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亦文亦画、寓学于闲的奇书 梁衡 2018年年底本来已经不读书了,却又看了一本奇书《风雅宋》,说的是宋朝人的风雅之事。小的时候读历史书留下印象:宋朝是一个腐败懦弱的王朝。这主要是因为南宋偏安,又有岳飞抗金捐躯,陆游、辛弃疾爱国赋诗的故事。让人觉得宋朝实在窝囊。近年来,陆续有学者说宋朝其实还很祥和,澶渊之盟保证了130多年的安定,大宋并不吃亏。经济繁荣,文化发达,留下了许多文史方面的佳话。大的方面,让学者去研究吧,暂且不管。现在我要说的这本书是专门研究宋朝人生活细节的。按说这细节毕竟离我们很远,也可不去管它。让我大奇的是作者的研究方法和写作角度。 一般研究历史可以到正史里找,去笔记杂谈里找,去民间小说、评话里找,还可以考古,去做田野调查。但这本书居然想到搜集宋代或者比宋代稍晚的各大馆藏绘画,到画中去考历史,研究宋人社会结构与生活细节。宋画话宋,自然真实可信,只不过是从来没有人拿着放大镜去认真研究发现它,或者根本没有想到。也算是出奇制胜。而且书的版式非常精美,经常是左文右图,上文下图,看图说事,娓娓道来,于不经意处淘个宝。引人穿越时空,看到了宋代的山水、集市、街道、宴会和文人雅集,家庭起居,踏青春游等。这样我们就不觉得是在看书,而是在看电影,看连环画,走古人走过的路,住古人住过的房。但又不要随便轻看了这些画,这都是来自于华盛顿、巴黎、北京故宫等的世界级珍藏名画。 一说到宋代的名画,大家首先想到《清明上河图》。这幅画里有很多人物故事,这是一般人都知道的,但也就是嘴上说说而已,以示博学。作者却能更深一步发现其中的生活细节,还直逼当时科技、生产力水平。比如画中最核心的一个镜头,一条大船要过河,桅杆太高,只好把它放倒才能小心通过。这“放”中便有文章。作者进一步研究这个高高桅杆能怎么放倒呢?原来在宋代就发明了一种可使桅杆活动的机关。作者在另外一幅宋画里面找到了这个机关的细节,在桅杆的下部有一个类似轴承和摇把的小构件,可以操作桅杆的起落。如果碰到高的桥梁过不去,或者碰到大风,就可以把它平躺于甲板,让这个桅杆躺着先睡一会儿觉。古人真是幽默,这种活动桅杆就叫“睡桅”。我们过去看画,可有多少人看出了“睡桅”之妙?类似这样,作者研究出了许多宋人生活的细节,怎样喝茶,怎样玩香,怎样穿衣,怎样婚丧嫁娶。宋人的生活有许多地方与我们现在大相径庭,真的十分有趣。 如果只是闲聊宋人旧事也就罢了。作者其实是寓闲于学,寓文于画。竟不知不觉做了许多学术性的研究,梳理历史,借古鉴今,还言之有理。比如离婚这一件古往今来没法回避的事情。他考证出了宋代的离婚书,文明谦让,温文尔雅。总把男女双方要离婚的原因归结到缘分已尽。责任在天,无关你我。无论男女从不指责对方的缺点,而衷心祝福各自分离之后,都能找到更理想的一半,幸福美满。“解怨释结,更莫相憎,一别两宽,各生欢喜。”但到明代的离婚书就怨气冲天,视如仇人,火药味儿很浓。“夫若举口,妇便生嗔,妇欲发言,夫则拾棒”。他认为这是一种文明的退步。回想我们70年来的变迁,前几十年也是一旦离婚反目为仇,永不相见。这几年,婚虽离,仍做友。 所以,这本书其实是从闲话入手的学术著作。近年来我研究人文森林,著《树梢上的中国》,是从古树上找历史。自诩为发现树是文字之外的另一种历史载体,没想到本书作者又发现古画也是另一种历史载体。异曲同工,喜为同道。如他乡故知,微斯人,吾同与归。 (作者为人民日报原副总编) 推荐书目 《风雅宋:看得见的大宋文明》,吴钩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 卡西尔和梁启超 喻中 2018年,我的案头有两部旧书,一部是恩斯特·卡西尔的《人论》,一部是梁启超的《清代学术概论》。这两部书的篇幅虽然都不大,但是,只要有闲暇,我都会略微翻阅一下,既是为了打发时光,同时也有把玩的心理,就像文玩家摆弄核桃或葫芦。 《人论》是卡西尔文化哲学之精要,代表了卡西尔文化哲学的核心旨趣 《人论》的作者卡西尔,学术视野宽广。在西方思想史领域,卡西尔写下了大量著作,可以说,思想史是卡西尔著述的一个重心。卡西尔是一个思想史家或哲学史家,但更是一个原创性的哲学家。