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 >

元代家族发展略论——以族谱、族田与祠堂为中心(3)

http://www.newdu.com 2019-03-28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 刘晓 参加讨论

    族田作为家族公田,所有权归家族成员共同享有,子孙世守,不能随意买卖,也不能转化为个别家族成员的私有财产。因情势变迁需改变族田性质与用途,一般需经全体族人一致同意。像婺州东阳胡氏族田,由胡助之兄主持时“尚无恙”,“会因县道理亩造册,别立‘赡族庄’一户,由是岁当差役之费,而租入不能以赡矣”。到元末胡助权领义庄时,“质租应役无虚日,而庄且坏不支,无为善后计”,族田经营至此已陷入举步维艰、难以为继的境地。胡助“乃集长幼而谋之”,族人一致认为:“岁有役,以有户也,无户斯无役矣。穷则变,变则通,无泥古,无执一。莫若计口分田以与之,均惠族人,而去其籍可也。斯不亦变通之道乎?”(62)结果,胡氏族田就此以“计口分田”的方式又转为各家私产。
    有的家族,经一段时间后,因自身经济实力的增长,族田规模在原有基础上又有所扩大。像四明黄氏,本来有族田五百亩,后又“更益一百亩”。(63)处州龙泉汤氏,自汤镛始“置义田以赡同族,其为田二百亩”,(64)到其子汤京时,“复虑义田之入可给於一时,他日宗胤蕃滋当有不可继者,乃与兄滨各捐常稔之田一百亩人之义庄,湫隘别建数百楹,中为堂曰‘睦顺’,东西为二斋曰“立本”、曰“义原”,合群族俊彦,聘硕师诱迪之,旁列廪庾以贮田粟,俟时而分给”。(65)汤京兄弟新捐田200亩,主要用于办学,实际上是在原有义田基础上又兴建了学田。
    作为近代家族的象征与中心,(66)祠堂在家族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家族成员祭祀祖先的场所,也是家族成员聚会、训诫子弟、执行家法族规的地方。但同族谱、族田相比,祠堂的出现应该说比较晚,直到元代,不少人还认为:“近世士大夫家或未暇以及此”,“公卿家知以是为先者盖寡矣”,“知先君之庙者无数家焉”,“近世士大夫家能行之者犹以为难,况闾阎市井之间乎?”(67)就当时情况而言,全国许多地方尤其是北方地区还主要是在家族祖先的茔墓所在地,而不是在祠堂举行祭祀活动,(68)像当时有人提到“燕俗尚墓祭”,(69)同州白水潘氏约定:“凡我同姓茔是邑者,岁时上冢,无间疏戚,老幼毕集,周及诸宗。”(70)但元代作为家族祠堂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对明、清两朝的影响还是很大的。
    祠堂的渊源可追溯到上古时期,“古者士大夫之家皆有庙,庶人无庙则祭于寝。三代而下,庙制废已久,则凡可以致力于其亲者,宜无不得为”。(71)中国近代家族祠堂则发轫于南宋朱熹的总体设计,“君子将营宫室,先立祠堂于正寝之东,为四龛以奉先世神主”。(72)不过,朱熹着眼的是供奉高、曾、祖、考神主的家祠,并不是后世普遍意义上所说的家族祠堂——宗祠,而且,即使是这样的祠堂,在当时也很不普遍,故清代学者赵翼认为:“近世祠堂之称,盖起于有元代之世”。(73)不过,朱熹设计的家祠对后世宗祠的影响甚大,宗祠的形成实际上是由家祠逐渐发展演变而来的,元代作为从家祠向宗祠的过渡阶段,祠堂的设计模式很多地方参考了朱熹《家礼》。
    从现有材料来看,同族谱一样,元代无论是家祠还是宗祠多集中在江南地区,北方地区在程朱理学北传之后,虽也有人“置私庙,奉祠四世”,“所居祠堂,亦遵朱文公家礼,设主四时致祭”,(74)但主要是家祠,且并不普遍,当时北方实际情况是,“而今往往俱无祠堂,或画影及写立位牌亦是”。(75)南方许多家族是先有祭田然后才有祠堂。像庐陵秀川罗氏,在北宋嘉祐已有祭田之设,“遗意追远,则有拜墓,有合祭;合族则有族谱,有聚拜。迄今三百余年,祀田世守如初……惟祠堂未立,合祭、聚拜无定所,议者咸病焉”。(76)婺州义乌朱氏,“先是,府君(朱良祐——引者)置祭田三十余亩,合为一区,嗣人递司穑事以陈时荐,然有恒祭而无恒所。先生(朱震恒)乃即适意亭遗址建祠堂若干楹以奉先世神主,岁时行事,复考朱子家礼而损益其仪文”。(77)莆田林氏,“宋初时已置祭田,自后累增至二千亩有奇”,而林氏祠堂也是入元以后才建立。(78)
    作为祭祀祖先的地方,祠堂的首要问题是祖先神主的供奉。元代祠堂神主的供奉比较混乱,尚未形成统一的制度,大致说来,似可分两类情况。一类比较简单,为朱熹设计的奉祀高、曾、祖、考四世神主。像安敬仲,“至大三年,考家礼为祠堂以奉四世”,(79)这种祠堂实际上多为家祠。另一类情况比较复杂,除奉祀四世神主以外,还要奉祀始祖等其他神主,前者即所谓的“五世则迁”,后者即所谓的“百世不迁”。此类祠堂的样式在元代很多,下面举几个典型的实例。
