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历史博物馆是我国中央地方共建国家级博物馆之一,年接待观众280万左右。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公众对博物馆的要求越来越高、需求越来越大,社会教育工作所承担的任务也越来越繁重。在这条路上,陕历博一直在摸索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不断探索、前进。 讲解员队伍标准化量化管理 无论社会如何发展,科技水平怎样现代化,人的作用和力量是不可替代的。博物馆要想发展,讲解员是最重要的服务载体和渠道,因此这支队伍的管理和建设对整个博物馆的发展与提升至关重要。陕历博目前在50名合同制讲解员中实行标准化量化管理,同时实行星级评定考核制度。用科学严谨的制度来管理这支队伍,使年轻的讲解员在相对公平的环境下争先创优,学比赶超。 晨 会 标准化管理,是指依据一定的考核标准和评定机制而进行管理的模式。这种管理有两个特点,一是细化,二是量化。细化是指管理工作涵盖宣传教育部讲解员日常工作的方方面面,按照工作分工和工作流程,细致、严格地划分各个岗位的工作内容,明确工作要求。量化是在细化的基础上,根据工作要求,对每一个细化的工作细节标出分值,不同的完成情况对应不同的分值。最终,通过考核和量化打分,很准确、清晰地评定出每名讲解员工作的完成情况。 宣传教育部在讲解员标准化量化管理方面制定了7大项、29个细则的管理制度,涵盖了讲解员仪容仪表、出勤情况、值班情况、项目小组工作完成情况、业务学习情况、奖惩情况等方方面面的内容,使讲解员的日常工作成为可以度量的数字。 宣传教育部专门成立了量化考核督导组,组长由部门领导担任,组员包括各项目工作小组组长等,进行日常考核和监督,详细准确地记录每人每天的工作完成情况。 1.细则制定规范化。现阶段讲解员队伍标准化管理模式运行良好,收效显著,但在酝酿过程当中,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根据本馆讲解员队伍的日常工作模式,大家不断地推敲、探讨,反复实践,最终制定出一套相对科学合理严密的考评细则。标准化量化管理的实施没有任何经验可循,没有参照情况,完全是“摸着石头过河”。在细则制定初期,将每一名讲解员的全年工作内容进行分类汇总,由点及面地将逐项工作进行细化。随着宣教工作内容的不断丰富,方案也在工作中不断修改完善。在每半年的考核汇总中,增加新的工作内容的考评办法,将原有的考核内容进行重新修订。 2.管理监督严谨化。标准化量化管理采用分级管理模式,部门制定具体量化考核细则以及评分标准,各项目工作小组负责人分布将各自讲解员工作汇总上报后,由考核督导组人员根据细则内容进行评分。当日的量化考核分数由当天值班领导检查签字后确认,交由考核督导组保管。月量化考核分数会在月底部门例会进行通报。年中根据半年量化考核分数评优一次,年底成绩加入星级评定考核当中。 3.考核评定科学化。部门安排量化考核督导组专人负责记录所有讲解员每人每日工作的完成情况,填写到每日的表格当中。对于发现的问题,除了及时口头告知当事人改正外,还提出整改通知单,明确问题内容和整改要求,并存底作为打分评定的依据。评定结果由小组成员商议后决定,并接受当事人的复议,仲裁结果由考核评定督导组最终公布。以此来确保考核评定工作公正,结果准确无误。 在陕历博,标准化量化管理不是孤立存在的,是和讲解员星级评定考核相互关联,互为依托的。星级评定考核是将讲解员由无星到五星进行分级管理,五星最高,目前只有四人。不同星级的人员,薪资待遇、讲解提成,包括外出考察培训等机会都是有差异的,并且级差较大。当然,五星级讲解员所要担负的工作内容,难度和强度相应也会增强。陕历博星级评定考核也是每半年举办一次。年底大考核成绩包括全年量化管理考核12个月的分数总和、业务笔试成绩以及现场讲解专家打分,这三项成绩相加,综合评比,评星定级。每年排名后两位讲解员末位淘汰。星级评定是动态考核,可上可下,公平公正。 一支管理有素、团结向上、专业水平高、服务意识强的讲解队伍,是博物馆开展各种社会教育工作的根本保障。