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族学 > 社会文化 >

[王丹]“丝绸之路”沿线民族宝物故事的宝物类型与意涵(2)

http://www.newdu.com 2019-01-20 中国民俗学网 王丹 参加讨论

     二、“丝绸之路”沿线民族宝物故事的“宝物”类型
    德国学者艾伯华在《中国民间故事类型》中归纳了中国民间故事中出现的宝物种类:碓杵、梁、死蜈蚣、砖瓦、斧子、石头、谷粒、开山的钥匙、南瓜、猪、乌龟、蜘蛛、鱼、葱、野草、戒指、竿子、母鸡、瓶子、碗等。(2)这些宝物带有明显的中国南方宝物故事的特质,不能全面反映我国“丝绸之路”沿线民族的宝物故事及宝物的面貌。从目前业已采集的“丝绸之路”沿线民族宝物故事来看,宝物类型不仅丰富,而且文化意义深厚。
    (一)动植物类宝物
    “丝绸之路”沿线民族的宝物故事中,动植物类宝物种类颇丰。动物和与动物有关的宝物有石猴、大蟒、獾、牛、羊、马、驴、猪、鸡、鸟、鸽子,以及青蛙的麻胆、蛤蟆蛋等;植物类宝物有西瓜、葡萄、桃子、花、金银树等。这类宝物故事长久以来便在“丝绸之路”上大量讲述。《湖海新闻夷坚续志》记载:
    元贞年间,广中有一人为商,财本消折,归至四洋海滨,见雷击大蜈蚣一条,长五六尺,收入担中。晚宿旅邸小房,名商巨贾辐辏于彼。是夕,主人设宴,坐上皆富商,而小客亦预席。求酒数行,遍问所携之赀。众以实对,小客不敢言,恐旁者窃笑。忽有回回人在,谓曰:“小房内祥光亘天,必有异宝。”强之开房而观,不获已,开担,止有蜈蚣一条,诸商皆笑。独波斯曰:“此是也。”于是延之上坐,为更弊衣而礼遇之。次早问其值,小商不知价,索银二千两。波斯慨酬之,各立文约。遂取蜈蚣出来,仅拾头上一宝珠,皮则弃之。且曰:“此至宝也。若尽欲我五船财赋,亦所不较。”小商归置,大富也。(3)
    这个故事把元代“回回人”“波斯人”超常的识宝、鉴宝能力描述得非同寻常,灵验准确。故事里的宝物是被雷击的“蜈蚣”,类似的宝物常散发出奇异的光芒。《广异记·至相寺贤者》中,佛堂无灯,却“光粲满堂”,原来是佛珠;《宣室志》中,村民因有神奇光芒引导发现宝物。这些描写都赋予宝物以神秘的色彩。
    “丝绸之路”沿线民族故事讲述的宝物许多来自“丝绸之路”上的贸易往来,如西瓜、葡萄等作物,又如和田玉、焉耆马等物品。从汉代开始,中原就不断从西域输入、引进农林作物和牲畜,这些均影响了“丝绸之路”沿线民族的生活,也影响了中原地区汉人的生活,比如“葡萄、苜蓿、胡麻(芝麻)、胡瓜(黄瓜)、安石榴(石榴)、胡桃(核桃)、胡蒜(大蒜)等多种作物,以及优良种马等纷纷来到中原安家落户”(1)。
    流传在内蒙古的《葡萄泉》讲,阿爸在沙漠中寻找羊群时,救回了一株小苗,后来发现这是一株葡萄树苗。从此,当地开始广泛种植葡萄。有趣的是,这株葡萄树苗由一商队带来。商队运来珠宝和衣物,还有农作物的种子。“傍晚,他走进了沙漠,突然发现一堆白骨。凭他的经验,认得出那是一队困死在漠野里的商队,白骨旁扔着一袋袋衣物和珠宝。”(2)故事将通过“丝绸之路”传来的农作物当作宝物来讲述,证明“丝绸之路”带给沿线民族的生活变化之大,影响之深。
