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富兰著:《图说中国人生礼仪》,学林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8年6月出版。 仲富兰教授主持编撰的《图说中国人生礼仪》一书终于完成,将由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隆重推出,文史研究馆沈飞德副馆长要我一定要写几句,说明一下编撰这部著作的原委。 2014年9月16日,在上海市文史研究馆举办的第五届敬老崇文论坛上,我有一个重视礼治建设的发言,谈到中国很早便已形成家庭、社会自组织、国家三个层次的伦理性实体,从夏礼、殷礼算起,礼在中国已有4000年历史。在中华文化体系中,“礼仪”一直是中国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文化力量,是中国人特定意识、精神、制度、规范、行为、习俗的总和。礼所凸显的责任伦理,包括对个体生命的爱护,对家庭的珍惜和尽责,对社会交往和各社会自组织的关心和担当,对国家及天下的守护和忠贞。近百年来,中国传统礼治、传统责任伦理接受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也在浴火中经受了涅槃与重生。面对网络时代的新挑战,礼治有助于重建个人、家庭、社会、国家这些伦理性实体的整体性、稳定性、确定性。华东师范大学仲富兰教授也作了发言,认为充分发展与传承充满德性修养、仪轨意识、推己及人的礼仪文化,不仅有助于促进社会有序发展,而且通过将社会外在规范转化为内在伦理道德意识的直觉要求,可以大大提升中国人的公民素质,从而实现中华民族振兴的伟大使命。 中国素称礼仪之邦。上海市文史研究馆对当代中国如何通过礼仪文化建设,使礼治和德治、法治互相配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到人们日常生活和行为习惯之中,专门成立了“礼仪文化研究中心”,并商定组织编写一套图文并茂的《中国礼仪》,商请仲富兰教授负责具体筹划。 仲富兰毕业于复旦大学哲学系,毕业后长时间供职于上海新闻媒体,曾任上海人民广播电台高级记者,接触基层生活、接触草根民众较多,很早就对中国民俗文化产生浓厚兴趣。1986—1987年就发起成立上海市民俗文化学社,1988年9月成立上海市民俗文化学会,一直担任会长。在成立民俗文化学社与民俗文化学会时,他都曾拉着我给帮着敲敲边鼓,因此,我们较早就有了交往。2001年,他的4卷本《图说中国百年社会生活变迁》出版时,还让我写了一篇序。转到华东师范大学任教以后,他继续坚持中国民俗文化研究,多所贡献。 图文并茂的《中国礼仪》究竟该怎么编撰?仲富兰教授先后提出好几个方案。中国号称“自伏牺以来,五礼始彰;尧舜之时,五礼咸备”,五礼,即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西周以来的礼制,在礼学专著《周礼》《仪礼》《礼记》有较为完整的反映。其后,历代礼书大多卷册浩繁,如唐萧嵩撰《大唐开元礼》150卷,宋欧阳修撰《太常因革礼》83卷,宋郑居中撰《政和五礼新仪》230卷,金张玮撰《大金集礼》40卷,明徐一夔撰《明集礼》53卷,清来保撰《大清通礼》50卷,清徐松辑《中兴礼书》247卷、《中兴礼书续编》66卷,近代以来,礼制的变迁,更是空前。将这些礼一一作系统的整理与解读,不仅工作量过大,而且,一般读者也不会感兴趣,因为它们大多离现代人生活太远。现在呈现在读者手中的这部《图说中国人生礼仪》,是仲富兰教授对中国传统礼仪文化作了非常深入的研究之后,深思熟虑的结果。 这部著作有两个极为鲜明的特点。 其一,本书所选择的是继续广泛流行于民间、活跃于人们日常生活中、为人们所熟悉因而特别亲切的各种礼仪。 我认为,奠定中华文明的一个重要基础,就是中国很早就已形成家庭、社会自组织、国家三个层次的伦理性实体。家庭(包括个人的身体和生命在内)是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细胞;广泛存在的社会自组织,包括家族、宗族、亲友、乡里、同窗、同门、同事等,他们经常互相交错、互相重叠,不仅为家庭的存在提供多方面的保障,而且构成了国家由以成立的根柢;国家以王朝、皇室、宰辅、郡县为代表,它如果不能适应家庭和社会自组织的需求,就会被更迭。