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延漢簡3.10為一枚新刊佈日迹簿殘簡, □□□三月庚辰迹盡己丑積 ……庚寅迹盡己亥積十日毋蘭越塞…… ……積九日毋蘭越塞天田出入迹 這類日迹簿是當日戍卒日常勤務,巡視天田和邊塞防務行迹的記錄,在已刊西北漢簡中習見。依文例,釋文第一行“積”字下,可補作“十日”;第三行“積”字上,可補作“庚子迹盡戊申”,並可據以推導出 “三月小庚辰朔”。太初以來兩漢曆日出現“三月小庚辰朔”者兩見:1.光武帝建武廿五年(49年)、2.安帝永初五年(111年),二者年代明顯滯後。包號3簡牘出土A8破城子,為漢代居延都尉所轄甲渠候官駐地。包號3刊佈35枚簡牘,伴出紀年簡5枚,最早為簡3.8宣帝五鳳三年(前55年),最晚為簡3.30成帝綏和二年(前7年)。包號3簡牘數量極少,攷察年代參照信度較低。若將參照年限定于武帝太初三年至光武帝建武八年(前102年—32年),則上文檢得光武帝建武廿五年(49年),雖可作為簡3.10參攷年代,然繫年于此,心有不安。 釋文月序“三”字,原簡字形作 ,頗疑為“五”字殘泐之形。漢簡“五”字有作如下之形者:
此類“五”字形體若殘泐漫漶,其殘迹或恐近似,而被誤釋作“三”字。甲渠簡EPT56:435 “[初元]五年十月”,[2],集釋本採用紅外綫高解析拍攝,圖版清晰,“五”字圖版作 。舊圖版作 ,文物本、中華本、《中國簡牘集成》本、馬怡《校釋》釋文并作“三”,足見“三”“五”字當殘泐漫漶時易混。若然,則簡3.10“三月”宜校正作“五月”。太初以來兩漢曆日出現“五月小庚辰朔”者兩見:1.元帝永光四年(前40年)、2.靈帝熹平七年(178年)。其中唯“元帝永光四年”在攷察參照年限之內。金關簡T31:63“永光四年四月庚戌朔庚申”簡T8:36A“永光四年六月己酉朔”曆日可與簡3.10相協。推定簡3.10年屬為永光四年,當為可信。由是,簡3.10較完整簡文可校補作: □□□五月庚辰迹盡己丑積[十日,毋蘭越塞天田出入迹。] ……[五月]庚寅迹盡己亥積十日,毋蘭越塞[天田出入迹。] ……[五月庚子迹盡戊申]積九日,毋蘭越塞天田出入迹。 圖版
(編者按:本文收稿時間爲2018年8月11日05:43。)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