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学 > 历史考据 >

《河峪颂》具有多重独特史料价值(2)

http://www.newdu.com 2018-09-17 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 丁宏武 参加讨论

    佐证陇坻大坂道西线段
    《河峪颂》摩崖石刻的发现,为确定东汉汉阳郡陇县以及“陇坻大坂道”西线段的具体位置提供了重要文物佐证。据《后汉书·郡国志》载,东汉凉州汉阳郡下辖陇县,该县是当时凉州“刺史治”,“有大坂名陇坻,豲坻聚有秦亭”。又据史籍记载,陇坻有“陇道”,为秦汉时期沟通关中陇右的交通要道,辛氏《三秦记》、郭仲产《秦州记》等对此道的险峻都有详细载述。西汉末年,王莽置四关将军,命其右关将军王福曰:“汧陇之阻,西当戎狄。”(《汉书》卷九九《王莽传》)据此,至迟西汉末年,已于“陇道”置关扼守。两汉之交,隗嚣割据陇右,数断陇道,凭险自守。东汉顺帝永和五年九月,“令扶风、汉阳筑陇道坞三百所,置屯兵”,以御羌患 (《后汉书》卷六《孝顺帝纪》)。永初以后,群羌扰乱,屡断陇道,侵掠三辅。正因为陇县扼控陇坻(即陇山)东西交通要道,所以东汉设凉州刺史治所于陇县,以统辖陇右河西。
    三国初期,曹魏撤并陇县入清水县,此后历代所设陇城(在今甘肃秦安县境)、陇州及陇县(今陕西陇县,古称汧源),并非东汉陇县旧地。因此,关于东汉汉阳郡陇县的具体位置,唐代以后即疑惑难辨。《汉书》卷二八《地理志》颜师古注、乐史《太平寰宇记》卷一五〇《陇右道一》、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五九《陕西八·秦州秦安县》等,都认为东汉之陇县即后世之“陇城”。我国台湾学者严耕望《唐代交通图考》详考秦汉“陇坻大坂道”,推断东汉汉阳郡陇县在“陇坂以东”,此说明显有误。
    据《后汉书·郡国志》,东汉汉阳郡陇县在陇坂之西,有“秦亭”。关于“秦亭”的位置,《水经注》卷十七载,“(秦)水出东北大陇山秦谷,二源双导,历三泉,合成一水而历秦川。川有故秦亭,非子所封也。秦之为号,始自是矣。秦水西迳降陇县故城南”。刘满《秦亭考》(《文献》1983年第2期)认为“秦水”即今张家川回族自治县的后川河,“降陇县故城”即今张家川县城,“秦亭”就在张家川县城附近(今瓦泉村一带)。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也将东汉汉阳郡陇县标注于张家川回族自治县。
    由于文献阙失,长期以来,关于秦汉时期“陇坻大坂道”西线段的具体位置,学界语焉不详。根据汉代往往于交通要道刻石颂功的惯例,《河峪颂》证明张家川县恭门镇河峪村应该是秦汉“陇坻大坂道”西线段必经之地。恭门镇即古代史籍所载“弓川寨”或“弓门寨”,是陇坻西麓军事要塞,西行十余公里,即至张家川县城(东汉陇县)。此地的“白起堡”出土了秦代“六棱铜铁复合殳”。由恭门镇沿樊河溯源而上,经河峪村、万家坪,翻越黄家坡梁,东行至秦家塬,再经上官场到陕西固关。这条道路沿途水源充足,很可能就是先秦时期已开通的关陇古道西线段。“秦家塬”的地名与“秦”有关,应该与历史上“秦亭”一样,承载着与早期秦人相关的历史信息。“上官场”的命名,显然也与古代驿道相关。沿途黄家坡古街遗迹中的石碾碡臼、万家坪出土的秦汉五铢钱币等,也可表明“秦家塬”古道的存在。
    总之,《河峪颂》摩崖石刻的发现,为确定东汉汉阳郡陇县以及“陇坻大坂道”西线段的具体位置,提供了重要的文物佐证,秦汉以来翻越“陇坻”、令人望而生畏的关陇古道,因此变得更为清晰。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唐前出土文献及佚文献文学综合研究”(17ZDA254)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