这样的管理机制,能让讲解员看到榜样的力量,看到标杆的作用,大家在工作中有晋升的希望,有公平竞争的机会,从而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 教育推广活动 近年来,陕历博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一座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的指示,结合本馆特色,依托丰富的馆藏资源,开展了形式多样、参与度强的公共文化活动,向社会公众宣传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认同感与文化认同感,切实做到“让文物活起来”。 传承中国记忆发现节气之美主题活动 近年来,坚持每年以一个贴近社会热点的主题开展系列活动,2015年“博物馆游学之旅”系列活动、2016年“我的家乡丝路起点”系列活动、2017年“传承中国记忆发现节气之美”系列活动,数千名社会公众参与其中,受到广泛好评,形成了一定的社会影响力。除此之外,坚持在传统节日和纪念日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邀请公众在博物馆里感受节日氛围,唤醒公众对传统文化的关注。2015年起,实行展览“1+3”模式,即举办一个展览,配套举办一场讲座、推出一批文创产品、开展一次教育活动,四年来累计千余名公众参与其中,这些活动有效地拓展了展览的内涵,增强了展览与观众的互动。 近年来,陕历博着力加强与其他博物馆以及其他行业教育机构的交流与合作,通过联合举办活动的形式,提升了活动的丰富性和专业度,也使陕历博教育推广活动走出博物馆,走进大中小学、基层地市、外地外省,拓展了教育活动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近年来,陕历博着力打造博物馆品牌课程,积极融入青少年的成长历程,使博物馆教育和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有机结合,因为这三者教育应当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目前已形成“陕博星课堂—十八国宝系列课程”、“藏在博物馆里的古代发明”系列课程、“丝绸之路架起沟通的桥梁”系列课程三大品牌项目,于每周末固定时间向青少年开放,四年来累计开展近500场,万余名青少年参与其中。2018年教育课程“丝绸之路架起沟通的桥梁”被评为“2015-2017年度中国博物馆青少年教育课程十佳教学案例”。 近年来,宣传教育部根据馆藏及周秦汉唐主题策划设计出系列宣教文化衍生品,种类涵盖文具、生活用具、宣传产品等12种100多款样式。 最常使用的卡通形象“唐美丽”设计于2013年初,是陕西历史博物馆官微宣传和教育活动使用的卡通吉祥物。此后又陆续设计周秦汉唐系列人物及文物手绘等,设计制作时尚笔记本、文件夹、果冻杯、书签、明信片等各类产品。二十四节气有声系列推送中,设计了整套原创手绘壁纸,以人物形象、色彩温度及物候来表达时间气候的变化。2017年底同步推出年历、十全十美福袋、国家宝藏笔记本等文化产品。这些宣传品在教育活动中或志愿者活动中,以及流动博物馆外出时,赠送给参与活动的人员,受到大家一致喜爱和认可,有效地宣传了博物馆文化。 除设计文化衍生品之外,还出版了《如果文物会说话》图书,文字风格拟人化,从文物角度出发,赋予她生命,从另一角度诠释文物和历史。2018年还陆续出版了《趣唐朝——历博翻翻书》以及《给孩子看的历博鉴赏书》。 今后还将不断探索面向大众、面向未来的博物馆教育新模式,发挥“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的大学校作用,利用现代最新科技手段以及最新研究成果,构建多层次与多渠道的博物馆教育传播体系,使历史与现代、传统与现实完美融合,交相辉映,努力把博物馆建成一座大学校。 志愿者工作 自1999年至今陕历博志愿者工作已坚持开展19年,并越来越壮大,如今已成为一项知名的品牌活动。这支队伍由国际志愿者和国内志愿者两部分构成,从2005年开始,陕历博与CCS等国际志愿者机构以及高校留学生开展广泛合作,国际志愿者培训英文讲解员,同时还举办形式多样的英文讲座和交流会。国内志愿者由两部分构成,其中,85%的志愿者是来自省内18所高校的大学生;15%是来自社会各方面热心人士。志愿者的工作包括讲解咨询,观众问卷调查、教育推广、宣传策划、新展览社教活动、阳光助残、关爱农民工子女、大型演出、流动博物馆进基层等内容。