    莆田林氏祠堂,“列为神版者五,高四尺,博一尺有八寸。下设跌座,用粉涂而元书之。其版中起于大理祖父逮睦庵三子(鼻头、追远、白沙三房)而止。左右则追远,西则白沙,东则鼻头。凡三房之后其物故者,辄升名其间。当日南至,群族相帅合祭”。这个祠堂实际上相当于林氏宗祠,奉祀的是据今“十五世”的三房始祖与其共同的鼻祖。其下每家又各自设有家祠,“其小宗有事于四世,别各行之于家”。(80)
    徽州大畈汪氏祠堂,为汪同所建,分“知本堂”与“永思堂”二所。其中,知本堂“奉始得姓之祖神主中居,及初渡江者及始来居大畈者,而昭穆序列左右者十有世……以族人之属尊而年长者主祀事焉”,永思堂则“祀高祖而下四世,其田与祭,则继高祖者主之焉”。“盖知本者以明大宗之事,而永思则小宗之遗意也”。(81)实际上,知本堂即为汪氏宗祠,永思堂则相当于汪同个人的家祠。
    莆田林氏与徽州大畈汪氏祠堂的共同之处在于,除供奉家族共同祖先的宗祠之外,族内各家往往还有自己的家祠。
    此外,像金华张氏祠堂,“中奉府君,原其初迁也。旁以三子侑食,三族之所宗也”。(82)祠堂神主的供奉与莆田林氏颇为相似。庐陵秀川罗氏,入元后始设祠堂,“按《家礼》,祠堂在正寝之东。贞之居厅事之东,有堂曰‘逊绵’,凡十有八楹,其深二丈有奇,其袤称之。堂之前有轩,轩之外有亭,高明深靓,宜祠。乃请掌记务本翁以为祠堂。祠大时府君而下八世至十二世,各图分派之祖,止其有行谊、有文学、有爵位者,特祠焉。于是禹圭与翁之子绳祖第一图,孙瑛第十图”。(83)罗氏祠堂,虽然也参考了朱熹的祠堂设计,将祠堂建于厅事之东,但所供奉的神主已不止四世,而是从著籍秀川的始祖太时府君以下,其中八世至十二世又“各图分派之祖”,从这点来看,也与前者有类似之处。四明戴氏,“营祠堂正寝之东,推从侄庄为宗子,中设四龛以奉宗子之四世,而以政为继祖之宗,己(戴茂)为继祢之宗,各奉其主而位以昭穆,其旁附者亦随其宗以分别焉”。(84)祠堂供奉的神主,为宗子戴庄的高、曾、祖、考,但又以戴庄之叔戴政、戴茂分别为其祖、考下分派之宗。再如安成刘氏,“合祠吉州安福府君为不祧之祖”,(85)刘氏祠堂设计大概也是以始祖为神主,故称为“不祧之祖”。从以上情况我们可以看出,元人家族祠堂的设计虽受朱熹的影响很大,但很多地方又有所变通,以适应当时“敬宗收族”情况的实际需要。
    中国传统社会的家族祭祀有诸多名目,概括起来,主要有寝祭、墓祭、祠祭三种,其中最重要的为祠祭。(86)从现有材料来看,祠祭多由族长、宗子或辈分高的长者主持,像福州长乐县罗田林氏,“既为祠以合祭其先,族之长曰崇孙实主祠事”,金华张氏,由“一宗之长”张荣主之。徽州大畈汪氏,“以族人之属,尊而年长者主祀事焉”。(87)祠祭时间,视各族具体情况而定,有的一年四季较频繁,或四季、或春秋,有的则只一年一祭。像四明戴氏,“四时祭飨”。昭武叶氏,“祭以四仲月正”。金华张氏,以“世远属疏,祭不敢用四仲,唯据朱徽公所定祀先祖之仪,以立春生物之始,陈器具馔而行三献礼”。罗田林氏,“春秋卜日,谨奉主列序堂上,执事者深衣幅巾,行三献礼”。安成刘氏,“节春秋,展敬祠下”。平阳林氏,“岁时必祭”。四明倪氏,“岁祭以冬至之日”。(88)等等。
    因墓祭盛行,将祠堂建于祖先墓旁的情况在当时也较常见。像台州陈氏,“即茔域建祠宇,募人使守焉,复买田奉祭且以赡之,此报本追远孝敬之至也”。(89)常熟赵氏,“辟地筑庵于兆域之东,屋以间计者若干,中建祠堂为岁时馈建之所,买田若干亩以供粲盛,俾浮屠氏主之”。(90)常熟赵氏的墓祭还涉及佛教僧人,实际上当时不少家庭或家族已将祠堂建于佛道寺院观宇,像豫章丰城揭氏,“出钱建寿圣报恩佛寺,岁时合族人共祀其先祖寺中”。吉安庐陵周氏,“割田俾龙云山僧以奉祖考”。庐陵曾氏“祠堂建于郡玄妙观”。(91)虽有人不赞成这种作法,以为“曾不思吾祖考之灵,非类不享,而况托于虚空怪诞之说也哉?”(92)但也有人明言:“虽家有庙,岁时有祭,吾心常若歉焉。吾将假昙瞿之事以寓吾无穷之孝。”(93)实际上此种风气在当时很盛行。
    以上以族谱、族田、祠堂为切入点,对元代家族的发展情况做了较粗略的梳理。元朝虽为蒙古族建立的全国性统一王朝,对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曾产生过深远影响。不过,元朝统治对中国南方基层社会的影响似乎并不大。中国北方地区因长期受战乱等因素影响,聚族而居的家族组织发展缓慢,且受到一定限制,而江南地区自北宋以来家族组织的发展进程,则因基本未受外力冲击,保持了原有的发展势头。从族谱、族田与祠堂的大量记载,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元代南北地区的这种差异。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