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朝向共同的历史与记忆:“之路”系列项目的分孳 在“十年行动”框架下,教科文组织在文化领域围绕“共同遗产与多元认同”的讨论,随着“之路”系列项目的展开愈加走向深入,尤其是为促进文化间对话、培育对话精神并发展“对话伦理”继续开展了一系列传统和创新活动,其主要路径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1)促进对文化认同和多元遗产的形成过程及其互动关系的相互了解,提高对“普遍性”和“多样性”的辩证认识;(2)倡导从时空、历史和记忆的角度看待对话;(3)加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之间的联系;(4)拓展对话新场域及其研究。由此,从文化遗产与旅游、文化与社区、文化与创造力、文化与可持续发展(社会、经济及环境)等维度推动和平文化建设。与此同时,在组织编纂人类发展史和区域史的同时,实施系列化的跨区域文化间对话项目,致力于阐扬文化间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的复杂过程。 为推动旨在描述和证明各种文明和文化相互受益、相互汲取营养并丰富自身的学术工作,同时支持科研机构之间在国际上建立在线交流和联系的网络,教科文组织还努力将有关文明间对话的价值观纳入历史、地理和通识教育的教学大纲之中,促进采用各种有利于艺术教育的创新性方式和方法,并就这些领域应遵循的政策向会员国提供建议(171EX/40)。在“之路”系列项目的开放性框架下陆续完成的项目有阿拉伯计划、高加索项目、中亚文化间对话、地中海方案,以及通史和区域史书写等。以下,我们各择若干要点予以简述。 ——阿拉伯计划 为在世界范围内加强对阿拉伯文化的了解,通过促进对话和交流,鼓励阿拉伯文化与其他文化之间加深相互理解,进而推动文化间对话、文化多样性和发展,教科文组织与其成员国中的阿拉伯集团从1989年开始便酝酿“阿拉伯计划”(Arabia Plan),并于1991年正式启动。该计划当时有三个战略重点领域:其一,“连续性和变迁”,这意味着将文化遗产和文化认同理解为发展的推进器;其二,“创新与现代性”,这包括促进当代阿拉伯的创造和创造力;其三,“文化间对话与普遍性”,这侧重于阿拉伯文化在与世界其他文化互动中的作用。 该计划在前十年的实施中,取得了一些显著的成就。例如出版《阿拉伯国家历史上的外交档案(1523—1945)》《伊斯兰文化面面观》(4卷)《世界棱镜中的阿拉伯穆斯林文明》等研究成果,编制“阿拉伯国家世界遗产清单”,设立“世界阿拉伯语日”和“教科文组织-沙迦阿拉伯文化奖”,推出“阿拉伯文化经由西班牙和葡萄牙对伊比利亚-美洲文化的贡献”项目(ACALAPI,后独立于“阿拉伯计划”)。时至2001年,教科文组织和阿拉伯集团明确意识到该计划必须更新,以应对新世纪的挑战,诸如全球化、互联网和新的传播趋势、人口移徙、恐怖主义和新的武力冲突。因此,各方提出了一套新的倡议——《阿拉伯文化发展行动计划》,其中新纳入促进阿拉伯世界和其他地方的图书馆之间的合作,利用因特网分享阿拉伯文化的主要作品,或促进体现阿拉伯文化遗产的音像制品等内容。直至今天,阿拉伯计划的使命也并未失去其必要性和紧迫性。 ——地中海计划 教科文组织大会第二十七届会议决定承担并协调“地中海倡议”的相关行动,在总干事的建议下将实施重点下放到开罗,使之成为第一个在阿拉伯世界中心运作的“地中海计划”(Mediterranean Programme)。该计划专注于促进三个密切相关并被视为网络的标志性活动:(1)知识航行:历史上的海船制造网络;(2)地中海保护区:公园和花园网络;(3)手工艺网络。除了这些工作领域外,该计划还坚持与数字鸿沟和教育中的消极成见进行必要的斗争,并围绕以下三个主要问题而展开:(1)促进文化间的对话;(2)促进和平文化;(3)为可持续共同发展奠定基础。 ——高加索项目 高加索地区连接欧洲和亚洲,处于许多文明和文化的交叉口,以其丰富的历史根性、传统及宗教为特征而堪称文化多样性的区域典范。1999年,亚美尼亚、阿塞拜疆和格鲁吉亚提议在高加索地区国家、次区域和区域间发起共同行动,讨论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条件和促进和平文化的共同价值观的方式方法,由此构成“高加索项目”(Caucasus Project),活动涉及教科文组织的所有领域。