    从远古时代起,动植物一直是人类生存不可或缺的事物,也是与人类生活联系最为紧密的事物。“丝绸之路”沿线的生活环境是草原、沙漠、高原、山川等复杂的地形地貌,人们对于动植物的认知、依赖和了解渗透在他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于是他们将动植物视作生活的赐予,神化它们的形象和力量,这均与“丝绸之路”沿线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相关。
    (二)与水有关的宝物
    “丝绸之路”沿线民族宝物故事中,与水有关的“宝物”不少,如水宝、定海神针等。明代中期,陈洪谟就记有“水宝”的故事。
    弘治中有回回入贡,道山西某地,经行山下,见居民男女,竞汲山下一池。回回往行,谓伴者:“吾欲买此泉,可往与居人商评。”伴者漫往语,民言:“焉有此!买水何用?且何以携去?”回回言:“汝毋计我事,第请言价。”民笑,漫言须千金。回回曰:“诺。”即与之。民曰:“戏耳,焉有卖理?”回回怒,将相击。民惧,乃闻于县。县令亦绐之曰:“是须三千金。”回回曰:“诺。”即益之。令又反复言之,以至五千。回回亦益之。令亦惧,以白于府守。守令语之曰:“此直戏耳!”回回大怒,言:“此岂戏事!汝官府皆许我,我以此逗留数日。今皆以贡物充价,汝尚拒我。我当与决战。”即挺兵相向,守不得已许之。回回即取斧凿,循泉破山入深冗,得泉源,乃天生一石,池水从中出。即舁出将去,守令问:“事即成,无番变。试问此何物耶?”回回言:“若等知天下宝有几?”众曰:“不知。”回曰:“今具珠玉万宝皆虚,天下惟二宝耳,水火是也。假令无二宝,人能活耶?二宝自有之,火宝犹易,惟水宝不可得,此是也。凡用汲者,竭而复盈,虽三军万众、城邑国都,只用以给,终无竭时。”语毕,欣持以往。(3)
    这段文字记录了该回族识得的宝物是深藏在泉水中的“水宝”,此“水宝”与“火宝”并置为“天下二宝”,“火宝犹易,惟水宝不可得”,足见其珍贵。与水有关的宝物还有“水珠”。《太平广记》卷四百二引唐代牛肃《纪闻》记载,来自“大食国”的胡人为了购买从本国流散出去的“水珠”花费四千万贯钱与长安安国寺僧人交换,这个“水珠”能使干旱的地方流出水来,能够保障军队行军的用水。这篇“水珠”的故事即是“大食国”民众生活的写照。
    “丝绸之路”沿线常年干燥少雨,地面水源只能依靠高山冰川融化,加之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影响,使得水成了中国西北地区异常宝贵的生活资源。甘肃裕固族故事《神水》讲,古老的部落遭遇旱灾,一个小伙子在得知神水的秘密后,成功地为部落找到了水源,拯救了部落。“他们部落里有一处沙泉,已经被黄沙埋住,只要四面八方挖开沙丘寻找,露出马莲花,花丛下就珍藏着一股雪水,它将会喷洒出来。”(1)水来源于沙丘、雪水等自然事物,故事对水源出处的描写极富西北地域特色。
    水是“丝绸之路”沿线民族生活必需的,也是缺乏的生活物资,这种生活必需品因为生存的环境显得更加珍贵,所以“与水有关的宝物”成为“丝绸之路”沿线民族故事讲述的题材,成为他们生活认同的创作,讲述对象发挥着沟通民族生活关系的重要作用。
    (三)生活器具类宝物
    “丝绸之路”沿线民族宝物故事中的“宝物”源于生活需要,源于生活内容,很多宝物就是生活器具、生产工具,比如餐巾、镜子、盒子、扇子、宝剑、棒槌、桌子、水壶、锄头、马鞭子等,无不构成了被民众津津乐道的宝物故事。
    新疆维吾尔族《知识的珍贵》中提到协助商队找到水源的宝镜。
