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毛主席指派这位晚清皇叔探望溥仪 后来又亲自给他任一官职 说起跨越历史的人物----爱新觉罗·载涛,还是真有些来历:他是道光皇帝的孙子、光绪皇帝的异母弟弟、宣统皇帝溥仪的亲叔叔。又是民国的将军,新中国炮兵和总后马政局的顾问。 ![]() (载涛) 载涛生于光绪十三年(1887年),3岁封二等镇国将军,不久晋升辅国公。15岁袭贝勒爵位,21岁加郡王衔。 宣统元年(1909年)6月,载涛奉命管理朝廷军咨处事务,第二年赴日、美、英、法、德、意、奥、俄八国考察陆军,不久又被派任赴英国专使大臣。宣统三年5月,任军咨大臣并掌管禁卫军,后任蒙古镶黄旗都统。 武昌起义后,他与载洵等组织宗社党想挽救满清皇家统治,随着良弼被刺杀而解散。1917年7月,辫帅张勋发动复辟,载涛短暂获任朝廷禁卫军司令。1918年,民国大总统徐世昌曾任命他为将军。1927年6月,出任负责侍卫的“翊卫使”。 可能这些职衔的俸禄也没多少,1929年,载涛迫于生计,将自己的贝勒府卖给当时的辅仁大学换钱。1931年1月,他再被国民政府聘为国难会议会员。日本侵华期间,载涛坚决拒绝到伪满洲国任职,保持了民族气节。 新中国建国后,作为知名爱国人士,载涛被毛主席任命为解放军炮兵司令部马政局顾问。还历任总后勤部马政局顾问、国家民委委员、北京市民委副主任、民革中央委员。是第一至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二、三届全国政协委员。 在史料记载中,这位晚清王爷有不少趣闻让人回味。 当过伪满洲国皇帝的溥仪,在抗战胜利后被俘成为在押战犯,其亲人都避之不及,耻与相见。 溥仪自从3岁被慈禧弄进皇宫继帝位以后,他就再也没向载涛称过“七叔”。尤其是载涛后来坚持反对溥仪与日本人勾结,以至叔侄反目,关系十分疏远。 1955年7月5日,载涛出席新中国第一届全国人代会第二次会议。在大会休息时,周恩来总理把载涛引见给毛主席。 当时,毛主席亲切地同他握手,并询问:“你与溥仪还有来往吗?”载涛听此有些紧张,他连忙摆手说:“他是战犯,我怎能与他来往呢?” ![]() 毛主席倒被他窘迫的样子惹笑了,便和蔼地说:“我们消灭的是整个剥削阶级,而不是哪个人。你们家族要关心他、帮助他,共同使他改造成新人。听说溥仪学习得不错,你可以去看看他···。” 不久,北京市有关部门派人来到载涛的住所,对他说:“毛主席给了你一个任务,去看看你侄子溥仪吧。”载涛于是欣然前往。 因抚顺战犯管理所事先没有通知溥仪谁来探亲,溥仪毫无思想准备。因此,当载涛出现在面前,溥仪见到离别了多年的“七叔”,一下子愣住了。顷刻,他突然大步跑了过来,紧紧抱住载涛,脱口叫了声“七叔”,便呜呜痛哭了起来。 叔侄相见,亲情难却,载涛眼角也湿润了。会见中,载涛向溥仪详细介绍了皇室家族在党和人民政府关怀下的生活情况,讲了党对少数民族的政策,以及国家建设取得的辉煌成就。 临别时,载涛一再叮嘱溥仪:“一定要好好学习,好好改造,争取早日成为新人。”溥仪则连连向“七叔”点头称“是”。 1959年12月4日,溥仪获得特赦。他亲眼看到了,二妹已经创办了一个街道托儿所,二妹夫担任邮电部门的工程师;三妹夫妇正在区政协参加学习;四妹在故宫档案部门工作;六妹夫妇是一对画家;七妹夫妇是教育工作者;四弟是小学教师···溥仪感慨万千,万分欣喜。 在一次周总理参加的座谈会上,载涛、溥仪及其弟弟、妹妹们也都应邀出席。周总理看到载涛与溥仪的几个妹妹坐在一起,而溥仪却单个坐在一边,便开玩笑说:“好啊,你们还把他当皇帝啊?” ![]() (图中间为载涛,与特赦后的溥仪及溥仪弟弟溥杰) 载涛听了,觉得是不妥当,就赶紧召集大家与溥仪围坐在了一起。谈话中,周总理特别表扬了刚刚出席全国群英会的溥仪七妹,但同时又循循善诱地说:“溥仪刚有进步,你们要帮助他。一个家族要争取先进,帮助落后。先进和落后总是有的。你们家族中也是这样。后进的要向先进学,先进的也要把帮助落后的当作自己分内的事。”溥仪七妹从谈话中,悟出了周总理的深情和期望。她改变了原来的成见,决心帮助大哥一起进步。 载涛更是带头亲近昔日的皇帝侄子。他高兴地向溥仪介绍了家族的第三代。