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历年、史地、文例、制度等的二重互证 李学勤一直倡导王国维提出的“二重证据法”,并予以发展,这一方法在他对青铜器铭文与《尚书》《逸周书》等传统文献的互证研究中有较好的运用。 李学勤的《〈大诰〉尹氏及有关问题》与《〈仲虺之志〉与薛国史氏》等文章结合“书”类文献考证尹氏、薛国史氏等。前者将《尚书·大诰》与《逸周书》的《武寤》《和寤》等所见“尹氏”与青铜器铭文中的诸尹氏互证,以证《大诰》“尹氏”为族氏;后者论证《左传》所引《仲虺之志》应即《尚书·仲虺之诰》,并解决了青铜器中薛国史氏的问题。 祭公谋父为西周重臣,不仅见于《逸周书·祭公解》,更见于青铜器铭文,新出简帛如郭店简与上博简《缁衣》篇亦有引用,而清华简中更有《祭公之顾命》完整篇章。李学勤对此也进行了详细研究,先后撰有《祭公谋父及其德论》《释郭店简祭公之顾命》《师询簋与〈祭公〉》《清华简〈祭公〉与师询簋铭》等文章。而他早年对郭店简祭公称谓用字、祭国地望等的考证则为后出上博简、清华简等文献祭公称谓相关文字释读奠定基础,同时也印证了《逸周书·祭公解》源出西周的说法。 此外,李学勤还有《从柞伯鼎铭谈〈世俘〉文例》《叔多父盘与〈洪范〉》等文章,以柞伯鼎铭所见“命、至、馘俘”顺序与《逸周书·世俘》文例及献俘礼相印证,叔多父盘所见“辟王、卿士、师尹”顺序与《尚书·洪范》相印证,是从青铜器铭文考证传世文献文例、制度的典范。 考释“书”类文献的语言 李学勤早年以《尚书》语言与甲骨卜辞互证,撰有《〈尧典〉与甲骨卜辞的叹词“俞”》《甲骨卜辞与〈尚书·盘庚〉》等文章。《〈尧典〉与甲骨卜辞的叹词“俞”》将甲骨文中叹词“俞”与《尚书》中的叹词“俞”相比较,以论证《尚书·尧典》来源之古老。《甲骨卜辞与〈尚书·盘庚〉》通过甲骨卜辞与《尚书·盘庚》语例之比较,论《盘庚》为“商书”,非后世之拟作,进一步印证了顾颉刚等人对《盘庚》篇早出的判断。 之后,李学勤又将清华简“书”类文献语言与其他文献互证,典型代表为讨论清华简《厚父》“都鲁”一词。《厚父》中有“都鲁天子”一句,他在《清华简〈厚父〉与〈孟子〉引〈书〉》一文中论证了清华简《厚父》与另一篇未公布文献均见“都鲁”一语,当为感叹词,同为《尚书·尧典》之“都”。此后虽有学者试图重新断读为“都!鲁天子”,但“鲁天子”与学者所举《史记·周本纪》“周公受禾东土,鲁天子之命”不是同一个句式。“鲁天子之命”为判断句,且所论为周公,尚难发现《厚父》中“都鲁天子”一句与鲁受天子之命有何关联。而在清华简尚待公布的另一篇中,“者鲁”连称且“鲁”字明显与下文不能连读,故以“都鲁”为感叹词为善。而“都鲁”连用为“都”之同义叹词之判断,实是基于他早年对《尧典》语言的关注以及对上古音的认识。 此外,他还指出,清华简中,《尹诰》《尹至》篇许多用词和语法同今文《尚书》中的《夏书》和《商书》相同。而《〈程寤〉、〈保训〉“日不足”等语的读释》等文章对清华简《程寤》《保训》语言如“日不足”“何某非某”句式等的讨论,也对探讨“书”类文献的时代提供了支持。 阐发“《尚书》学”的思想史、学术史价值 李学勤在研究“书”类文献时也重视对其思想史、学术史价值的梳理与阐发。他早年所撰《竹简〈家语〉与汉魏孔氏家学》《论魏晋时期古文〈尚书〉的传流》《论孔子壁中书的文字类型》《〈尚书孔传〉的出现时间》等文章钩玄发微,奠定了孔氏家学与孔氏学术史研究的基础,对后来一系列学术成果的问世有引导之功。 李学勤还曾撰有《朱子的〈尚书〉学》一文,发明朱子《尚书》学意旨,简明概括了朱子《尚书》学的特色及治学门径,所论朱子《尚书》学与思孟学派在学术史上的关系及其相近相通之处尤其值得玩味。 此外,清华简《保训》甫一面世,李学勤就敏锐地指出“中”为中道思想,认为就《保训》内容观之,“似乎尧舜以来确有‘中’的传授”,视下文“微志弗忘,传贻子孙,至于成汤”,“中”仍是指思想观念而言,进而指出“《保训》的思想与儒学有共通之处,很值得探索研究”(李学勤:《周文王遗言》,《光明日报》2009年4月13日;《论清华简〈保训〉的几个问题》,《文物》2009年第6期),并托人转告梁涛,鼓励他撰写文章探讨《保训》之“中”与道统论的问题。梁涛随后撰成《清华简〈保训〉的“中”为中道说》一文,系统辨析了“中”与道统源流诸问题,得出的结论与李学勤的初判相合,即“中”是一种思想观念,而不是某种实物。文章认为:“中国古代确实有重视中道的思想传统,体现了尧舜禹汤等古代先王独特的伦理、政治实践智慧,及其对宇宙人生的理性思考。但这一思想传统显然与朱熹等人的道统说是有一定距离的,是无法简单将二者等同起来的。”其后,李学勤又撰写了《重说〈保训〉》一文,对这一问题作了进一步研究。 李学勤的《尚书》学研究,最大特点是深入开展了传世文献如《尚书》《逸周书》等与出土文献如甲骨文、金文、简帛文献等的二重互证,多于隐微处发人所未见;同时又有宏观的学术关切,注意大的历史时空下学术史与思想史的传承脉络及其特征,因而具有鲜明的研究特色。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