卡西尔创造的哲学可以称为文化哲学。《人论》就是卡西尔文化哲学之精要,代表了卡西尔文化哲学的核心旨趣。 顾名思义,《人论》的主题是人。卡西尔的《人论》以西方思想史上关于人的各种论述为基础,提供了一种关于人的个性化解释:人是符号的动物。各种各样的神话、宗教、语言、艺术、历史、科学都是人以自己的符号化的活动创造的产品。 人的创造就是人的劳作。《人论》告诉我们:“人的突出的特征,人的与众不同的标志,既不是他的形而上学本性,也不是他的物理本性,而是人的劳作(work)。正是这种劳作,正是这种人类活动的体系,规定和划定了‘人性’的圆周。语言、神话、宗教、艺术、科学、历史,都是这个圆的组成部分和各个扇面。”这句话,一直让我久久凝视。原来,人的特征或特质,人的本性或本质,都取决于人的劳作。你怎么劳作,你就是什么。卡西尔的劳作,就是全方位地研究人的存在,由此形成的《人论》,既有横向的宽度,更有纵向的深度,给我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印象。 《清代学术概论》雅俗共赏,简洁明快,既是一部断代学术史,也是一部回忆录 《清代学术概论》不是一本热门著作。在梁启超的全部著作中,也不是影响最大的一部。至少,他的《新民说》《少年中国说》或《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对社会与时代的影响,都要更大一些。但是,我对《清代学术概论》一直存有特殊的偏爱。 这是一部只有五六万字的小书,也是一片无心插柳形成的“柳荫”。那是1920年,蒋方震以自己的《欧洲文艺复兴史》一书,向梁启超索序。本来,应人之请,写一篇序,即可了事。但是,梁启超不作如是想,正如他在《清代学术概论》“自序”中所言:“泛泛为一序,无以益其善美,计不如取吾史中类似之时代相印证焉,庶可以校彼我之短长而自淬厉也。乃与约,作此文以代序。既而下笔不能自休,遂成数万言,篇幅几与原书埒。天下古今,固无此等序文。脱稿后,只得对蒋书宣告独立矣。”这就是《清代学术概论》的由来。其实,这部书还有一个间接的、同时也是更加根本的创作动机——就像“自序”开篇所写:“胡适语我:晚清‘今文学运动’,于思想界影响至大,吾子实躬与其役者,宜有以纪之。”这句话表明,写一部晚清之“今文学运动史”,早已成为梁启超念兹在兹的一个夙愿。蒋方震的请序,催生了这部预料中的著作。 站在百年之后回望《清代学术概论》,它的吸引力首先在于它的文字:雅俗共赏,简洁明快,以这样的文字写作清学史,当然颇受欢迎。其次,这既是一部断代学术史,同时也是一部回忆录。考诸有清一代之学术,梁启超和他的老师康有为都是当事人。他借此书写康有为,也写自己。此外,此书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特质:它是一部“今文学运动史”。在名义上,今文学是传统中国的学问,但是,今文学可不是不偏不倚的纯学术。按照当下的学术划分,今文学的本质是法哲学,也是政治哲学。 卡西尔与梁启超,分别诞生于1874年与1873年,是严格意义上的同龄人。他们在西方与东方分别写下的两部著作,让我看到了学术的通透与圆融,看到了学术与思想的水乳交融,看到了学术思想源出于鲜活生命的血温与脉跳。 (作者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教授) 推荐书目 《人论》,恩斯特·卡西尔著,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 《清代学术概论》,梁启超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关于中国人文化性格的有趣著作 张颐武 《中国人的思路》重要的是角度,独特的是感受 《中国人的思路》是王蒙先生关于中国和中国人文化性格的一部有趣著作。作者从一种“文明论”的角度对中国人和中国文化做分析,尝试从文明比较中看中国文明与其他文明的差异。在书中也有从古到今的“文化史”的简要叙述,可以说,本书从思想和精神脉络上梳理了中国的文化进程。 作者对中国人的文化性格和文化精神作了独特的描述和分析。