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考古学 > 随笔 >

把考古当日子过

http://www.newdu.com 2018-11-05 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 赵宾福 参加讨论

    今年7月,在张忠培先生逝世一周年之际,故宫博物院为他出版了以“中国考古学”为总标题,以“走出自己的路、说出自己的话、尽到自己的心”为副标题的三卷本遗作。
    参加遗作新书首发式活动时,我的心情十分复杂。其中,既有对张忠培先生写书的敬佩,其晚年仍然笔耕不辍,为中国考古学界留下了如此厚重而又珍贵的学术研究遗产;又有对故宫博物院出书的感动,人已走茶未凉,为学者张忠培做了一件名垂青史的善举;更有对张忠培先生的无限思念,以及由思念而带来的“如何向先生学习和学习先生什么”的深深思考。
    在我看来,张忠培先生的品格是高尚的,事业是成功的,人生是精彩的。他是一个有感情、有原则、有故事的人。谈起他,许多人都有说不完的话,叙不完的事,述不完的情。但是,冷静思考之后,我们自然就会提出这样的问题:张忠培先生的成功之道是什么?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是什么?最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又是什么?
    把考古当日子过,把考古当事业做——他把一生全部献给了他挚爱的考古工作。无论是在学生时代,还是在吉林大学工作期间,张忠培先生始终把考古学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当成头等大事、正事。即便是在故宫博物院当院长的四年时间里,他也还坚持发表了十几篇论文。
    70岁退休后,张忠培先生也并没有真正退下来休息,而是一如继往地进行学术研究。在担任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的五年间,他撰写了大量具有指导意义的讲话稿和学术文章,有宏观的,更有微观的。
    七八十岁了,他仍亲自动手做卡片或让学生、老伴代为做卡片,坚持通过做卡片写文章。直到生命的最后时日,他仍本着对事业负责、对自己负责、对后人负责的精神,坚持撰写、补充、修改自己的书稿。可谓生命不止,探索不已。对他而言,生命就是事业,事业就是生命,达到了人生和事业合二为一、融为一体的境界。如此,才有了他出彩的人生。
    张忠培先生是一个有思想就要付诸行动,有行动就要见到结果的人。他从不人云亦云,不为时尚所惑。坚持说自己的话、做自己的事、走自己的路;坚持从中国的历史实际、地理实际、民族实际、国家实际出发,走具有中国特色的考古之路。
    张忠培先生的三本遗作,名称寓意深刻、意义深远,似乎在告诫我们,一定要走中国考古学自己的路,说中国考古学自己的话,尽中国考古学自己的责任。
    他不仅把考古当事业做,还把考古当“赛棒”接力。他一生甘当“先师”和“经典”的小学生,始终对老一辈考古学家怀有忠诚之心,敬仰之情。张忠培先生先后写了许多纪念安特生、梁思永、李济、夏鼐、苏秉琦、邹衡、俞伟超、徐苹芳等考古学家的文章,实事求是地挖掘、总结了他们对中国考古学起步、发展、成熟等各个阶段所作出的成绩和贡献。有继承,有发扬。
    作为新时代中国考古学的传承者、火炬手,他接棒接得精准平稳,跑棒跑得坚定从容,不三心二意、不左顾右盼,而是一路向前、一直向前,成为了一名优秀的中国考古学研究者。为人,仰俯不愧天地;为学,承传不负师生。
    中国有句古话,叫作“经师易得,人师难求”。“经师”是知识的传播者,“人师”是灵魂的塑造者。前者传播知识,体现的是“学为人师”。后者用自己的行为、品性、言语影响学生,影响他人,体现的是“行为世范”。张忠培先生既为“经师”,又为“人师”,是后辈做人、做事、做学问的榜样。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故事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
神话故事
中国现代史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学术理论
历史名人
老照片
历史学
中国史
世界史
考古学
学科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