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族学 > 新疆研究 >

何一民 李琳:近代新疆城市体系构建与城市分布特点的历史审视(8)

http://www.newdu.com 2019-04-29 《民族学刊》(成都)2018年 何一民 李琳 参加讨论

    三、结语
    城市发展具有多样化和发展不平衡等特征,新疆城市的发展是一个重要的样本。新疆位于亚洲的中心地带,居于东西文化交汇、交流的重要区域,被称为世界人种博物馆,在多元文化的交汇、交流下,城市文明兴起较早,但也正是处于这样一个多元文化交汇的地区,文化冲突也十分频繁,导致城市文明发展多次出现中断。晚清民国时期是当代新疆城市体系和分布形成的重要时期,晚清以前,新疆城市的数量少,非常分散,相互之间缺乏有机的联系。晚清民国时期,随着新疆建省,中央政府对新疆治理的不断加强,推动了近代新疆城市体系的形成。新疆城市体系的构建虽然受到中国内地政治文化和城市文化的影响,但决不是对内地城市体系的简单重复,而是具有新疆的区域特点。新疆城市体系和空间分布一方面与新疆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关系,并有着很强的历史继承性,同时也受到自然地理环境的重要影响和制约,三山夹两盆的地形地貌和绿洲分布对于城市体系的构建与城市空间分布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充分反映了中国和世界城市发展的多样性和发展不平衡性。深刻认识新疆城市的历史发展变迁,城市体系和空间分布的特点,对于新疆城市在新时代“一带一路”建设的条件下,走出一条适合区情的发展道路,不仅具有学术意义,而且也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注释:
    ①1951年5月16日,周总理批准了《政务院关于处理带有歧视或侮辱少数民族性质的称谓;地名;碑碣;匾联的指示》。1954年2月,新疆省政府决定:乾隆御赐的迪化改为乌鲁木齐;乾德县改为米泉县;景化县改为呼图壁县;孚远县改为吉木萨尔县;绥来县改为玛纳斯县;承化县改为阿勒泰县;镇西县改为巴里坤县;巩哈县改为尼勒克县。本文所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的新疆地区城市体系及其特点,故多依史料所载,读者可据上文对照理解。
    ②关于近代城市分布格局,较有代表性的有阚耀平《近代新疆城镇形态与布局模式》,《干旱区地理》,2003年第4期;刘玉皑《边疆与枢纽:近代新疆城市发展研究》(1884-1949),西北大学,2013年博士论文。
    参考文献:
    [1]何一民.绿洲与绿洲城市:从农牧时代到工业时代新疆城市发展的特点[J].民族学刊,2017(4).
    [2]袁森坡.康雍乾经营与开发北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365.
    [3]何一民.清代藏新蒙边疆城市发展滞后原因探析[J].民族学刊,2012(1).
    [4]黄达远.清代新疆政区变革与城市发展[J].西域研究,2009(3).
    [5][日]东亚同文会.新修中国通志·新疆卷[M].东亚同文会发行,1944.
    [6]石祥.喀什噶尔交通简史[C]//喀什市政协文史委.喀什市文史资料(第6辑)(内部发行),1991.
    [7]王国清,姜德华.新疆的绿洲农业[J].地域研究与开发,1991(3):27.
    [8]王时样.喀什噶尔历史文化[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9:554.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