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族学 > 社会文化 >

陈铭彬:壮族民歌艺术的审美困境与现代性转场的路径选择(4)

http://www.newdu.com 2019-05-22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 陈铭彬 参加讨论

    三、壮族民歌艺术审美现代性转场的路径选择
    目前对壮族民歌艺术的研究当中,除了有音乐艺术层面的研究,还有大部分的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文学等学科范式参与的研究,而且这些研究的文章数量呈快速上升趋势。很显然,这些美学场外理论的研究不断丰富了壮族民歌艺术的研究,揭示了壮族民歌艺术的种种社会价值和艺术形态,但这些研究有一个共同的缺陷,就是还没能深入到有效地言说文艺文本和审美行为,合理地昭示审美与文艺的本质与普遍真理当中去。所以,壮族民歌艺术研究必须将这些场外理论研究转场到美学话语体系研究,才不失壮族民歌艺术审美本质研究的完整性和专业性。关于场外理论的转场,张政文在其《理论转场与转场的本土化、当下化》一文中有详细而独到的论述,他认为:“场外理论转场为美学理论,是构建当代中国美学话语体系的基本路径,具有理论构建的合理性。”[15]张政文之所以强调审美现代性转场问题,是因为他看到,虽然在我国社会审美研究当中取得了许多合理性的解释,但却没有进入到审美现代性话语当中。他肯定了“各种场外理论为美学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理论观念和方法手段”,但前提是“场外的理论必须能够面向审美活动,能够走进文艺时间,能够有效地言说文艺文本和审美行为,能够合理地昭示审美与文艺的本质与普遍真理”。[16]壮族民歌艺术的产生与发展,是壮族人民生活的自然、历史、社会和思想共同构建起来的,其既是历史文化的产物,同时也是一种审美思想形态,而这种审美思想形态是社会学、民族学、心理学等学科所难以领会得到的,必须经由美学话语体系来阐发。因此,对壮族民歌艺术美的研究,需要转到现代审美话语体系中来。
    如前文所指出的,壮族民歌艺术从传统到现代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现实与虚拟交错、众乐与独乐取舍、自由与形式竞争、单一主体与多元主体碰撞等四个审美困境。壮族民歌艺术走出这些审美困境的过程实质上就是适应现代文化生态环境的过程。许多学者在研究壮族民歌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时,特别强调了壮族民歌艺术的社会实用价值,往往以其社会实用价值作为开展民歌艺术活动的思路。在壮族民歌艺术的发展问题上,很少注意到这四个审美困境。在此问题上,笔者认为,壮族民歌艺术从传统过渡到现代,应当处理好以下四个审美维度的转场问题。
    (一)传统传播传承场转向现代媒介传播传承场
    传统壮族民歌的传播与传承明显区别于现代社会中壮族民歌的传播与传承。传统壮族民歌根植于农耕文化社会,依赖的是农事生产与乡土生活环境,最终依靠的是乡亲邻里的口耳相传。俗话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壮族民歌的传播传承同样适用这个规律。由于物理空间的阻隔,壮族民歌虽然保持了稳定的民族特质,但存在多种多样的各具特色的艺术审美表现。这些各具特色的艺术审美表现实际上反映出了每一个壮族聚落的社会现实。我们甚至能够从不同的歌唱体系辨别出两个壮族群体之间的亲疏关系。然而,当大众传媒介入之后,这些各具特色的元素逐渐模糊、消失,原本那种依赖于物质空间层面来感知的民族艺术审美状态已经发生改变,变成现实物理空间与虚拟空间交错的状态。新媒体的兴起,改变了壮族民歌传播传承的格局,将壮族民歌放到了更大的空间里面。这个空间很大,里面的文化多样、关系复杂,相对于传统的村落空间、乡亲邻里文化,变得难以把握,甚至造成一种虚拟的感觉。但是,形势所在,壮族民歌未来的发展,必然要去适应这种虚拟与现实交错的状态,转变壮族民歌物理空间的审美。壮族民歌发展必须要借助于现代大众传媒媒介,转换话语来表达内容,让人们能够持续感受得到蕴含在壮族民歌当中的精神特质,从而保持壮族民歌旺盛的生命力。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