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博藏六《莊王既成》“四與五之閒”一直不知所云,清華藏八《邦家處位》“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共:與“貢”相聯繫,《廣雅·釋詁》:“貢,上也。”《左傳》僖公四年:“爾貢包茅不入,王祭不共,無以縮酒,寡人是徵;昭王南征而不復,寡人是問。對曰:貢之不入,寡君之罪也,敢不共給。”“貢”乃上徵於下,“共”乃下納於上,字亦作“供”。天子祭祀,諸侯納貢,然後有“胙之土而命之氏”之分封。 嘗:《左傳》僖公三十三年“烝嘗禘於廟”,注:“冬祭曰烝,秋祭曰嘗。” 清華藏八《邦家處位》簡6“夫 ![]() ![]() 幾何:論者解爲“多長時間”,引曹操《短歌行》:“對酒當歌,人生幾何。” [3]有必要補充,簡文幾何謂貢賦之餘聚所形成的國家之蓄通之以一定周期(三十年)計算出的總量,除以年度開支量,即得以“年”爲單位的國蓄總量。 四與五之 ![]() ![]() ![]() ![]() ![]() ![]() ![]() ![]() 清華藏八《邦家處位》簡6“ ![]() ![]() ![]() ![]() ![]() ![]() ![]() ![]() ![]() ![]() ![]() ![]() 《莊王既成》“ ![]() ![]() ![]() ![]() 由貢賦餘聚之物形成的國家之“蓄”,其上傳、下撥是有處置比例的,沈尹子莖主張頒賜下撥,是希望國“蓄”的度支經用向下傾斜。是乃以民爲本。 [1] 馬承源主編: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2] 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編,李學勤主編:《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捌)》,上海:中西書局,2018年。 [3] 沈培《〈上博(六)〉字詞淺釋(七則)》,簡帛网http://www.bsm.org.cn,07/07/20。 [4] 劉洪濤《釋上博竹書〈莊王既成〉的“航”字》(簡帛网http://www.bsm.org.cn,07/07/20)引有相關論著。 [5] 船越昭生:《鄂君啟節につぃて》,《東方學報》第43冊,1972年,第73~74頁。 [6] 陳偉:《<鄂君啓節>——延綿30年的研讀》, 簡帛网http://www.bsm.org.cn,09/08/25。 [7] 《列子·說符》:“宋人有游於道得人遺契者,歸而藏之,密數其齒,告鄰人曰:吾富可待矣。” (編者按:本文收稿時間爲2018年12月1日10:33。)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