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中国史 > 随笔 >

《点石斋画报》探微(2)

http://www.newdu.com 2018-09-11 中华读书报 陈红 参加讨论

    本埠市井生相大观,全方位展现了开埠后沪地市井风情之千般万种,该题材也是画报中占幅比最高,描绘最生动、最精彩的部分,俨然是一部各阶层众生相面面观的百科画卷。所谓“本埠”,涵盖城厢、租界、沪北、沪南、虹口、松郡、浦东等地域;所谓“市井生相”乃各色人、物、事,诸如社会生态、商贸经济、法律官司、道德伦理、华人传统、租界风情、都市时尚、乡村面貌、节庆风俗、文化娱乐、风流韵事、青楼赌局、街巷里弄、房屋形制、服装样式、书画文玩、器物什件……涉及面实在庞杂,相应图文的题目自然难以详列于此。
    外埠风情趣闻百态,广泛报道各地见闻,介绍风土人情、物产地貌、官府政务、剿匪缉盗、匡扶正义、天灾兵祸、沙场习武、江湖妙技、命案官司、名胜佳迹、节庆场景、宗教礼仪、婚嫁丧典、试场风波、奇病怪症、殊木异兽……触及领域甚广,地域遍布全国各地,包括少数民族边陲地区,但以苏杭、京师、粤港报道最为灵通。有些图文报道并不止于交代事由原委,抱有同情民间疾苦之旨,借题鞭笞权贵腐败丑恶、痛陈社会时弊沉疴、责斥奸人失道昧良。
    域外新闻奇巧掠影,异国风情不时显现占据着画报相当篇幅,颇能引发读者极大关注,开辟了国人观察世界通透之窗,令时人眼界大开,影响并带动了上海及周边地区的现代化发展进程。因为,彼时除京城和少数几个沿海都市外,总体尚闭塞。国际新闻报道,如英女皇维多利亚在位六十周年并配图《龙姿凤彩》、俄皇举行加冕典礼并配图《加冕盛仪》……风光览胜,如《北极风采》《纽约口岸总图》《铜人跨海》……奇巧掠影如《喉科新法》《铁甲巨工》《人身传翼》……不过,亦有因报道招致麻烦的。譬如,1888年,因连续刊登三篇有关西方人处置尸体的图说,引发西人不满,德国驻华公使巴兰德代表美、英、法等八国列强,诉之清廷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并施压上海道转饬会审公廨委员查办,与《点石斋画报》对簿公堂,遂成一桩历史公案。
    民间传说怪异故事,内容游离于通常新闻报道,还有些属旧传新说,主要取悦文化程度较低、科学素养不高却猎奇心甚强的读者,情节大都诡谲离奇,有悖科学常理,甚至荒唐迷信,如《神树显形》《妖胎志异》《树神治疾》……均渲染神话色彩。但不宜就此谓之糟粕,其出发点具有某种劝喻警世的寄寓,试图通过图文解析传导褒善贬恶、因果报应,如《纯孝回天》《果报不爽》《珠泉愈疾》等。民间传说故事自有其生动性、丰富性、趣味性和强大生命力,将其交织于新闻报道类画报中,未免有点剑走偏锋,此乃源于争夺读者市场、赢取商业利益考量所致。
    