既分析孔孟和老庄等思想源头,也分析近现代以来中国人的奋斗思想。作者在书中提出了中国传统文化八个方面的理念:一、天下为公;二、以德治国;三、中庸之道;四、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五、物极必反,盛极而衰,否极泰来,多难兴邦;六、无为而治;七、韬光养晦;八、治大国若烹小鲜。过去这些概括也都有各种角度的论述,但王蒙先生从他的人生阅历和作家视角,提出了对于传统和现代中国的独到解释。这部书重要的是角度,独特的是感受,这些方面的感悟也让人受到启发。 《今日简史》并不强调历史细节,而是从人性的角度对人类如何走到今天进行深入思考 赫拉利的《今日简史》是《人类简史》和《未来简史》的姊妹篇,是最新的一部。这三部书都值得读,读了让人对自己有更为深入的理解和认知。这三部以大历史为中心的人类史,并不强调历史细节,而是从人性的角度对人类如何走到今天进行深入思考。 这三部书引入了许多基因历史研究的成果;对于人类社会构成的理解,对人的生活习性和文化的理解都有独到的分析;和过去的历史观念相比,很不相同的地方是把人类的历史更加宏观化了;着力把不同文明的变化从大脉络上“打通”。 《今日简史》这部书集中在当下的问题上,回应今天我们都感受到的重大问题,如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对于人类有巨大的影响,会把我们带到何方?而人类面临挑战的诸多问题也被揭示了出来,如对社群、文明、民族主义和宗教等最近大家关心的问题都有探讨。同时对各种各样的危机挑战,如真相和后真相,恐怖主义和战争,以及文明的未来都做了勾勒。很值得看看。 《霓虹灯外》对20世纪上海和上海人的生活有精细的观察和体会 《霓虹灯外》是一部美国学者研究20世纪上海日常生活的著作,写得饶有兴味,作者对于当时的上海和上海人的生活有精细的(通过文献和图像等的)观察和体会,有城市形态的深入分析,更多的是微观的体验感受式陈述,从当时的各种文献中发掘出很多普通市民的生活片段,让人对于城市人的生活和心态多了一层感悟和感受。这些都让这部著作既好读又能让人对城市发展有较多的理解。 该书第一部关注的是人们为什么到上海,上海如何给了不同人一个城市梦。不仅观察了中外各色人等的上海想象和经验,更从人力车这一独特的都市交通工具和人力车夫的生活来进行细致观察,对于人力车在上海生活中的位置做了很有深度的分析。 第二部和第三部则是对上海人的居住和这种独特的空间居住文化所形成的独到生活氛围、邻里关系和社会形态做了很深入的描述。很多里弄生活的细致描述让人看得很有趣,能够感受到当时的社会和文化状况,如街头的小贩、菜市场等都有很细致的描绘,像是一幅生活的风俗画,同时又对这幅画做了理论性的分析,让我们对上海和中国城市的生活演变有了更多的认知和理解。这种理解不仅仅是建立在理论上的,而且是化入了生动的描绘中的,让我们对现代性的中国形态也多了一种独特了解。 (作者为北京大学教授) 推荐书目 《中国人的思路》,王蒙著,外文出版社2018年版。 《今日简史》,尤瓦尔·赫拉利著,中信出版集团2018年版。 《霓虹灯外》,卢汉超著,山西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 思考中国经济的变与不变 卢周来 2018年,一定会成为未来经济史学者笔下一个特殊的年份。在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中国经济发展在这一年的历程可以说非同寻常。一方面,国内经济面临下行压力;另一方面,以中美贸易摩擦为标志,中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也变得错综复杂。在此背景下,不仅中国学界一时众声喧哗,世界也在关注中国下一步走向。其中一个焦点话题是,中国经济尤其是国家在战略与政策上该如何调整,才能应对好目前的局面。在这个时候,读读迟福林主编的《动力变革: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历史跨越》(下称《动力》),对思考中国经济的变与不变,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动力》一书的作者在2018年初推出本书时,也没有预料到近一年中变化如此之大。