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 >

以筮代卜标志商周理性思维凸显

http://www.newdu.com 2019-03-18 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 刘严 参加讨论

    卜筮是上古时期人类寻求取得神意并借以指导社会实践的重要依据。虽然卜筮常常连用,但二者有别,具体而言,卜是灼烧龟腹甲或牛肩胛骨得到兆,筮是用定量的蓍草进行演算得到数,据数成卦。殷商时龟卜地位重于筮占,西周时龟卜的核心地位却逐渐被后起的占筮所取代。筮的重要性之所以超过卜,乃是因为人类在长期的经验总结中发现了具有客观性的数,人类凭之为自然和社会立法。如此,人的理智得到扩充,神的作用随之收缩。因此,殷周之际,筮代替卜是早期中国理性觉醒的重要一步。
    卜筮重要性基于鬼神信仰
    上古社会以神为许多重大事务的主宰,卜筮作为探寻神意的工具,为时人所重。因此,龟卜和筮占在当时国家的政治生活和社会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尚书》中多处提到,在上古时期,神是人间所有事情的最终裁判者。《太甲》云:“先王顾諟天之明命,以承上下神祇……天监厥德,用集大命,抚绥万方。”这一材料说明神祇监视和辅助王者平定天下。《汤诰》云:“夏王灭德作威,以敷虐于尔万方百姓。……天道福善祸淫,降灾于夏,以彰厥罪。”这一材料则说明神祇会因夏王虐待百姓而对其进行惩罚。质言之,行善事便能得到神的眷顾,行恶事便会受到神的惩罚。
    因此,在国家政治生活中,能够探寻神意的卜筮发挥着重要作用。《尚书·盘庚》云:“卜稽曰:‘其如台’。”《洛诰》云:“我乃卜涧水东。”《诗经·文王有声》云:“考卜维王,宅是镐京。”可见君主在决定建城迁都等大事时都要先卜筮。《左传》记载二十三条筮例,《周礼》专篇记载卜筮官员的方法。在民间生活中,卜筮也被经常使用,《诗经·氓》中提到“尔卜尔筮”说明民间婚姻需要卜筮。
    神既然能够裁定人的祸福,那么沟通神人的专职人员便备受重视。《国语·楚语》记载:“民之精爽不携贰者,而又能齐肃衷正,其智能上下比义,其圣能光远宣朗……在男曰觋,在女曰巫。是使制神之处位次主……以为之祝。使名姓之后,能知四时之生……而心率旧典者为之宗。于是乎有天地神民类物之官,是谓五官,各司其序,不相乱也。”可见,神主宰人类的命运,需要负责沟通神人的专职人员,即巫觋。上古以神为现实世界的主宰,而卜筮是巫、觋沟通神人以探求神意的重要方式,因此巫觋在政治社会中起重要作用,亦受时人敬重。
    巫史分流促进历数形成
    随着长期与鬼神的沟通,人们逐渐总结出敬神的仪轨。原本从事神职的巫,逐渐分流出侧重总结人类经验的史官,这在当时是重要的突破。
    在有关颛顼绝地天通的记载中,巫觋职权被分为两类,一类是“敬恭明神者,以为之祝”;另一类则是“心率旧典者为之宗”。前者强调要奉侍鬼神,如依照特定形式愉神、问卜、祈福等;后者强调要根据典籍学习整理神示,并根据历史经验解读,逐渐发展成为史官。可见,人类除对未知事物有敬仰和恐惧之外,记录卜筮经验的理性活动亦在发展。
    专职归纳历史经验的史官,虽处在鬼神主宰一切的背景下,但逐渐发现与人关系紧密的物候和天象有规律可循。《尚书·尧典》提到尧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帛书《易传·要》载,孔子以数区分巫史,即数乃史官的专长,数亦是推演天道的根据。《尚书·舜典》记载尧以“纳于百揆”“纳于大麓”考察舜对天文地理的认知。《胤征》谈到羲和“俶扰天纪,遐弃厥司。……昏迷于天象,以干先王之诛”。即羲和作为职掌预测天象的官员,因预测失败而丧命。可见时人对天象的重视,也说明专职人员已经认识和掌握了一定的天象运行规律。
    古人便是在对天象物候认识、总结、归纳的基础上指导农事,也以历法与天象的统一,论证帝王存在及执政的合理性。这一切的基础在于史官把天文、物候等经验系统化、抽象化,并用数字贯穿起来,形成历法;把相应的物候、农时、吉凶等归纳进去,如《月令》一般,使天时、物候、人事相关联。
    史官的出现体现了人类对经验的重视,也体现了人类主体意识的觉醒。史官通过对经验的继承和归纳,让时人由早期对天命单纯的敬畏和崇拜,发展至崇拜与认识合一,能用数记录和推演“天道”运行。即史官通过经验总结出知识,用以指导社会实践。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