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淮军故里圩堡群历史变迁及其特征

http://www.newdu.com 2018-08-14 《中国文物报》 路文举 参加讨论

    圩堡概念及类型
    圩(wéi),其本义是低洼地区周围防水的堤,在江淮地区的濒临湖区有圩田,即沿湖岸筑成圩堤,阻挡洪水。在长江下游叫做“圩”,中游叫做“垸”,统称“圩垸”。若干个圩垸连成一片,叫做圩区或圩垸地区。在本义的基本上,后来“圩”引申为“围绕村落四周的障碍物,亦称‘围子’”,可以分为旱圩(土圩子)和水圩两种。水圩是在房屋四周加壕筑沟,引水围护四周,内外以吊桥连通出入道路,主要起到防御作用。
    堡(bǎo),其字早于“圩”字,其前身是原始社会晚期筑有防御性围墙的聚落,集防御与居住为一体,至春秋时已较为普遍,为军事上防守用的建筑物。读bǔ时,指的是有城墙的村镇。
    与圩、堡二字相类似的还有“寨”和“围”。寨,其本义为防卫所用的木栅,后来引申为四面环围的驻军处,营垒等。在北方,时常将堡寨二字连用,指一种军事特征的防御性聚落。“围”与“圩”字同音,指的是“用土石、荆棘等围成的防御设施”, 后广泛用于村名、地名,引申为“围墙内的村庄之意”。
    从圩、堡、寨、围等字的字义看,早期更侧重于军事意义的防御设施,逐步演变为四周有防御性设施的聚落。圩、堡多指筑堤、堆土,寨为木栅,而围则为土石、荆棘,但其实质并无严格界限,名异实同。
    江淮地区“圩”的概念始于“圩田”,特别是江淮之间的沿巢湖地区为防止洪涝灾害纷纷筑堤,部分地区还以“圩”字作为村庄的命名。这种筑堤的方法后来被运用到村庄的防御设施中,至于起自何时史籍中无考,但在清代晚期,随着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在合肥肥西的三山地区(大潜山、紫蓬山、周公山)家族或当地地主纷纷挖壕筑堤自保,起初以旱圩为主,后逐步演进为房舍四周环水,外壕内堤的形式,集居住与军事防御为一体。
    从形态上看,江淮地区的圩堡分为旱圩和水圩,旱圩是村落四周筑堤,选址多在岗地,而水圩则是利用水系或开挖壕沟,内外以吊桥连通出入道路。从壕沟的形制上看,有单层壕沟、双层壕沟和多层壕沟的区别。现存的圩堡以水圩为主,单层壕沟的圩堡较双层壕沟的圩堡数量多。在河南东部固始等地,存在联圩型的圩子。其特点是各圩独立,又同处同一片畈地或水域,功能分区,构成多层次的圩子群空间。
    从属性上看,圩子根据其建造者的不同可分为地主庄园圩、村民圩和捻圩。现存淮军将领故居多为地主庄园圩。村民圩多为一道濠沟和土围墙,可容纳千人至万人,内有街市。村民圩和地主庄园圩多集中产生于19世纪中叶(清咸同年间)清政府推行“坚壁清野”政策之际,用于应对太平军和捻军。因为获得了官方的认可,又称为“官圩”。
    圩寨通常的做法是在集镇或村庄周围修筑圩墙,挖筑壕沟,实际形态、大小存在极大差异。清政府圩寨清乡政策中圩子通常的做法如下:“圩大不过四里,小以二三里为度。门留二处,须安吊桥。枪炮宜二百根。圩基宜就集镇,大村庄挖废地亩,大户捐办,中户给半价,下户给全价。安设炮台。定须出角,可打三面。圩墙底挖壕土上用泥墙。作垛高宜丈许,圩隍宽宜三四尺,垛口约五尺一个,壕深如之,外濠宽宜一丈五六尺,深一丈,底宽丈许……圩内盖屋,宜用泥墁防火。”
    合肥地区圩堡形成及历史变迁
    圩寨大规模的修筑是清咸同年间。19世纪50年代前后,太平天国运动兴起,为应付农民运动,清政府再次使用筑圩堡之法,其范围涉及之广远超白莲教起义时,河南、山东、江苏、安徽甚至浙江、广东亦用筑堡之法。《清史稿》中对其有详细记载。
    合肥地区圩堡建筑集中修建当在咸丰、同治、光绪年间,圩堡的产生是应对社会动荡的产物,与晚清团练势力的发展密不可分。《张荫谷墓表》中所载“公始闻贼警,即大出资,振贫户,倡率团练……于是公知兵祸且亟。诏乡人保境待时,筑堡于周公山下殷家畈。峙粮储器,阻河以为险”。记述了肥西圩堡建筑起源的概况。张荫谷是淮军将领张树声、张树珊、张树屏的父亲,通过资料可以看出圩堡建设始自咸丰年间,主要是为了应对农民起义在其家乡筑堡御敌,至于圩堡的形制更多的是利用自然河流和山体作为屏障。
