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东南亚、东亚的类似的例子 首先,关于八重山诸岛地震的原因,岩崎卓尔(1869-1937)留下了一段简短但却非常宝贵的记录。岩崎是仙台藩士之子,出生于仙台,他前往石垣岛,一方面从事气象观测,一方面也进行着生物和民俗、历史等多方面的研究。他在昭和11年(1936)发表的报告中有这样一段:
文中的“地狱”一词翻译自当地词汇“ニーラ”(NIIRA),岩崎标注为“地下深处”。在琉球传统世界观中泛指异界。而地震的时候边喊“经冢、经冢”边逃往桑树下避难这一习俗也非常有趣,这和避雷的咒文很相似。 再看一下台湾原住民邹族楠仔脚万社的神话——鳗鱼引发的洪水被螃蟹制止了。这是在昭和6年(1931)台北帝国大学语言学研究室做调查时,一位40岁的当地男性讲述的:
让我们将视线向更南方转移,看看菲律宾的吕宋岛上的伊哥洛特族的神话。很久以前,水的出口被一条叫Eyo的鳗鱼阻住,地面上洪水肆虐,直到一只螃蟹将鳗鱼剪断后,洪水才退了。 不仅螃蟹和鳗鱼,与日本一样,东南亚也有蟹和大蛇引起地震的神话传说。苏门答腊岛巴塔克族就有这样的神话,说在地底深处有着广阔的空间,那里住着大蛇Nipe和巨型银杏蟹Gogo。它们稍有动作或者发生口角的时候,就会地动山摇,火山喷发。 综上所述,也许能够做一个猜测,山形县最上郡小国盆地当地的传说中,将蟹和蛇、鳗鱼的斗争与地震、洪水相结合这一观念,能一直关联到东南亚。当然,如今下结论为时尚早,要想得到一个确切的结论,必须在东亚以及日本国内找到更多的实例才可以。 这一课题留待今后具体解决,我们先将焦点集中在当下的问题上。幸运的是,民俗学者中山太郎收集了一些有用的例子。比如博学的龙泽(曲亭)马琴在其随笔《燕石杂志》卷四中,对日本的昔话进行了先驱性的比较研究,其中也包含对《猿蟹合战》的研究,并且引用了中国唐代小说《广异记》中的下述故事。
日本也有几个与之类似的传说。《淡海温故录》卷一中记载,近江国甲贺郡土山村有个名为蟹坂的地方,以前有很多螃蟹在此杀了一条大蛇,因此而得名。《日本传说丛书》中记载,信浓国上水内郡信浓尻村大字野尻,离此处二里开外,有一个地震瀑布,瀑布主人是一对雌雄大螃蟹。野尻湖的主人是一条大蛇,大蛇生了十条小蛇之时,大螃蟹也生了十只小螃蟹。大螃蟹带着小螃蟹来到了野尻湖,把大蛇的十条小蛇全都喂了小螃蟹,吃的一条不剩。大蛇拼尽全力与大螃蟹鏖战,没成想节节败退。结果野尻湖的大蛇一条子嗣也没能留下,而地震瀑布的大螃蟹之子却是年年不停繁殖,奔向四面八方而去。还有同国下高井郡秋山有一则传说,讲的是螃蟹将蛇杀死,就剩下最后两条。 此外还有越中国西砺波郡北蟹谷村大字五郎丸的蟹掛堂的由来,美作国久米郡久米村大字久米川南的蟹八幡宫的由来等等,这类都和“蟹啮传说”有一定的关联。中山还提出一个非常有趣的观点,螃蟹常在退潮时出现这一现象可能是这类传说出现的背景。这也不失为值得考察的一个方向。 此外,6月14日举行的全国性的民俗活动——驱赶害虫的仪式中,需要大量燃烧松明,以此驱逐庄稼地里的害虫。在京都府龟冈町,此地的松明丢弃在一个叫“鳗冢”的地方,具体位置位于余部向东走一段距离的风口村附近的畠中,据说在很久以前丹波还是湖泊的时候,有一条大鳗鱼潜藏于此,这条鳗鱼常常会吃人,后来全村人齐心协力将其捉住,杀死之后埋入一个坟冢之中。 如此来看,文章开头介绍的鸣子的《蟹的报恩》故事,虽说并非是与地震、洪水相结合的拥有宇宙规模的传说,主线讲的是蟹和蛇的对立,但追本溯源,这类故事可能正是建立在此类灾害神话的基础之上的。不过,其中也融合进了其他神话、昔话的要素。比如说《古事记》中,在第十代崇神天皇时代,关于奈良县樱井市的大神神社有下面这样一则记录,故事中有一位容貌端正的少女名为活玉依毘壳,没有结过婚却怀孕了,父母十分担心,对其进行询问:
在未知访客衣服上扎上针线,一路追随线索得知对方身份这一形式,这类神话、传说、昔话,在日本本土、琉球、朝鲜半岛、中国都有着广泛的分布。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