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試綴第67-90則楊 熠 (西南大學漢語言文獻研究所) 第六十七則A:合集11075正(乙8079) B:乙補4007 第六十八則A:合集16867正(乙8126) B:乙3239 說明: 從史語所數位典藏資料庫中的照片來看,A版實物上方已經綴上了一小片無號甲,B版反面有字而未被著錄。將二版上下相綴之後,可將正、反兩面的“旬”字補足。 第六十九則正面 A:合集17797正(乙3301) B:合集8963正(乙3943) C:合集8962(乙8057) 反面 A’:合集17797反(乙3302) B’:合集8963反(乙3944) 說明: B、C二版均爲甲橋,根據尺寸、折痕、兆序、鑽鑿和正反面卜辭等因素可將它們與A版綴合。 綴後正面可補足一組對貞卜辭:“貞:以馬。○不其以馬。” B版反面中的“ ”字不甚清晰,諸家釋文釋作“ ”或“䧅”,從照片( )來看,實爲“降”字。A版反面左側的卜辭,諸家釋文都自左而右連讀爲“不其降”,現在通過B版反面“降”字的加入,可知這可能是一組自右而左行的對貞卜辭。釋文作:“降。○不其降。”同文例見合集371正(乙4516)。 第七十則A:合集10346正(丙291)+綴彙946(乙3898+乙4007+乙4015+乙4021+乙補3756+乙補3793) B:綴彙946(乙3898+乙4007+乙4015+乙4021+乙補3756+乙補3793) 說明: B版由林勝祥先生綴合六片碎甲而成,收在《甲骨綴合彙編》第946組。今據尺寸、折痕、鑽鑿、卜辭等因素將其加綴在A版下方。 第七十一則A:醉古集349{(乙5294+乙5331+乙補4888)-[合集19372(乙5150)+乙補4911]} B:乙6542 說明: A版爲《醉古集》第349組。[1]林宏明先生指出,史語所甲骨綴合記錄將乙5150實綴在乙5331上方是不成立的,應調整爲左右遙綴。林勝祥先生在史語所原綴基礎上加綴乙補4911(倒)。 林勝祥先生加綴乙補4911(倒)後得到的 字,《醉古集》釋作“魯”。筆者所見諸家字編僅《甲骨文字新編》收錄了該字形,處理作 ,不夠準確,置於“魯”字頭下[2]。 左側對應的位置還有一個相同的字,由於所屬卜辭犯兆,該字隨著兩側的兆紋一裂爲四,經過前人綴合已復原其下半部分,成爲左右兩版可相遙綴的重要依據。現在筆者將B版綴入,可以把它補足爲 。 結合拓本與照片,可將這兩個字形摹作 (左側)、 (右側)。二形異寫,兩個字形中魚的口部和尾部均未封口,右側字形尾部要比左側多出一橫筆。該字應是在“魯”上加注“午”聲而成。一般認爲魯从魚聲,甲骨文魯字是從魚字分化而來,下方的“口”形是分化符號。[3]魚字上古音爲疑紐魚部,魯爲來紐魚部,二者同韻。而午爲疑紐魚部,與魚字聲韻俱同,二者上古很有可能是同音的。 第七十二則A:合集5638正(乙4695) B:合集4772(乙659) 第七十三則A:醉古集380{[合集1757(乙4908)+合集13667(乙5366)+合集13858(乙6462)+合補217(乙5894)+乙補2564]-[合集1720(乙4875)+合集13668正(乙6344)+乙4877+乙補5463]} B:乙補4321 第七十四則正面 A:合集14211正(丙214)+乙2377 B:乙補3816倒 C:乙補3817倒 D:乙補3818 反面 A’:合集14211反(丙215)+乙補1969 B’:(無拓本) C’:(無拓本) D’:乙4079 說明: A版爲林宏明先生綴合,見其《甲骨新綴第627例》[4]。 第七十五則A:[合集16327正(乙1267)+合集2356甲(乙1269)]-合集2356乙(乙1495+乙1499) B:合集4498正(乙534) 第七十六則正面 A:合集16152正(丙300) B:合集15628正(乙5737) 反面 A反:合集16152反(丙301) B反:合集15628反(乙5738) 說明: 本則綴合曾請史語所顏世鉉先生驗證過實物,上下相接處齒縫可密合,綴合正確。謹向顏先生表示感謝。 第七十七則A:合集6461正(丙276) B:乙補2538 C:乙補2741倒 第七十八則正面 A:合集6475正(丙26) B:合集9219正(乙7992) C:乙補6416 反面 A’:合集6475反(丙27) B’:合集9219反(乙7993) 第七十九則正面 A:合集7427正(丙550) B:合集556正(乙5288)+合集19642正(乙5290) C:乙5732 D:乙5937 E:乙補5164 F:乙補5261 反面 A’:合集7427反(丙551) B’:合集556反(乙5289)+合集19642反(乙5291) C’:(無拓本) D’:(無拓本) E’:(無拓本) F’:合集7059(乙5924) 第八十則正面 A:合集14022正(丙347)+合集4477正甲(乙5598)、正乙(乙5449)【史語所】 B:合集19122正(乙5648) 反面 A’:合集14022反(丙348)+合集4477反甲(乙5599)、反乙(乙5450) B’: 合集19122反(乙5649) 說明: B版正面的“ ”字刻作 ,筆者所見諸家字編均未收錄此字形。B版反面的“㛸(艱)”字異寫作 ,因爲字殘,諸家字編亦未收錄。 第八十一則A:合集17242(乙3743) B:乙4245 第八十二則[5]A:合集3491(乙6302) B:乙補5764 第八十三則A:醉古集227(乙補904+乙補906)+乙補908 B:乙補914倒 說明 A版由林宏明先生經過兩次綴合而成。其中乙補904+乙補906收入《醉古集》第227組,後又加綴乙補908[6]。今加綴B版。 第八十四則正面 A:(乙補5935+乙補5936)+乙補2112【史語所、宋雅萍】 B:乙補5938倒 反面 A反:乙補2113 B反:乙補5939 說明: A版中的乙補5935+乙補5936爲史語所綴合,宋雅萍女士加綴乙補2112(乙補2113)[7]。今加綴B版,綴合之後反面可補足“王”字。 第八十五則A:乙補1640 B:乙補2182倒 第八十六則A:乙4500 B:乙7635 第八十七則A:合集5635甲(乙3730) B:乙8353 第八十八則A:醉古集297[合集2640(乙6453)+合集15211(乙6488)] B:合集14970正(乙4410) C:合集14937(乙3980) D:合集14634(乙6464) 說明: 從尺寸和卜辭來看,A+B應可遙綴C+D。 第八十九則A:乙4438 B:乙5121 說明: 乙4438實爲反面,《乙編》未標注。 第九十則正面 A:綴彙833正面[合集2372正(乙4013)+乙補3753] B:乙2927 反面 A反:綴彙833反面[合集2372反(乙4014)+合集19445(乙4008)] B反:乙2928 (附記:綴合得到李發師的指導,曾就綴合問題向林宏明先生請教,謹此一併致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