因此,并没有把经济政策的短期应对作为重点,但从中我们还是能找到不少支持性理论。比如,要及时调整经济增长“三驾马车”的负载比重。书中鲜明提出,要把扩大国内消费尤其是消费结构升级作为经济发展主攻方向。这一措施不仅是应变之举,从长期看也是可行的。再如,要更加注重稳定经济预期。好的经济预期是促进消费与投资的“催化剂”。书中提出,强化产权保护中政府守信、激发企业家精神等,可以通过稳定预期激发全社会各阶层、市场各主体的活力与创造力,可望更好发挥中国经济回旋余地大、韧性强的优势。还如,要进一步增强各项政策的协调性。要稳增长稳就业,就要保持企业开工率,但这与限期去产能、清理“僵尸企业”政策在操作上存在一定冲突;鼓励地方适度投资、提前开工一些建设项目,有利于稳增长,但也与“去杠杆”政策以及各种审批程序等在操作上存在一定矛盾,这就需要进一步把握好各项政策的力度和节奏,进行更精准预调微调。 当然,作为一本关注中国经济长期发展问题的著作,《动力》一书,给我更大的启发是,无论中国经济增长环境如何变化,在某些原则上,我们必须做到“以不变应万变”。 一是坚持向着高质量发展的转型方向不能动摇。我们必须看到,过去那种增长方式,的确适应了中国迅速改变贫穷面貌的客观需要,同时却也在不同地域、不同领域或多或少地累积新的矛盾,造成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人与资源环境、社会阶层之间关系的日益紧张。正如《动力》一书所论证的那样,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需求、经济转型升级的新趋势以及世界范围内工业4.0浪潮的兴起,都在客观上倒逼并牵引中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因此,我们不能因暂时出现的转型困难,影响我们对于转型方向的坚守。 二是坚持把改革与创新作为两大动力不能动摇。经典马克思主义把生产力的发展与生产关系的变革,作为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用现代经济学的视角看,生产力的发展,最重要的就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创新;而生产关系的变革,其实就是改革开放。抓住了科技创新驱动与持续改革开放,就把握了推动经济结构不断提升、发展质量不断提高的根本。正如《动力》一书中所提出的,未来必须把创新作为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把人才作为高质量发展的第一资源;同时,还要通过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打破行政性垄断、构建新型政商关系、推动形成以“一带一路”为重点的全方位开放格局等方面的改革,真正激发起中国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 三是坚持新时代发展宏观大思路不能动摇。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无法在延续传统增长惯性的基础上自动实现,而是需要新的发展战略进行助推。为此,《动力》一书充分论证了助推向高质量转型的各项战略的必要性与实施重点。比如,实体经济是高质量发展的根基;数字经济引领高质量发展;消费升级拉动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释放高质量发展的动能;绿色转型助推高质量发展;等等。书中不仅仅对这些主张进行政策层面的解读,更有实证层面的扎实论证,使我们信而有依,行而有据。 无论经济增长出现什么样的困难,在上述方面我们一定要保持足够的战略定力,这样既能从容应对和克服短期矛盾,又能为获得长期可持续发展提供后续更大空间。 (作者为国家创新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推荐书目 《动力变革: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历史跨越》,迟福林主编,中国工人出版社2018年版。 《见证:中国改革开放40年40人》,李舫主编,商务印书馆2018年版。 《现代经济学与中国经济》,钱颖一著,中信出版社2017年版。 《思想史:从火到弗洛伊德》,【英】彼得·沃森著,译林出版社2018年版。 开辟旧题目的新理路 马勇 2018年出版了一批好书,对学术积累贡献极大。我个人的阅读范围主要局限于历史学特别是中国近代史,我觉得有三本书值得好书者注意,《庚子救援研究》开辟了旧题目的新理路,《李鸿章张佩纶往来信札》《郑天挺西南联大日记》则是读书界期待已久的核心史料,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新史料必将引导衍生出一些新问题。 《庚子救援研究》是对旧有研究的新开拓,为庚子事变研究注入新话语 1900年的庚子事变,是近代中国历史上一次出乎所有人预料的大事变,一个庞大统一且似乎很强大的帝国,面对外部压力,竟然迅速分崩离析。朝廷力主对外用横,而南方督抚,还有刚刚兴起的中产阶级竟然以“伪诏”为由抗命,东南互保,南北分裂。北方受到战火蹂躏,南方置之事外,继续保持和平状态。因此之故,北方有办法的人,也就纷纷拖家带口南迁,形成一个具有相当规模的人口迁徙运动。 几十年前,我在研究严复时,就注意到他突然放弃在天津经营二十多年的一切,匆忙慌乱,甚至弄丢一本译稿而移居上海。稍后,在研究庚子事变,以及由这次事变引发的诸如开平矿权纠纷等问题时,对于此次人口迁徙愈加注意,但因各种原因,仅仅停留在注意而已,并没有深究。看到冯志阳著的《庚子救援研究》一书,对于先前的一些疑惑有恍然大悟之感。这是对旧有研究课题的新开拓,为庚子事变研究注入了新的话语。 《李鸿章张佩纶往来信札》对于重构、补充、调整晚清历史叙事,贡献极大 晚清史料经过国家清史委员会最近十几年的努力,大宗资料已经不那么难找了,晚清史的研究越来越像古典研究那样,研究者比拼的不再是谁拥有的独家秘笈多,而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历史是靠细节支撑的,大宗史料固然重要,但在许多具体细微处,历史叙事往往仍有捉襟见肘、力不从心之感。当然,这是历史研究永远无法弥补的遗憾。这也是历史学的魅力所在。 历史学家说到底就是像傅斯年所说的那样,不惜一切找资料,无限度扩大史料,解读史料。从这个意义上说,姜鸣先生整理的这部《李鸿章张佩纶往来信札》对于重构、补充、调整晚清历史叙事,贡献极大。我个人粗粗阅读,犹觉得对于甲午后五六年李鸿章思想行为的研究格外重要,尤其是许多被大而化之的细节。 《郑天挺西南联大日记》对于重建西南联大的历史具有不容忽视的价值 在2018年出版的新出史料中,《郑天挺西南联大日记》无疑最热,影响最大,因为郑天挺先生不仅勤于书写,更重要的是他当时所处地位极为重要。对于西南联大而言,不论梅贻琦、蒋梦麟、张伯苓地位如何高,但真正把握西南联大日常的毕竟是郑天挺这些事务官,因而他的这些记录对于重建西南联大的历史,甚至对于与西南联大有关人物的传记写作、相关研究,都具有不容忽视的价值。我利用整理者提供的索引,检索了我研究过的蒋梦麟等人,一个最直接的感受是,假如当年研究写作蒋梦麟时能看到这部日记,许多事情的叙述分析,很可能就不一样了。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研究员) 推荐书目 《庚子救援研究》,冯志阳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 《李鸿章张佩纶往来信札》,姜鸣整理,上海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 《郑天挺西南联大日记》,俞国林点校,中华书局2018年版。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