自2002年陕西历史博物馆率先在全国博物馆界实行志愿者注册签约制度以来,已走过了17年。17年来近万名志愿者在博物馆义务服务, 累计服务达10万人次,累计服务时长超过45万小时,受益人数超过700万。多年来,开展了一系列品牌志愿服务工作。 志愿者团队建设 1.志愿者注册签约仪式。这是表彰优秀、吸纳新人的志愿者盛会,从2002年开始至今,已经注册了17届,注册签约制度科学有效、严谨规范,在全国博物馆志愿者工作中实属首创。 2.学雷锋送温暖系列活动。从2013年开始至今,先后举办了“邀请农民工子女走进博物馆”;“心手相牵 阳光助残——邀请聋哑学生走进博物馆”;“邀请基层学校师生走进博物馆”;“爱心夏令营”等系列活动。 3.“志愿行走 爱心起航”系列志愿服务项目。2016年开始,陕历博志愿者团队为西安儿童救助中心的孩子精心打造长期系列历史文化教育活动,至今已连续开展了3年。 4.全省博物馆志愿者大赛系列活动。2011年开始,我馆每年举办一届全省博物馆志愿者相关知识大赛,既是展示博物馆志愿者风采的机会,也是全省志愿者相互交流学习的平台。 5.发起成立陕西青年文博志愿者联合会。陕西青年文博志愿者联合会由陕西省内12个地市的114家博物馆、纪念馆、行业博物馆、民营博物馆等单位志愿者组织构成,包含近6000名志愿者,秘书处设在陕西历史博物馆。2018年开展了志愿者“19大诵读”活动19场,志愿者“梁家河”诵读活动19场,19所高校近千名大学生志愿者参与。走进高校开展主题为“长相思 在长安”的宣讲活动12场,近500名志愿者参与。举办3场志愿者新媒体运营专题讲座,联合会12家会员单位的500名志愿者聆听了此系列讲座。走进5家会员单位座谈。开展“志愿行走爱心起航”教育活动3场。联合会的微博现有粉丝40325人,推送消息6654条,阅读量已达5000万。并荣获由人民日报评选的2018年上半年全国十大文化榜前十、全国博物馆榜前十的好成绩及2018年度文博矩阵特别贡献奖。 流动博物馆 2012年,陕历博积极响应“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精神指示,推出“流动博物馆”系列志愿活动。 “流动博物馆”系列志愿活动向上级单位申请了专项活动资金;有专门的管理团队;志愿者经过了专业的培训和严格的上岗考核。“流动博物馆”志愿者团队经过6年的发展,如今已经建立起一支管理规范、运作科学、稳定性高、专业素质强、工作经验丰富的队伍。志愿者具备相应的历史文化知识,有文物讲解、拓片制作、剧本创作、策划筹备、艺术设计、表演、主持等能力。 流动博物馆走进西安交大 “流动博物馆”系列志愿活动具备流动性强、覆盖面广、形式灵活多样的特点。活动结合文物复仿制品、文物展板、历史文化课堂、互动体验项目、文艺演出等方式呈现历史文化知识,向社会公众展示陕西历史文化的独特魅力。六年来行程达6000多公里,走进了多所高校、基层、山区学校和社区、军营等,活动足迹遍布陕西省内外。2012年开展了“流动博物馆”走进高校系列活动,2013年开展了“流动博物馆”走进基层学校和社区系列活动,2014年开展了“流动博物馆”走进山区系列活动,2015年开展了“流动博物馆”走进地市系列活动,2016年以“丝路拾遗”为主题开展了走进西安太阳村系列活动和走向省外系列活动。2017年开展了“流动博物馆”走进女子监狱帮教以及陕西省各地市基层博物馆系列活动。2018年开展了“流动博物馆”走进合作共建单位系列活动。所到之处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让社会公众享受到志愿文化服务。 “流动博物馆”系列志愿活动,突破了固定的博物馆志愿服务模式,走出博物馆,依托丰富的活动形式将历史文化课程、互动体验项目送到社会公众身边。随着活动的不断开展,“流动博物馆”更具选择性和针对性的面向有需求的群体,从丰富高校学生文化生活,到针对基层、贫困地区群众,再到持续、专门为某一特殊群体量身定做活动,以及走向省外,将影响力扩展到其他地区,真正实现了博物馆资源和志愿活动的拓展,同时也带动了基层博物馆志愿工作的有效开展。 陕西省博物馆教育联盟工作 2016年5月10日陕西省委宣传部、陕西省委高教工委、陕西省教育厅、陕西省文物局联合组建了“陕西省博物馆教育联盟”,联盟的成员单位包括有陕西省各国有博物馆、非国有博物馆、行业博物馆以及各大、中、小学校,这是全国范围内成立的第一家博物馆教育联盟,联盟秘书处设在陕历博宣教部。