在载涛家里,溥仪亲眼看到,十几位红领巾拥满了七叔的屋内屋外。在他的子侄中,一些已成为青年,投身到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洪流中,他们中有工人、干部、医生、护士、教师、汽车司机,还有为祖国立下功勋的志愿军英雄战士。其中,有些加入了共产党、共青团的先进行列。溥仪重新沉浸在亲情的氛围中。 建国之初,毛主席看了载涛在全国政协会上提交的关于《改良军马以利军用》的议案,非常重视,亲自提出任命载涛为解放军炮兵司令部马政局顾问,后来转任解放军总后勤部马政局顾问。 载涛并不把官职大小看得很重,而是深深感谢毛主席对他的信任。决心尽心竭力指导军马驯养工作。 他曾自谦地说:“毛主席任命我为马政局顾问,我真不敢当啊!”又感慨地说“我在清朝负责陆军事务时,就提出在张家口的张北建立军马场,准备改良军马,还拨出大笔白银筹建。结果建了几年,白银花的不少,改良军马却没成功。没想到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白手创建了东北军马场,真是奇迹,我从心里佩服共产党。” 1951年,年过花甲的载涛,曾先后两次、历时数月,深入东北的牡丹江军马场、肇东军马场、扎兰屯军马场和西北甘肃的山丹军马场、永登马场,宁夏的贺兰马场,青海省的贵德马场进行视察,对种马引进、繁殖、饲养驯化作了纤细指导,为新中国的国防建设和骑兵部队发展做出了贡献。 ![]() 载涛不止一次对朋友说:“过去我是准备隐居呢,但想不到毛主席、共产党教育了我,周总理礼贤下士,又把我请出山来了。” 他回忆全国解放前的隐居生活说:“清帝退位以后,我就隐居在北京小汤山大柳村的先人墓地,决定做个市隐,不想再出来坐官问世了。” 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张作霖进京后,派人找到载涛,说要和他进行赛马。 载涛回忆说,在赛马时,张作霖盛气凌人,觉得自己过去曾当过绿林头领,马术是高人一筹的,于是还有意让我骑马先跑几步。赛马结果,载涛的马远远超过了张作霖的马。 赛完马,张作霖说晚上要在府邸宴请载涛。这时有人悄悄地告诉载涛:“你的马头,怎么能超过张大帅的马头呢?晚上去‘赴宴’定是凶多吉少,你最好不要去。” 载涛倒也是个不怕死的角色,他硬气地说:“伯什么,既然我允诺了,就不能负邀。” 当晚,张作霖的酒宴非常丰盛。酒过三巡,张作霖说出真意,要请载涛出山,给予厚禄高官。至于要什么条件,他都可以答应。载涛辞谢说:“本人才疏学浅,又无出山意念,此事以后再议吧。” 还有两件事,可以看出载涛的性格:1935年春,已经当上伪满洲国“康德”皇帝的溥仪,从长春专程到河北遵化马兰峪清东陵扫墓。日本特务为了拉拢载涛,趁机动员他去迎接溥仪,并一起赴沈阳北陵扫墓。载涛立即予以拒绝。他不仅自己坚决不去,还动员在北京的清朝遗老遗少都不去迎接溥仪。还义正辞严地对那些日本特务说:“我是民国人,决不留恋过去的清朝,也决不欢迎什么‘康德’回来扫墓。” 1936年初,身居华北军政要职的的29路军将领宋哲元,以“经纬虚宇,笼络河山”为名,请载涛出来做官。他了解载涛有“喜马”的嗜好,就特地挑选了三匹骏马派人送给载涛。可载涛不为所动,以自己没有养马棚为由,把三匹骏马如数退还给了宋哲元。 ![]() ( 1911年,时任晚清军谘大臣、禁卫军首领的载涛在京郊秋练场向摄政王载沣汇报) 民间还流传一则载涛“品饺子的轶闻”。说是民国初年时的一个冬天,数九天下着大雪,载涛忽发雅兴,到北京东安市场的东来顺饭馆,点名要吃羊肉白菜饺子。 他明确提出,包饺子的羊肉要用后腿肉。可是等饺子端上桌,他尝了一口,立刻火了,很不满意的指责跑堂没照他的吩咐去做。 跑堂的被责问得云里雾里,只好跑后堂灶上问怎么回事?后堂师傅见此,就如实说,他看见一块羊里脊又细又嫩,就用那块里脊剁了馅包的饺子。谁知这位前清贝勒爷也太厉害了,居然吃出了饺子馅不对劲儿来,真可谓美食神技了。 1970年9月载涛在北京逝世,终年83岁,骨灰安放在八宝山革命公墓。 (声明:文中配图均源于网络) " 本文作者已签约快版权维权服务,转载请经授权,侵权必究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