在项目范围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还包括该次区域的生态问题、全球气温升高问题和地震情况(30/C/DR.34)。在文化领域开展的活动主要有:(1)在保存、修复和展示文物古迹领域开展合作;(2)保护和进一步发展民族语言与本地语言,鼓励学习和提高外国语言知识,以推动次区域各民族之间的互动和与世界其他地区的交流;(3)开展文化交流,包括促进展览展示、民族艺术创作和传统手工艺,翻译和出版经典作品和现代作家的著作,联合摄制影视,协同组织文艺演出等。活动主要是在南高加索地区展开的,重点目标人群包括青少年和妇女,并在三个发起国设立了教科文组织高加索教席。 ——中亚文化间对话项目 为落实促进文化多样性和不同文化间对话,尤其是中亚不同宗教之间对话的行动纲领,“中亚文化间对话”项目(Intercultural Dialogue in Central Asia Project)特别鼓励处于转型时期或冲突后局势中的国家之间展开文化间合作,以期加强该区域的社会凝聚力、团结及和平。项目本身侧重于中亚地区,既是因为该地区在人类文明和宗教文化的相互影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也是为了进一步阐扬教科文组织在其“丝路项目”中提出的“多重认同与共同遗产”的理念。这是从“丝路项目”延伸出来并发展得较为完善的一个次区域性部门间项目,在逐步扩大范围的同时,带动了一系列具有长期影响并产生乘数效应的丝绸之路活动。其间的平行举措主要包括:设立教科文组织中亚教席网络、撒马尔罕国际中亚研究中心、乌兰巴托国际游牧文明研究所,编纂《中亚文明史》(4卷),开展中亚文化多样性与对话节,支持在中亚建立丝路古代驿站和邮政系统清单,并参与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促进中亚和丝绸之路沿线文化旅游项目的实施,协助申报世界遗产名录,以及在文明间对话的框架下开展宗教间对话。这种次区域性的合作模式和多向交流的对话理念,即便在项目结束之后也保持着活力。直到今天,我们依然能够看到中亚地区较为频繁的互动项目正在延展,仅在国际中亚研究中心的后续项目中就有十多个国家共同推动,但已超出中亚范围,中国、日本和韩国等东亚国家也参与其间。 ——通史与区域史书写 教科文组织的“通史和区域史”(General and Regional Histories)编撰工程由来已久,其宗旨在于“让人民谱写自己的历史”。有相当多的地方权威史学家参与编纂工作,从而体现视角的转变。相继推出的《人类史》《非洲通史》《中亚文明史》《加勒比通史》《拉丁美洲史》《伊斯兰文化面面观》等一系列历史书写,举世瞩目,作为文化间对话项目的配套工具,为开展与历史、记忆、对话相关的系列活动,为重新发现人类观念以及由其自身命运形成的愿景并学会共处提供了助力。一方面,为读者提供对社会演变、文化繁荣、世界各地区间交流与互动的重要趋势的全球认识,以促进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和相互欣赏;另一方面,就分裂社会的历史叙事与记忆性叙事问题开展建设性对话,以鼓励分析性学习、批判性思考和互动式辩论,以消除误解、偏见和歧视。在陆续推出通史和区域史的同时,还利用互联网启动了利用《非洲通史》的一个教学项目,以利形成民众的认同,并帮助他们了解作为任何区域文化多样性基础的共同联系,尤其是对非洲移民社区而言。 在以上文化间项目的陆续推进中,教科文组织不失时机地将由“道/路”和“记忆”两个关键词所激发的对话理念映射为各种文化交流的联结网络,由此演证人类的过去对当今世界文化和人类可持续发展的互动关联,并在区域、次区域乃至国家等不同层面推广历史书写和教学的新实践。正如杜杜·迪耶纳指出的那样,“谈到长期记忆——这才是‘路线’概念(the concept of“routes”)的根本意义”[18]。以上陆续展开的文化间项目虽然各自都有不同的维度和重点,但大抵都既有对历史的检视和反思,也有对未来的期许和谋划,关注的重点依然是人类社会在精神、文化、艺术、知识、技术等领域的交往行动及其产生的深远影响,尤其是在历史与记忆之间展开文化间对话,强化并凸显了当今人类认识过去、反观自身、塑造未来的现实意义。而“丝路项目”产生的影响,犹如火种,不仅已经惠及当下的人类社会,还会有深远绵长的作用。人类社会的成员,或早或迟都会从自己或他者的历史与记忆中学到彼此相处的智慧和合理的做事方法,这也是教科文组织在教育领域倡导“学会共同生活”的目标。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