联盟的成立是为大中小学生利用博物馆学习的长效机制,将博物馆教育与学校教育相互补充、相互促进,有效结合,紧密的联系起来,实现资源整合、优势共享,推进传统文化传播传承,制定共建计划,签订共建协议,增强工作的组织性和计划性,通过精心设置的教育课程,加深青少年历史文化的了解,进一步培养其爱国情操和报效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承办2018 年5 月18 日“国际博物馆日”主题活动 1.研学活动。研学旅行活动是学校教育的补充, 也是博物馆陈列展览的延伸, 所以不仅在讲解和教育活动当中增加了和课本知识点的链接, 还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激励孩子们坚忍不拔的精神和顽强的毅力, 充分发挥博物馆作为学校教育补充的特点。目前陕西省博物馆教育联盟举办的研学活动有丝路寻踪、发现二十四节气之美、国宝星课堂、藏在博物馆的古代发明、冬令营等,活动以文物与课本内容为主线, 结合博物馆空间、 实物以及活动道具等方面的优势为孩子们带来一场历史研学活动。 2.优秀历史文化进校园活动。陕西省博物馆教育联盟优秀历史文化进校园活动目前已经举办1178场次,受众人数多达十六万余人,特别是很多基层博物馆、中小学校以及特殊学校积极开展教育活动,扩大了博物馆教育的覆盖。优秀历史文化进校园这项工作贯彻国民教育始终,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于启蒙教育、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等各领域。弘扬传统文化、弘扬民族文化,让更多青少年学生能够深入地了解优秀历史文化,拓展校园文化,使中华文化基因得到传承。 3.跨界合作。利用陕西省博物馆教育联盟自身优势,与多方合作,盘活博物馆历史文化资源,以创新的多元化方式让文物“活起来”以满足新时代公众对历史文化的精神需求。 2017年8月由陕西省文物局、中国移动通信集团陕西有限公司主办,陕西省博物馆教育联盟、陕西新昆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承办的“首届陕西历史文化动漫游戏大赛”。本届大赛的举行是进一步探索“互联网+中华文明”的一种路径”,鼓励各类参赛者,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互联网创新成果为支撑,充分挖掘陕西丰富的文物和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围绕“一带一路”、红色记忆、文物遗迹、古代科技、乡土民俗、国学经典和人物故事等,创作动画、漫画和游戏作品,在形成动漫游戏IP的基础上,开发周边文创产品。 2018年2月28日陕西省文物局主办、陕西省博物馆协会、同方知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陕西分公司承办、陕西省博物馆教育联盟协办,“我心中的博物馆——陕西2018‘国际博物馆日’全民有奖征文”活动。通过面向社会公众的文稿征集,树立社会公众的主人翁意识提升全民对博物馆事业的关注,为公众参与博物馆事业发展提供交流互动、建言献策的平台。通过此次征文活动评选出的优秀成果,汇集群体智慧,推陈出新,激发出更多创新成果。 多年来,陕历博宣教部以陕西省教育联盟、陕西青年文博志愿者联合会这两个平台为统领,围绕讲解接待、博物馆教育、志愿者工作、博物馆之友等方面做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未来将整合盘活各项工作,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基础,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活动,切实有效发挥陕西历史博物馆作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职能,努力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打造出自己特有的品牌效应。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