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专门史 >

【文萃】高元杰:环境史视野下清代河工用秸影响研究(2)

http://www.newdu.com 2019-04-26 《史学月刊》2019年第2期 高元杰 参加讨论

    三 秫秸征派对民众生活和社会变迁的影响
    河工物料的征派不但对农业生产和农林生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对民众日常生活和社会变迁也有着巨大的影响。
    1.燃料危机影响了民众的日常生活
    燃料匮乏引起的民众无底线地打柴拾荒,耗费了民众大量的精力和财力。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购买柴薪始终是民众日常开支的重要部分,打柴拾荒始终是民众日常生活的重要事项。
    2.沉重的夫役负担激化了社会矛盾
    黄河的泛滥冲决会给民众带来灭顶之灾。为了防止灾难的发生,沿河百姓不得不承受沉重的物料负担。一旦河患发生,物料需求更加繁剧,河工州县百姓就要遭受洪水、物料两重灾祸。派料之弊大致可以总结为以下四点。
    (1)民众采买物料时的赔垫之弊
    最初地方官承办秫秸,“不论远近,概行派拨,亦不发给现价”,后来设立河帑,“皆先给价,而后交料”。当本地秫秸不足,只能到邻近州县购买的时候,常有囤积居奇的事情发生,这种负担高于常规赋税钱粮,而且是在黄运洪灾之后民生疲敝之时,其影响之恶劣可想而知。
    (2)民众长途运输之苦
    对于秫秸这种体大笨重之物,长距离运输首选水路。但大多数派料州县水路不通,只能顾觅大车、驱驴赶牛前往,不但大量消耗民众钱财,而且占用秋收、春耕农作时间,损耗农业牲畜,对农业生产活动造成巨大危害。
    (3)官吏收料时的刁难之弊
    官府对于纳户的刁难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吏胥之滋扰、河官之重秤、纳户之守候。总有一些不法吏胥肆意索取贿赂,不贿赂就不收料,让纳户守候无期。
    (4)包纳、包料之弊
    因为外出采买、长途运输乃至交卸守候都要耗费民众大量的时间,很多人不得不采用包纳的方式。纳户在与官府打交道的过程中承受着诸多苦累与无奈,这就逼迫他们转向雇佣包纳以求省心省力,官府和包纳也乐于以此方式获得更多利润,甚至官商勾结,压榨纳户钱粮。总之,在秸料征收的各个环节都存在弊端,所以,征派秸料常常会激发社会矛盾,甚至引起变乱。
    四 结 语
    环境史研究立足于人类与自然相互作用的界面,不仅考察人类作用下自然环境的变迁,而且考察自然环境影响和参与下的人类生存状态及其发展变化。黄、运二河工是明清政府的核心事务之一,物料是黄、运河工的核心内容,能够充分体现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互动影响。
    河工物料的演变清晰地反映了黄运地区自然植被的变化。清初河工繁剧,除柳株生不足用外,民间和山中杂木也被大量砍伐,迫使清廷改用秫秸。高粱的广泛种植得益于黄、运二河改造下的区域水环境,而河工使用秫秸反过来又一步推动和巩固了高粱的种植。秫秸的大量征用对民众生活和农业生产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些影响可以归纳为相互联系的社会生活和自然环境(包括农业生态)两个方面。在社会生活方面,物料征派迫使民众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买料运料,秫秸匮乏迫使他们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收集或购买柴薪,增加了他们的生活成本;秸秆、肥料还田的减少以及水土流失导致的土壤肥力下降,则使他们更加贫困,缺乏抗灾能力。在自然环境方面,物料征派和燃料的匮乏加剧了民众对山林荒野植被的破坏,造成水土流失和山洪暴发愈加严重,不断威胁着黄、运二河的安全,形成新的河工。如此恶性循环,使明清时期黄运地区农村不断贫困,最终成为孕育社会暴动的一个重要原因。
    (作者单位:聊城大学运河学研究院。《史学月刊》2019年第2期。中国社会科学网 崔蕊满/摘)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