    正是在张树声等的倡导下,肥西三山地区的团练创办起来,广筑圩堡,数量较多,“于是邑人刘铭传、潘鼎新、周盛波、周盛传及董凤高等均相率筑堡坞峙,糗粮储械,百余里相望不绝”,“其时刘铭传、周盛波、潘鼎新辈皆相继筑堡,联为一气,皖北破碎,独合肥西乡差全。”根据当时的史料,肥西三山地区的圩堡数量较多,彼此间亦有攻伐。初期的圩堡建筑是在团练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受财力影响,对起初圩堡的形状和结构特征并无详细规定,结构较为简单粗糙,更多的是依据地形,并无后期规整的形制,如刘铭传所筑“鸽子笼圩子”即为旱圩,并无壕沟。
    圩堡建筑第二次的建设高潮得益于淮军崛起。在合肥西乡团练基础上建立起的淮军,成为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和捻军起义的主要力量之一。1864年后,大批淮军将领荣归故里,在原有堡寨的基础上对其翻修、扩建,或另选新址重建,圩堡建筑逐渐由军事防御设施向将门府第转变,代表性的如两广总督张树声的张老圩,台湾巡抚刘铭传的刘老圩,直隶天津镇总兵周盛传的周老圩,直隶提督、正定镇总兵叶志超家族的叶大圩,福建陆路提督唐定奎家族的唐五房圩、徐州镇总兵董凤高家族的董大圩都建于这一时期。
    20世纪初年,随着李鸿章为首的淮军兴衰更替以及清政府的覆灭,淮军将领后代的政治地位发生变化,圩堡建筑的文化内涵由将门府第演变为普通的地主庄园。
    新中国成立后,圩堡被视为地主阶级的财产而被没收,特别是在淮军历史问题上缺乏科学认识,过多地强调其镇压农民起义和清政府腐朽统治维护者的角色定位而将其彻底否定。圩堡建筑没收后被充公,改建为学校、粮站、农场、医院和养老院等,圩堡由私有资产转变为社会公共资源,原有建筑因不符合社会功能的需要而被逐步拆除,圩堡内的建筑所剩无几,但圩堡的壕沟在使用过程中具备了围墙和居住用水的价值而得以保留,此为圩堡发展的第三个阶段。
    淮军故里圩堡群特征
    从功能上看,合肥地区圩堡主要体现在战时的防御功能向具有防御功能的地主庄园转变,更加强调其居住功能。圩堡形式的变化是采用外挖壕沟内筑堡墙的做法,这是江淮圩堡的显著特征之一;另外,这一时期,圩堡内开始大兴土木,广泛采用砖瓦结构,圩堡内建筑房屋数量多达百间,并根据生活功能分区做了一定布置。“圩堡由早期的泥、石结构向砖、瓦结构转变,由‘草圩子’(乡民称没有砖瓦的房屋建筑)向朱门豪宅的建筑方向发展。”
    从空间维度来看,合肥地区圩堡主要是地主庄园圩,规划整齐,与皖北的村民圩存在很大差异,也没有出现河南的联圩,以单圩和重圩为主。可以说,肥西圩堡主要是淮军将领在镇压农民起义过程中、受到皖北“圩寨”启发后建造的地主庄园。外部采取深壕内围的形式加强防御,内部建造住宅群,与北方四合院具有类似之处;而在建筑装饰上吸取徽州建筑的防火墙、三雕技术,体现出南北文化交融的特征。
    从时间维度看,合肥地区的圩堡虽然始自咸丰年间的团练,但集中修建于同治年间或光绪年间,大部为淮军将领荣归故里后所修。因此,在功能上虽然肥西圩堡强调防御,但针对的对象并非是太平天国运动或捻军农民起义军,它并不完全是“兵法社会”的产物,更多的是强调防御与居住并存,是满足地主生活功能为主的防御性民居。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故事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
神话故事
中国现代史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学术理论
历史名人
老照片
历史学
中国史
世界史
考古学
学科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