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曰:“劼姪(侄) ![]() ![]() ![]() ![]() ![]() ![]() ![]() ![]() ![]() ![]() ![]() 劼姪(侄) ![]() ![]() ![]() ![]() ![]() 亡承朕鄉:整理者:“鄉,訓爲‘往’、‘昔’。《大誥》:‘洪惟我幼沖人……弗造哲迪民康’,謂我不遭賢人進用,致民人康安。”“鄉”,許文獻讀爲“卿”。[7]按:整理者解“鄉”爲往、昔是正確的。承,繼也,“亡承朕鄉”是自責語,以下述經驗教訓,冊命“攝”之背景,亦即“攝”受命責任之所在。 余弗造民庚(康),余亦 ![]() ![]() 余一人無晝夕難(勤)卹:難,整理者注:“《說文》以爲堇聲,簡文四見,皆讀爲‘勤’。勤恤,見《召告》‘上下勤恤’、《國語·周語上》‘勤恤民隱’。” ![]() ![]() ![]() ![]() ![]() 余亦𨶰(橫)于四方:整理者:“《墨子·兼爱》引《泰誓》有‘光于四方’,《堯典》云‘光被四表’,《漢書·王莽傳》、《後漢書·崔駰列傳》等作‘橫被’,孔傳訓‘被’爲‘充’。”論者已指出孔傳訓“光”爲“充”,整理者引文有誤。[12] ![]() ![]() ![]() ![]() ![]() ![]() ![]() ![]() ![]() ![]() ![]() ![]() ![]() ![]() ![]() ![]() ![]() ![]() 甚余我邦之若否, ![]() ![]() ![]() ![]() ![]() ![]() ![]() 以上第一節。王曰:攝,聽朕訓誡。余曾經不能給民帶來安康,也曾經很長時間困窘於身邊無人可使。往事你得記住,不能再重復這種被動局面(亡承朕鄉)。余一人不分晝夜勤政憂民,就連上廁所踩在泥水裏都在憂天下。余終於(或“余亦嚮往”)扭轉局面,光于四方,成就宏乂無射之治世,邦之若否,小大命(大政方針,各項政策)都走上正軌。國家用人之際,余歷選你這個人(乃身),畫龜問卜,兆順食墨指向“攝”,得吉卜。 [1] 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編,李學勤主編:《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捌)》,上海:中西書局,2018年。 [2] 李學勤:《戎生編鐘論釋》,《文物》1999年第9期。 [3]石小力:《清華簡第八輯字詞補釋》,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網站2018-11-17. [4]王寧:《清華簡<攝命>讀札》,復旦網http://www.gwz.fudan.edu.cn,18/11/27。 [5] “‘攝’或即懿王太子夷王燮”,依史家慣例,恐怕只能說“‘攝’或即懿王太子燮,燮後爲夷王”。 [6] 孔子講的話有道理,“子張書諸紳”,設若孔子講的一大段話,弟子或現場實錄,或事後回憶追錄,於是就會有不同文本。弟子再傳弟子,於是有傳有說有補,先秦文獻就會有“黔首”之類。以“黔首”之類證文獻年代,穿墻打洞,其例多有。 [7]許文獻:《關於清華八<攝命>簡中幾個“難”字之釋讀》,復旦網http://www.gwz.fudan.edu.cn,18/11/28。 [8] 《書·大誥》“惟我㓜冲人,嗣無疆大歴服,弗造哲迪民康”,傳:“言子孫承繼祖考,無窮大數服行其政,而不能為智道以安人。”“弗造哲迪民康”的意思是說,我㓜冲人還沒有達到(造)“哲”的高度,尚未給民帶來安康。 [9] 鄔可晶:《試釋清華簡<攝命>的“敻”字》,復旦網http://www.gwz.fudan.edu.cn,18/11/17。《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肆]》所收《筮法》43號簡有 ![]() [10] 《殷周金文集成》2841,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湛溷,溷湛字面意是陷於泥水。遠古廁所簡陋,人畜共用,進廁所難免踩泥水。 [11] 抱小:《<攝命> “湛圂在憂”與<封許之命> “圂童在憂”合證》,復旦網http://www.gwz.fudan.edu.cn,18/11/22。 [12] 同上引王寧《讀札》。 [13] 陳民鎮:“ ![]() (編者按:本文收稿時間爲2018年12月16日20:07)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