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族学 > 理论政策 >

王建伟:紧抓“一带一路”机遇 促进沿线国家(地区)民族友好交往(3)

http://www.newdu.com 2019-01-02 中国民族报 王建伟 参加讨论

    三、“一带一路”倡议促进沿线国家(地区)民族交往的新路径
    首先,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倡议中的民族交往。我国在推进“一带一路”倡议时,要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兼顾其中的民族交往议题,通过人才、资源、信息、技术等途径深入了解沿线国家(地区)的民族状况,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制定出符合实际情况的交往策略,并推动实施。同时,不干涉沿线国家内部的民族问题及其他内政问题,也主张沿线各国尊重彼此主权和领土完整,尊重彼此发展道路和模式的选择,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具体而言,在人与自然的交往方面,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共建生态文明,制定出合理的可持续开发策略,防止对自然的不合理开发,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在国内的民族交往方面,不仅要做到对民族地区各类资源的合理开发,也要在各民族内部以及各民族之间的分工、生产、交换、消费等方面进行总体性的统筹规划,促进各民族内部的交往、各民族之间的交往和谐有序进行。在外部交往方面,要在尊重沿线国家(地区)民众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的基础上开展平等、互利、共赢的交流与合作。尤其要注重推动跨境民族交往有序发展,发挥跨境民族文化的桥梁作用,构建友好的交往关系,开展广泛深入的合作交流。在世界交往方面,整体上要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正确义利观,努力实现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创造人类的美好未来。
    其次,在交往内容上应充分重视发挥文化因素在“一带一路”倡议中的作用,坚持文化自信。中华民族历来是爱好和平的民族,始终追求与传承和平、和睦、和谐的理念。中华民族的血液中没有侵略他人、称霸世界的基因,中国人民不接受“国强必霸”的逻辑,愿意同世界各国人民和睦相处、和谐发展,共谋和平、共护和平、共享和平。中国将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同时也将推动各国共同坚持和平与发展。在对外交往中,我们要提升自己的综合实力,尤其是文化软实力。我们要更加重视传承和发展中华民族和我国各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开发和利用中华民族和我国各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内涵,提升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和自信心。我国各民族在悠久的历史中共同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化,各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元的民族文化是我国的重要财富。因此,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心,大力传播各种优秀的民族文化符号,反映各族人民的文化生活,发扬探索、求知和认识世界的儒释道文化精粹,树立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形象。
    再次,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等手段,传播优秀文化。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科技的发展,民族交往不再限于不同民族间或同一民族内部不同成员之间的直接互动,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的、非直接的互动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功能,使民族内的个体之间、个体与群体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以及不同民族之间的交往,在方式、内容和速度方面变得更加多样、丰富和迅捷。现代科技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联系,在某种程度上也极大地提升了民族间的交往水平。因此,在“一带一路”倡议中,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为中华民族同沿线国家民族之间的交往、国内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以及跨境民族之间的交往等提供便利。但要格外注意的是,为了在“一带一路”倡议中促进我国各族人民与沿线国家(地区)的民族和谐有序交往,必须培养人民群众辨别各种不良文化的能力,树立抵制境外势力传播不良文化的意识,引领信息技术发挥其积极作用。
    借助“一带一路”倡议,沿线国家(地区)各民族都能获得发展。对内,“一带一路”建设带来的民族交往促进了我国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和谐有序发展,缩小了地区间、民族间的发展差距,有益于构建和谐的民族关系,增强各民族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外,“一带一路”倡议不仅促进了中华文化与世界各国文化的交流,也将促进世界文明、人类文明的进步。因此,我们要牢牢把握“一带一路”倡议的机遇,实施有效策略,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的民族交往有序进行,为中国梦的实现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贡献更积极的力量。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