    商队按期起程,夏木西丁跟着踏上了旅途。他们风餐露宿,日夜兼行,几天之后便走进了大沙漠。不久,他们的饮水没有了,干渴开始折磨他们。周围是无边无际的沙漠,除了人和牲畜的白骨,什么也看不见。商队的首领几次派人出去找水,可出去的人一个都没有回来。这时,死亡的恐惧也威胁着夏木西丁,他突然想起神奇的宝镜,便掏出来勘察周围是否有水源。他发现前面不远处有一口井。(2)
    新疆锡伯族故事《放牛娃和仙女》中帮助放牛娃解决难题的宝物是一个大桃子、一把镀金的宝剑、一块缩短路程的绸缎方巾和用马莲草编织的小马,新疆哈萨克族故事《孤儿和仙女》里协助孤儿最终战胜国王的宝物是铜马,新疆塔吉克族故事《忠诚的小马》中帮助王子斩妖除魔的宝物是能避火拨雾的宝剑。这些宝物帮助主人渡过难关,化解矛盾,赢得胜利。新疆蒙古族《孝子老三》讲的是老三孝敬老人,得到父亲留下的宝物的故事。
    三天以后,老三按着父亲的遗嘱来到了坟前。他发现在那坟上放着三件东西:即一把牛角号,一个银色小口袋和一顶宽边帽子。老三拿起牛角号吹了一下,结果在他面前集结了千军万马,当他从号嘴吸了一口气时,那些人马回到号里不见了。他又拿起那个小口袋看时,里边没有任何东西。他就抓起一把泥土装进袋子里说:“给我变成金银。”再一看,那些泥土果真变成了满满一袋金银。他再把那帽子戴在头上时,他的身体就看不见了。于是他认为:这三件宝物是父亲在天之灵赠给他的。(3)
    故事讲述人将尊老敬老与获得宝物联系起来,赋予宝物以道德的力量。
    流传在甘肃的汉族故事《阴阳扇》讲读书人无意中得到阴阳宝扇,后来他和大家闺秀的小姐结好,妻子无意中用阴阳宝扇扇他,竟把丈夫扇死过去。得知宝物的秘密,妻子又用阴阳宝扇使丈夫复活,丈夫将宝物献给皇上,皇上封他官位。读书人通过宝扇获得荣华富贵,是对中国古代书生生活的描摹和理想的映射。
    (四)与宗教有关的宝物
    “丝绸之路”沿线民族宝物故事中的一些“宝物”与宗教信仰、宗教生活关联紧密,宗教类宝物及与宗教相关的宝物构成了宝物的一种类型,诸如念珠、龙旗、龙衣,以及各类宗教器物等。
    新疆汉族故事《瓜钥匙》中,识宝者是“西边来的云游和尚”,其识宝过程和交易形式与胡商相似。胡商出门一般不带重金,先交一部分定金,达成口头约定。当宝物被毁时,和尚说:“施主有所不知,凡事都有定数”“遗憾遗憾,罪过罪过”“世间万事讲求功德圆满,切莫半途而废呀!阿弥陀佛”(1)等。这些佛教哲言警语昭示着神圣与世俗的关系,它们是事物的两面,进而使宝物故事蕴含生活的本相和真知,同时将生活在新疆的汉族的生活多元性表现了出来。
    “丝绸之路”沿线民族宝物故事中的“宝物”还有来自道教神仙世界的,诸如“天帝流华宝爵”就非同一般。
    一日,有胡商诣东都所居,谓元瑰曰:“宅中有奇宝之气,愿得一见。”元瑰以家物示之,皆非也。乃出司命所赠饮器与商。起敬而后跪接之,捧而顿首曰:“此天帝流华宝爵耳。致于日中,则白气连天;承以玉盘,则红光照宜。”即与元瑰就日试之,白气如云,郁勃径上,与天相接。日(明抄本“日”作“曰”)夜更试之,此不谬也。此宝太上西北库中镇中华二十四宝也,顷年已旋降。今此第二十二宝,亦不久留于人间。即当飞去,得此宝者,受福七世,敬之哉。元瑰以玉盘承之,夜视红光满室。(2)
    与宗教有关的宝物基于“丝绸之路”沿线民族对于宗教神奇作用与力量的想象,基于满足民众宗教信仰生活的需要。在“丝绸之路”沿线民族中,佛教、伊斯兰教、道教等信仰均在宝物故事中有所体现,故事里的宝物一部分是宗教法器,有的还可以是宗教经文,甚至是咒语等。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