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观点 >

也谈中国青年研究始于何时

http://www.newdu.com 2018-11-22 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 王康 参加讨论

    青年群体在20世纪历史进程中发挥着独特而显著的作用。20世纪初,这一群体就引起了社会普遍关注,一系列反映青年问题的讨论见诸报端。然则公共媒体的讨论并不等同于严谨的学术研究,对于科学意义上的中国青年研究发端于何时,学界主要有两种看法。20世纪90年代,闵光汉提出,“如果从1980年12月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少年研究所的成立算起,青年研究已有了10年时间”。(闵光汉:《九十年代青年研究展望》,黄志坚等主编:《探索与发展:全国第五届青年工作理论研讨会论文集》,吉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黄志坚不赞同这一看法,他认为,“近代科学意义上的青年研究,在我国发端于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黄志坚主编:《青年学》,中国青年出版社1988年版)目前,学界基本上采用黄志坚的观点。笔者则认为,近代科学意义上的中国青年研究应始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梳理20世纪早期青年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本文从青年期概念的引入、多学科参与以及青年问题调查三个方面,重新探讨科学意义上中国青年研究的发端。
    “青年期”概念的引入
    传统中国社会有“青年”一词,但无“青年期”概念。20世纪二三十年代,随着国外青年理论译介到中国,“青年期”概念才逐渐清晰化。“青年期”作为人生独立的生命阶段,得到国内学术界的承认,并成为研究青年问题的理论依据。
    青年期的发现是现代心理学发展的产物。1904年,美国心理学家格兰维尔·斯坦利·霍尔(Granville Stanley Hall)将进化论和复演论引入心理学领域,认为个体成长重演了人类进化过程。其中,青年期属于个体走向成熟的过渡阶段,意味着新生,可以发展出更高级、更复杂的人类特质。霍尔学说传入中国前,青年期作为儿童与成人之间的年龄阶段,没有得到清晰的界定,甚至隶属于儿童学研究范畴。例如,周维城1914年编写的《儿童心理学》,第六卷介绍的就是青年期。
    1922年,《学生杂志》主编杨贤江综合霍尔的核心观点,发表《第二诞生期:人生第二危险期》,描述了青年期出现的生理和心理变化,并解释了青年期被称为人生第二危险期的原因。1925年,杨贤江撰文《中等教育与青年问题》,再次使用了霍尔的青年期年龄界定,即从12岁或14岁到身体完全成熟的阶段。1929年,杨贤江以“李浩吾”为笔名,翻译出版霍尔的著作《青年期的心理与教育》(Youth:Its Education,Regimen and Hygiene)。
    这一时期,除了霍尔“青年期”理论外,国外青年研究的重要著作也陆续被译介到中国,如汤子庸译屈雷西《青年期心理学》(1924),徐金泉译霍林沃斯《青年心理》(1932),丁祖荫、丁瓒译布鲁克斯《青年期心理学》(1937),朱智贤译野上俊夫《青年心理与教育》(1940)。这些国外青年研究著作的译介,促进了中国青年研究的早期实践。
    青年研究的本土化
    从学术成果来看,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青年研究在引介“青年期”理论的同时,也对国外学说进行了批判分析,以“青年”为研究对象的论著渐次出版。
    1924年,赵廷为在《民铎杂志》发表《青年期的研究》,该文在介绍国外研究状况时多处引用霍尔“青年期”理论。同年,廖世承在《中学教育》中提及性欲和青年心理的关系,也使用了霍尔观点来归纳青年期特征。学者在借鉴国外理论的同时,也有自己的思考和创新。
    1933年,沈履编写了《青年期心理学》,围绕青年期身体发育、心智发展、感情生活等方面,探究青年期的特征和成长规律。沈履主张青年心理学研究应力求客观,尽可能摒弃主观成分。他认为,历史上的文学作品关于青年生活的描写,只是人们的主观感想或片面观察,存在许多错误认知。他强调研究材料应以实验和定量资料为主,批判霍尔以问题调查法获取材料的方法,因为调查中回答者的成见和记忆的模糊性,最终导致结论存在偏差。沈履编写的《青年期心理学》虽然以国外学说为基础,但不乏对既有研究的批判和反思,是中国第一本从生理、心理、人格、道德等角度阐述青年期成长特性的专著,民国时期被列为中等教育课程的参考教材。