在中国,礼,从根本上说,就是依托家庭、社会、国家这些伦理性实体,借助于包括丧、祭、射、御、冠、昏、朝、聘等各种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的礼仪,使每个社会成员在潜移默化中自觉承担起必要的伦理责任,以保障各层面的伦理性实体稳定、有序地运行。 《礼记·礼运》从人这一生命体的根本特征论及人们在家庭、社会及国家等伦理性实体中必须承担起相应的伦理责任,绝不是随意为之,“必知于其情,辟于其义,明于其利,达于其患,然后能为之”。《礼运》就此具体解释说:“何谓人情?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弗学而能。何谓人义?父慈、子孝、兄良、弟弟、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十者谓之人义。讲信修睦,谓之人利。争夺相杀,谓之人患。”礼的作用,就是治人七情,修人十义,成人利,去人患。 于此可知,礼,不仅是国家的自觉行为,更是各种社会自组织的自觉行为,是每个家庭的自觉行为,是伴随着每个人生命成长全过程的自觉行为。只要国家仍然存在,社会联系、社会自组织仍然存在,家庭仍然存在,人的身体与生命仍然存在,礼就不会缺位。《礼运》因此告诫说:“礼义也者,人之大端也。”“故坏国、丧家、亡人,必先去其礼。” 正因为中国礼仪深深地扎根于民间,扎根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所以,它有着特别深厚的根基,有着特别强大的生命力。从仍然存在于当代人们生活实践中的礼仪人手,无疑是礼仪文化研究中一个具有创造性的大突破。这也正是仲富兰教授长期重视中国民俗文化研究,对各种民俗如数家珍、特别熟悉的结果。 其二,本书以礼敬人生为主轴,揭示了对人、对人生、对人的生命、对人自身的传承的尊重、敬畏、爱护,方才是中国礼仪的内在灵魂和根本精神。 世界绝大多数文明的形成与发展,都和统一宗教和统一教会密不可分。但中国传统文化最大的特点,恰恰就是从来没有以这样的统一宗教统一教会为主轴。中国所重视的知识,是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上帝为中心,是以人们现实的实际生活为出发点和终极目标,而不是以达到彼岸神的世界为终极目标。中国传统的知识谱系,也不是以物、以人与物的关系为中心,而是把人、人生、人的传承、人的生命、人的现实生活放在第一位。这正是中国礼仪的内核。中国礼礼仪所凸显的对个体生命的尊重和爱护,对家庭的珍惜和尽责,对社会交往和各社会自组织的关心和担当,对国家及天下的守护和忠贞,都体现了这一内核。 每个人的个体生命一旦形成,便会产生需要、倾向、热情、私见、幻想等等主观意志,这些主观意志既源于人自身的生命体验,又受制约于个体生命的社会关系和社会实践。表明对个体生命珍惜、尊重和精心爱护的礼,因此便集中于对人的主观意志及其与社会的联系的各种预期。婴儿出生后,有三朝、满月、周岁等礼仪庆贺新生命的诞生。周岁时有“抓周”仪式。以后每年都要在生日那天庆生。男子的成人礼是冠礼,女子的成人礼是笄礼。成人礼在人生中非常重要,它标志着自此就要承担起一个人所应承担的全部责职。《礼记·冠义》说:“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容体正,颜色齐、辞令顺,而后礼义备。”人到了老年,辛劳了几十年,要受到各种优待和礼遇。人去世时,必须举行丧礼,表达对死者的哀思。凡此,都凸显了人的生命具有崇高价值,而个体生命的价值则和他们自身的生命体验及他们在社会联系与社会实践承担了或尽到了什么样的责任紧密结合在一起。 家庭是社会由以存在的基础。每个人的个体生命诞生于家庭之中,最初的教育、成长,也是在家庭之中。婚姻是组成家庭的决定性因素,它使伦理性的爱具有恒定的意义。婚姻使双方组成一个人,双方抛弃自己自然的和单个的人格。敬老爱幼也是家庭生活的重要部分。家庭需要财富或资源来维系,财富或资源的取得及如何分配、如何使用,便成为家庭生活的重要内容。家庭中的礼仪,用以规范父子、夫妇、兄弟等家庭各成员之间的关系。包括晨昏定省之礼、祖先祭祀之礼、饮食之礼、婚冠之礼、飨燕之礼、庆贺之礼、居丧之礼等等,目的都在于保持家庭和睦稳定及不断传承,如《礼记·礼运》所说:“父子笃,兄弟睦,夫妇和,家之肥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