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当前民族地区精准扶贫脱贫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经过多年、多方扶贫,民族地区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民族群众生产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改善,但因为扶贫脱贫的因素复杂性、工作艰巨性,当前还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政策“一刀切”,没有充分考虑民族特点和地区特性。与其他贫困地区、贫困人群相比,民族地区扶贫脱贫难度更大、情况更特殊、成本更高昂,具有突出的民族特点和地区特性,应采取超常规、更精准的措施。但一些民族地区现行扶贫政策针对性不强,多为“放之四海皆准”的普适性政策,制定共性措施多,关注特性问题少,没有充分考虑本地区、本民族实际情况和群众需求,在扶贫政策制定和实施中往往忽视民族地区、民族群众的特殊性,没有因地因族制宜,存在“一刀切”现象,导致一些好的政策难以落地或者效果不优。 第二,主体“站错位”,没有正确对待外力帮扶和自我发展。一些民族地区的干部、群众没有摆正扶贫主体和脱贫主体的位置,没有将借助外力与激发内力有机结合,既有群众参与不够、主体作用发挥不足问题,也有政府大包大揽、代群众做主问题。一方面,民族地区贫困群众的主体意识和发展能力较弱,主动参与积极性不高。部分贫困户受“救济式”扶贫思维影响,有“等、靠、要”思想,脱贫内生动力差;一些贫困户文化低、无技术、缺资金,没有能力和好的门路,脱贫信心和干劲不足。另一方面,民族地区地方政府没有尊重群众主体地位,发挥贫困群众主观能动性和聪明才智不够。部分干部简单给钱给物,在帮助贫困户转变思想、发展产业等方面出力不够;一些干部没有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在脱贫路径、帮扶措施等方面,存在包办代替、强迫命令现象,致使贫困群众对扶贫措施不认可、对基层干部不信任。 第三,措施“短平快”,没有有效统筹短期脱贫和长远致富。一些民族地区扶贫脱贫没有坚持长短结合,热衷采取立竿见影的扶贫举措,在提高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方面着力不多,对产业、教育、科技、人才等方面的长效措施缺乏研究,存在短期能脱贫、中期稳不住、长期难致富问题。一些民族地区急于求成、急功近利,干部政绩观出现偏差,过度追求脱贫进度而忽视扶贫质量,扶贫脱贫目标好高骛远,极少数地方甚至以非正常化手段搞“假脱贫”“数字脱贫”,造成脱贫时间整体提前,不但使扶贫成绩退步,还加剧了返贫风险。 第四,机制“中梗阻”,没有真正实现力量集聚和资源整合。一些民族地区扶贫机制不健全,上下联动、左右协同不够,没有发挥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一些民族地区集聚扶贫合力不够,部分行业、单位、组织缺乏大局观念,统筹协调机制不完善,信息共享渠道不畅通,扶贫力量分散、各自为政,一些工作既有交叉重复又有空白盲区,影响了扶贫脱贫整体质效。一些民族地区扶贫资源整合效力不高,项目投向不准、资金投入分散,多个部门管理但缺乏有机协调、跟踪问效,多个单位搞项目建设又都规模小、资金少,出现多方争利、多龙治水和撒“胡椒面”、跑冒滴漏等现象,导致部分贫困村没有足够资金投入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项目开发,甚至出现一些“半拉子”工程,发挥不出项目整体效益,降低了资金使用效率。 第五,模式“大一统”,没有注重实行差异竞争和特色发展。一些民族地区对自身特色和优势不清,缺乏差异化竞争理念,在产业发展、乡村建设等方面存在同质化问题,给贫困村持续发展和贫困户稳定脱贫带来了消极影响。产业发展“千篇一律”,由于民族地区的资源禀赋、宗教文化等较为相同,可供选择的扶贫产业、开发项目十分有限,再加上部分扶贫干部不尊重市场规律盲目“拍板”以及不同区域政府之间因利益竞争而各自为政,导致民族地区产业发展模式雷同、结构类似,要么一哄而上发展种养殖业,要么一窝蜂搞乡村旅游,一些地方已经出现产品过剩引起价格剧跌、模式相同导致恶性竞争的情况,存在较大市场风险。乡村建设“千村一样”,融入民族特色和传统文化不够,部分地方对少数民族特色村镇(寨)建设重视不够、推进不力,一些民族地区在易地搬迁和乡村建设中过度考虑整体协调性、忽视个性差异化,存在千村一面、千户一面和求洋求阔、过度改造甚至破坏民族文化资源等问题。 第六,效益“向钱看”,没有协调推进经济建设和全面发展。一些民族地区对全面小康内涵理解不准,没有站在本地全面发展和群众共同致富的高度看待扶贫脱贫,片面认为扶贫就是扶持贫困村发展经济、帮助贫困户提高收入,简单以经济效益衡量扶贫成效,考核评价单一关注经济指标,没有把文明和谐、民主法治、生态环保、文化传承等一同纳入扶贫脱贫考评体系,没有实现扶贫脱贫经济、政治、社会、生态等综合效益最大化。一些民族地区干部扶贫观念狭隘、方式粗放,只重视物质扶贫、经济脱贫,没有将扶贫与扶志、扶智、扶爱有机结合,对贫困户只关注物质需要不关心精神需求,只聚焦收入增加不进行思想引导,没有给予贫困群众应有的尊严和体面,让一些贫困群众生活在“低人一等”和“被施舍”的自卑和阴影中,减弱了脱贫动力和信心。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