    但凡论及《点石斋画报》之成功,关键人物除了美查,当数吴友如。吴友如(1850—1893)名嘉猷,江苏元和(今苏州吴县)人。幼年家贫失怙,由伯父收养。邻里恰有一画师传艺授徒,吴友如虽喜丹青却无钱拜师,常倚门侧观旁听,返家后凭记忆自习。稍长到苏州城阊门内的云蓝阁裱画店当学徒,在山塘画店,接触到钱杜、改琦、费丹旭、任熊、沙馥、钱惠安等人作品,悉心观赏临摹,眼界顿开画艺大进。得张志瀛指点,工人物、山水、花鸟、畜兽,尤擅风俗画。学艺过程中,受民间传统绘画影响极深,曾为吴太元画店、吴锦增画店及桃花坞年木板年画作坊绘制画稿。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太平军攻打苏州,山塘一带画店均毁于战乱,他只得往来于无锡、常熟等地鬻画为生,后避难至沪并从此定居上海,栖身旧校场一带,自述:“弱冠后遭赭寇之乱,避难来沪,始习丹青。每观名家真迹,辄为目热心存。至废寝食,探索久之,似有会悟,于是出而问世,藉以资生。”历经磨砺画名日隆,在粉丝中获清代仇十洲之誉。1884年,他应聘领衔《点石斋画报》主绘,且先后召集张淇(志瀛)、金桂(蟾香)、顾月洲、何明甫(元俊)等画家,设“吴友如画室”,专绘制时事新闻风俗画供稿《点石斋画报》,遂形成画家群体,开创中国时事新闻风俗画一代流派。由于《申报》为洋人掌控,吴友如终不甘受制洋人,于1890年离开《点石斋画报》,在英租界大马路(今南京路)石路(今福建路)口公兴里内,自办《飞影阁画报》旬刊,担任主绘,由鸿宝斋石印。1893年5月,《飞影阁画报》出版100期,吴友如将画报转让周慕桥接办,8月另创办《飞影阁画册》半月刊,至同年底其病故停刊。
    吴友如虽画名盛炽,本质上乃民间画师,即现今所谓非遗传承代表人物一路。其创作的时事新闻风俗画,风格偏重传统中国画但又汲取一些西画技法,构图饱满讲究,线条流畅精准,黑白分明,画风工整,颇适应石印要求。他表现树木、山石、水流、云气往往承袭传统笔法,描绘人物结构、比例、动态、神色兼采中西各长,勾画屋舍、车舟、器具则吸收西洋画中的焦点透视法。吴氏刊于《点石斋画报》之《邮政局肆筵速客顽固党放火戕官》,或可看作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事件发生在朝鲜汉城一次外交宴会时,日本兵预谋纵火闹事并趁机行刺。为强调叙事性,作者采用鸟瞰式全景构图(犹今人盛行之无人机俯拍取景),官署豪庭高墙恰好将画面划分为内外若干个参差不同的空间,远近层次分明、虚实相生;人物众多纷杂,门外倭兵刀光剑影,院内中朝官员、洋人使团惊愕慌乱;画面形象生动丰富,树木、房瓦密集严实,粉墙、烟雾疏阔留白;线条熟稔传神,颇得明代陈洪绶(老莲)遗韵,远观近视皆耐人寻味。
    《点石斋画报》中的画作虽有画家各自画风差异、画技水准高低之分,整体呈风俗画面貌,不同于中国传统小说中的插画(即所谓绣像画),绝大多数为独幅,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双连画,甚至四连画,如《奸谋败露》《盂兰志盛》等,为后来的连环画开辟了蹊径。
    尽管吴友如等众画师勤奋卖力,但他们并未亲临实地采访或作现场写生,绘制作品基本上凭先前生活积累加想象,连借鉴新闻照片的机会也甚少,因为彼时新闻照片拍摄、传输远不及现在便捷。故而,这些画师画本埠、租界、市井风俗尚驾轻就熟游刃有余,画域外新闻或奇巧怪物则多臆想虚构,免不了乖张失真,真实性大打折扣,甚至与本来面目大相径庭。不过,在无法目睹实况的读者眼中,这些画却是蛮好看、新奇、有趣的。
    一个多世纪前的中国、上海,科学文化落后,社会开始转型,新旧并存、消长、交替,新闻来源丰沛多元,《点石斋画报》既刻录了那个时代的图文缩影,也扮演着普通民众的启蒙者角色,在中国现代化历史进程中别具一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故事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
神话故事
中国现代史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学术理论
历史名人
老照片
历史学
中国史
世界史
考古学
学科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