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 >

試說《清華簡八·心是謂中》的兩個比喻

http://www.newdu.com 2018-11-19 武汉大学简帛网 侯瑞華 参加讨论
(清華大學中文系)
    

    新刊布的《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捌)中收錄了七篇子類文獻,其中的《心是謂中》主要闡述了心在身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心、身、天的關係,並且借此引申出爲君之道等等。在這篇簡文的開頭,便開宗明義地指出:
    心,中處身之中以君之,目、耳、口、四者爲相。心是謂中,心所爲好惡,復何若倞;心所出小大,因名若。【1】
    對於簡文中的“倞”字,陳偉先生讀爲“影”[1],陳民鎮先生從之[2]。倞(影)、(響)對舉古書習見,這種讀法對我們進一步讀懂簡文無疑具有很大的啟發。
    首先,我們應該明確“心所爲好惡,復何若影;心所出小大,因名若響”一句是緊承前句而來。所以“復何若影”與“因名若響”實際上都承前省略了主語,也就是“目、耳、口、”這“四相”。因此後文纔會進一步闡釋說“心欲見之,目故視之。心欲聞之,耳故聽之。心欲道之,口故言之。心欲用之,故與之。”也就是說,簡文是將心與“四相”的關係比喻成“影”和“響”,二者是亦步亦趨的。根據這樣的理解,“復何”與“因名”應該是對這種關係一種描述。結合“影”與“響”的特點,我們認爲“復何”應當讀爲“附倚”,“因名”應當讀爲“因鳴”。
    在馬王堆帛書《周易》中,“復”常用爲“孚”。而“孚”在傳世文獻中又通作“付”,如《說文通訓定聲》“孚”下有“《書·高宗肜日》‘天既孚命,正厥德’,漢石經正作‘付’,孚、付雙聲。”《尚書》“天既孚命”,《史記》引作“附”,《漢書·孔光傳》引作“付”。《集韻》“孚”下以“附”爲異體。凡此可證“復”與“附”相通。楚簡中疑問代詞“何”多作“可”,故簡文此處之“何”似不宜理解爲疑問代詞。“何”爲匣母歌部,“倚”爲影母歌部,二字都从“可”得聲,故相通無礙。
    影子對人身是“附倚”的關係,古書常見“影附”,如《漢書·敘傳上》:“其餘猋飛景附,煜霅其間者,蓋不可勝載”,《後漢書·袁紹劉表列傳下》:“凡我同盟,莫不景附。”另外“附”、“倚”意義相近,簡文中是同義連用。《漢書·楚元王傳》:“陰欲附倚輔助之”,《漢書·佞倖傳》:“諸附倚者皆得寵位”,《後漢書·蘇竟楊厚列傳上》:“倚彊附大”。而《莊子》中有兩個關於影子的故事,一是《齊物論》重的“罔兩問影”:
    “罔兩問景曰:‘曩子行,今子止,曩子坐,今子起,何其無特操與?’景曰:‘吾有待而然者邪!吾所待又有待而然者邪!’”
    另一個是《漁父》中的“逃影”:
    “人有畏影惡跡而去之走者,舉足愈數而跡愈多,走愈疾而影不離身,自以爲尚遲,疾走不休,絕力而死。”
    從這兩個故事中我們不難看出“影”的特點是“有待”,是“不離身”,正相當於簡文所描述的“附倚”關係。心欲見則目能視,心欲聞則耳能聽,否則就是“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心有所愛則“四相”因心之愛而動,心有所惡則“四相”因心之惡而行,正如同身動影隨,影子附倚於人身。所以簡文的“附倚若影”就是在這個意義上相比擬的。
    “因”有“順隨”之義,如《史記•老子韓非列傳》:“老子所貴道,虛無,因應變化於無爲。”“名”與“鳴”皆爲明母耕部字,聲近義通,如《廣雅·釋詁》:“命、鳴,名也。”王念孫疏證云:“名、鳴、命,古亦同聲同義。”傳世文獻中往往用爲聲訓。如《莊子·天運》:“名,公器也。”成玄英疏云:“名,鳴也。”《春秋繁露·深察名號》:“鳴而命施謂之名,名之爲言鳴與命也。”《說文·牛部》:“犫,牛息聲,从牛,讎聲。一曰牛名。”段注:“《初學記》名作鳴”。
    “響”是回聲,《尚書·大禹謨》:“惠迪吉,從逆凶,惟影響。”偽孔傳云:“若影之隨形,響之應聲。”值得注意的是簡文所說的“心所出小大”,實際上就相當於《禮記·學記》的“叩之以小者則小鳴,叩之以大者則大鳴”。“四相”爲心所控制左右,心有小動,則“四相”小鳴;心有大動,則“四相”大鳴。所以簡文說“因鳴若響”,“四相”順隨“心”之小大而鳴,就好像回聲一般。這也是在強調“四相”對“心”的亦步亦趨。
    總而言之,簡文“若影”、“若響”這兩個比喻都是用來描述“四相”對“心”亦步亦趨的關係。類似的說法在傳世文獻中也是很常見的,如《管子·明法解》:“如此,則下之從上也,如響之應聲;臣之法主也,如景之隨形。”《新書·大政上》:“故爲人君者,其出令也,其如聲,士民學之,其如響,曲折而從君,其如景矣。嗚呼,戒之哉,戒之哉!君鄉善於此,則佚佚然協民皆鄉善於彼矣,猶景之象形也。君爲惡於此,則啍啍然協民皆爲惡於彼矣,猶響之應聲也。”簡文中把“心”叫做“中處身之中以君之”,處在身之中然後統治全身。實際上就相當於一國之君的地位,再反觀《管子》中的“下之從上”如影如響,《新書》中的民之從君如影如響,則簡文的意義就很好理解了。
    
    注釋:
    [1]2018年11月17日上午陳偉先生在《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捌)》發佈會上的發言,後題爲《<心是謂中>“心君”章初步研讀》,簡帛網,2018年11月17日。
    [2]陳民鎮:《清華簡(捌)讀札》,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網站,2018年11月17日。
    2018年11月19日追记:非常感谢简帛网诸先生的指正!小文仓促草成,误将释文引错,实在是不应该有的失误。小文立论亦恐随之动摇,即作废亦可也。无奈文已发出,追悔莫及,谨向各位表示歉意,并引为教训,另请后来研究诸君毋以小文之引文为据。
    (編者按:本文收稿時間爲2018年11月18日16:08。)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