    同时,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学术刊物纷纷运用本学科的研究视角,关注和讨论青年问题,发表相关论文、报告和译作。
    中华心理学会会刊《心理》杂志设有青年心理栏目,曾发表北师大毕业生周调阳的调查报告《中国学生两性心理之研究》《性欲问题之研究》。民国中央大学心理学系编辑出版的《心理半年刊》,以强调心理学应用为宗旨,译介多篇关于西方青年理论方法的著作。如李钟璞译《儿童期与青年期的社会心理》(Pressy:Psychology and The New Education Chap.V),丁祖荫译《青年期和心理疾病》(节译自Mandel Sherman:Montal Hggiene and Education)以及韩进之、丁祖荫、丁瓒译《青年期的意义和重要》(Brooks:Psychology of Adolescence)。
    中国社会学会会刊《社会学杂志》较为重视青年问题的实证研究。针对当时社会存在的青年自杀和婚姻问题,该杂志刊载了余天休的演讲《青年人的自杀》、调查报告《青年人的社会心理》和甘南引的《中国青年婚姻问题调查》。
    《教育杂志》在1926年第18卷第1期出版青年教育专号,刊载多篇青年教育理论和实践方面的文章,如《今后青年教育之方针》《青年心理与青年教育》《青年心理与教育》《青年教育与平民教育》《青年的艺术教育》《关于青年教育的几个问题》《青年的特别问题与教育的责任》《外国青年教育现状》。青年教育专号的刊行,总体上推进了教育学科范畴内的青年问题研究,是心理学在教育领域的重要应用和尝试。
    青年问题调查与实证取向
    在译介西方青年研究的同时,国内学界也展开了对中国青年的调查研究,代表作有舒新城《青年及青年所急当注意的几个问题(一)》、杨贤江《中等教育与青年问题》、张友仁《青年与婚姻问题》、张文昌《青年问题研究——杭市五百七十七高中学生调查表统计结果》、周先庚《学生“烦恼”与“心理卫生”》等。这些报告详细介绍了调查经过、方法、数据和结果,有助于我们了解当时青年研究的学术水平。
    20世纪20年代,研究者主要通过课堂教学和报刊杂志进行调查。舒新城利用课堂讨论的结果拟成问卷,再分发给学生回答。杨贤江则将各地青年来信所涉及的问题,刊登在杂志上,再由作答者邮寄回来。报刊杂志调查的对象范围更为广泛,涵盖了未受过学校教育和已毕业的青年,并且被调查者自愿参与,所以采集的数据相对可靠。20世纪30年代,调查对象的分类更加细化。张文昌的调查范围只限于高中生,并且考虑到了他们年龄分布和性别比例等因素的影响。清华大学心理学教授周先庚利用了美国统计测验心理学家叟斯通(Thurstone)的情感问题调查问卷,他认为该问卷适宜大规模调查,较为快捷、有效。
    研究者处理问卷较常见的方法是分类和统计。杨贤江进行的调查以舒新城的调查为基础,在青年问题的分类上有所增补,但没有进行相关统计分析,所以他的调查结果只反映了质的不同,没有体现量的差别。张文昌则更进一步,依据年龄和性别计算出每个问题的回答人数与百分比。周先庚则根据不同学校学生分组,统计出平均烦恼次数,以呈现不同学校学生的烦恼程度。这一时期的青年问题调查,从前期数据获取方式的调整到后期数据处理方法的改进,有力地揭示了青年研究者在调查实践过程中的科学化取向。
    综上所述,科学意义上的中国青年研究发端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西方理论方法的译介,尤其是霍尔学说的引入,明晰了青年期的概念、特征和年龄范畴。青年期作为人生的特殊阶段受到多学科研究者的重视。国内研究者们以解决青年实际问题为目标,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尝试摸索,最终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产生了科学意义上的青年研究。青年研究本土化的早期实践,承载着研究者们的现实关怀。尽管他们的学术背景、研究路径各不相同,但以解决青年问题为目标,不断尝试摸索。
    (本文系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发展战略课题研究资助项目“青年学学科发展史研究” (517000025CZ/005)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