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 >

以筮代卜标志商周理性思维凸显(2)

http://www.newdu.com 2019-03-18 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 刘严 参加讨论

    数的运用促成筮胜卜
    人类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逐渐掌握数字及其运算,并且由数字描摹和推演天象和物候变化,即由数能知天。更重要的是,史官们用数统摄归纳出自然和社会规则,即历法与制度。在殷周之际用于筮占的《周易》产生,逐渐取代了卜的地位。
    《周礼·大宗伯》载“占人掌占龟”和“筮人掌三易”。筮占之人分别掌握解释兆和卦的典籍,解读卜兆和筮卦,以便“观国家之吉凶,以诏救政”。可见,卜筮共同具备占问神意的功能。但卜筮是有差异的,《左传》僖公十五年记载“龟,象也;筮,数也”,即筮之象(卦)由数推演而得,卜之象的由来并不用数,卜筮的核心差异在于是否用数。
    在泛神论占主导的时代,能直接探测神意(天意)的龟卜,自然比只能描述神迹(天道)的筮占更具说服力。是以《尚书·洪范》的稽疑中卜筮连称,卜在筮前,先叙述卜后叙述筮。即便在神本论思想逐渐淡化,人文思潮逐渐兴起的春秋时期,仍有“筮短龟长,不如从长”(《左传》僖公四年)的说法。
    巫史分流之后,史官负责归纳社会和自然经验,强调后天经验的总结。人类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渐认识四时、八节、十二月、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并用数记录之。因此人类由数可以认识过去和未来“天”的运行。“天道”的神圣是必然的,但人类长期积累经验,并用数标注和推演天的运行规则,也是客观有效的。如此标注天度及天运行的数,亦随天有了客观有效性,“命数”“运数”等观念即在此背景下产生。
    筮的核心是用数推演,即人类用数描述天道,也用数筮占。探索神意的筮占,在以数为推演核心后,亦包含对自然和社会的推演,即在具有客观性的数广泛运用之后,筮占变成结合先验和经验两部分内容的产物,而经验所占比重在不断增大。在数的运用逐渐深入的情况下,筮占最终取代了龟卜的地位。《周易》的产生与广泛应用,便是筮胜卜的明证。
    数的应用促使理性觉醒
    人类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逐渐认识和掌握了数与算术。数与算术是客观的,人类在认识和应用数的过程中,客观性的思考开始萌芽,即理性逐渐产生。
    古人在总结经验过程中,注重与生产生活关系紧密的天。古人把天分成三百六十五度有余,孔颖达疏《洪范》:“天以积气无形,二十八宿分之为限。每宿各有度数,合成三百六十有五度有余,日月右行,循此宿度。”物候相关的日期、节气、四季都与数相关。用数描绘天,此数乃天之“运数”。人们便根据运数,为天“制度”。
    对应着人为天“制度”(历法),发展至为地“制度”(物候),为人“制度”(礼)。人用数丈量土地,划分管理区域;随之对不同规格城市的城墙高度、宽度,人口数量、赋税比例,都用数字规范起来。《洪范》中的五行、五事、八政、五纪、三德等,以数统摄事理,乃数的地位表征。最终,数与天文历法,音律关系,礼器规制,丈量的度、量、衡都关联起来,使人们的社会生活有规可导、有矩可循。人们通过数为人类社会制定客观规则,是理性的表征。随着对数字的认识深度和应用广度的提高,人们对客观性的认识和追求,对社会规则的思考都在不断完善,这是人类理性的觉醒。
    综上可知,卜筮乃鬼神信仰下,寻求神意的产物。但卜筮有别,卜纯凭天意(灼烧得到的兆)判断祸福,筮由演数而趋吉避凶。巫史分流之后,史官不断总结经验,探寻规律,寻求客观化规则,并用数表征之。最终,产生于殷周之际的《周易》(凭数而筮)取代了龟卜,占据了占问的核心地位,标志着古人理性的觉醒。
    (本文系中国人民大学2018年度拔尖创新人才培育资助计划成果)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