制品的功能以其在操作链中的位置做出可靠判断。石制品生产与打制者的思维直接相关,剥片过程的复原能帮助我们间接了解打制者的思维与认知,材料的整合分析可以复原操作链。可以说技术学的研究过程是一种逆向的推理过程。本书所运用的技术研究方法,不仅使得旧石器的研究更加深入,同时石器分析不再是枯燥的描述、分类,而是充满了逻辑推理和思考的乐趣,通过技术分析从技术现象里得到合理解释。此书展示的技术研究体系,于旧石器研究者更为重要的是提供了一条新的认知石制品的路径。循着这条路径,我们仿佛和古人同步打开手中的石料,期间会有失误,但还是能够随机应变,向着最终的目标前行。 (《旧石器技术:理论与实践》,李英华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年6月出版,定价268元)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