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学 > 史家论史 >

“良史”与中国古代史学话语体系

http://www.newdu.com 2019-06-13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 尤学工 参加讨论

    内容提要:“良史”是中国古代史学话语体系的重要话语与思想资源,其最初内涵是“书法不隐”。在古代史学发展进程中,“良史”的“书法”由早期以“礼法”为核心的道德性认识逐步拓展到以“史才三长”为代表的学理性认识;“不隐”由早期对“礼法”原则的坚持逐步扩充到对“素心”、“义理”、“公心”与“史德”的倡导,实现了从品性论到认识论的发展。“书法”与“不隐”存在价值性认识与事实性认识的内在矛盾,古代史家以“名教”进行协调,求其和谐,但并不能真正解决这个矛盾。“良史”话语重视对历史的价值性认识,呈现出史学主体自觉意识不断增强的趋势。它丰富了中国古代史学的话语体系,塑造了古代史学的学术品格和史家的精神范式。
    关 键 词:良史/书法/不隐/史学话语
    标题注释: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国古代历史教育与文化传承”(16JJD770007)之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尤学工,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史学史研究。
    
    近年来,史学话语体系成为一个关注度颇高的问题。建设中国的史学话语体系,既有官方的倡导①,亦有学界的呼吁②。这些倡导与呼吁,既是建设主流意识形态的需求,也有学界对近代以来中国史学话语体系形成因素与方式的反思。在这些讨论中,中国史学的“民族性”[1]、“内在的历史联系”[2]、“史学遗产”[3]被视为建构中国史学话语体系的重要话语资源和思想资源。要完成当代中国史学话语体系的建构,就必须从中国古代史学的发展中去汲取资源。“良史”无疑就是一个这样的话语资源与思想资源,因为“良史”的核心就是探讨如何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史家,它就像一根金线,串起了中国古代史学话语体系的不同领域和要素,是我们认识古代史学话语体系的一把钥匙。
    一 “良史”与“书法”
    “良史”之说源于孔子对晋国史官董狐的赞赏:“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赵宣子,古之良大夫也,为法受恶。惜也,越竟乃免。”[4]1867孔子认为,“书法”是历史书写和历史评价的标准与尺度,“不隐”则是要求史官坚持“书法”,不畏强权。所谓“书法”,其实是以周礼为代表的“礼法”。孔子要求史官坚守“书法”,实质上就是要求史官坚持以“礼法”作为历史评价和历史书写的基本原则。“礼法”规定了“书法”并赋予“书法”以正当性与权威性,也赋予了史官坚守“书法”的勇气和决心,“书法不隐”自此成为中国古代史官和史家的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也成为中国史学话语的重要源头。
    既然“书法”的核心是“礼法”,那么作为“书法”内核的“义”自然就作为一种史学话语被提了出来。孟子把事、文、义视为史学的三个要素,特别强调了孔子对于“义”的重视。孔子的“义”被后人推衍为“褒贬大义”,而其呈现方式则被称为“春秋笔法”,“褒贬”的目的是为了“彰善瘅恶,树之风声”[5]283。也就是说,通过这种历史评判,可以使人明白应当遵守的社会伦理秩序,并借此认识是非善恶及其背后的道理,从而为现实社会提供一套价值秩序和方向指引。于是,以善恶是非为中心的价值评判就成为中国古代史学价值功能的核心话语。这种认识不只体现在孔子身上。楚国左史倚相历来被称为“良史”,但右尹子革并不认同,他的理由是“夫良史者,记君之过,扬君之善。而此子以润辞为官,不可为良史”[6]104。这说明,史官仅仅“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掌握丰富的历史典籍和知识,还不能被称为良史,那只是“润辞”而已,良史还必须能“记过扬善”,这就是良史的“书法”。楚国申叔时与楚庄王讨论教育太子时亦说:“教之《春秋》,而为之耸善而抑恶焉,以劝戒其心。”[7]528这都是对“耸善抑恶”的“良史书法”③的重申。
    在中国古代史学发展的大部分时间内,这套史学价值话语基本上是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采用的是儒家的话语体系,所以它就有了与现实沟通的天然接口。也就是说,人们评判历史与评判现实的善恶是非使用的是同一套话语体系。当人们运用这套话语进行历史评判时,接受者会很自然地将其与现实中的价值判断联系起来,从而更易于实现史学的社会功能。事实上,中国史学上的“史鉴”文化正是这样一种内在运作机制。人们习惯在进行古今类比的基础上进行善恶是非的评判,并将这种评判直接与现实的思想行为结合起来,从而发挥史学的借鉴和矫正作用。
    我们可以看到,以“书法”为代表的史学价值话语受到了后人的肯定和坚持。司马迁在《史记》中转载了董狐书“赵盾弑其君”之事以及孔子“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的评论[8]2020,刘向在《新序》的《节士》篇转载了齐太史和南史氏书“崔杼弑其君”之事[9]904,都表明他们对孔子“良史”说的认同。而关于赵盾弑君的讨论一直为后人所关注。晋时杜预注意到“《经》书赵盾弑君,而《传》云灵公不君”的书法,认为这样的书法乃是“良史之意”,目的是“深责执政之臣”,让后世的“执政之臣”引为鉴戒[10]146-147。秦观则把赵盾视为“奸人”,“有善之名,无善之实,有恶之心,无恶之迹,是为奸人。奸人者,尝托身于疑似之间,天下莫得而诛之,此《春秋》所以诛之也”;他认为《春秋》创造了“诛志不诛事”的“良史书法”,“诛志”就是要从思想观念上诛除“恶心”,“不诛事”就是要把奸人的“恶迹”载入史册,让后人引以为戒,“诛志不诛事,非特《春秋》,古今人情之所同然也,《春秋》能发之耳”[11]267。以“诛志不诛事”来阐释“良史书法”,是对古代史学价值话语的进一步拓展,也使之带上更为浓厚的道德色彩。
    有意思的是,“良史”不仅作为史学话语发挥作用,也作为社会话语对人们的行为产生了制约。唐初许敬宗告长孙无忌谋反,唐高宗很担心如果对长孙无忌“处分与罪,后代良史道我不能和其亲戚,使至于此”,而许敬宗则用汉文帝的经历告诉唐高宗,这样做“良史不以为失”[12]2455,打消了唐高宗的顾虑,促成了长孙无忌的被害。在这次事件中,“良史”所代表的身后之名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话语,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唐高宗的思想,而许敬宗则用同样的话语化解了唐高宗的担忧。白居易诗曰:“虽有良史才,直笔无所申。何不自著书,实录彼善人。编为一家言,以备史阙文。”[13]卷一,5这种在诗歌、奏折、品状、碑铭中以“良史”自况或誉人的情况,在唐代是比较普遍的,说明“良史”话语的影响已经超出史学和史家范围,开始成为一种社会观念。
    虽然善恶是非的道德评价一直是“良史书法”的一个重要取向,但若将“良史书法”仅限于此,那史学就成了道德宣教而不成其为史学了。古人一方面坚持“彰善瘅恶”的史学价值追求,另一方面则不断拓展“良史书法”的内涵,提出了“良史之才”、“良史之体”、“良史之辞”、“良史之学”、“良史之法”、“良史之节”、“良史之道”、“良史之忧”等概念,几乎覆盖了从史家修养、史学思想、褒贬义例、历史评论到史书体裁、史学批评、史书文辞、史料采撰等各个方面的问题,也形成了关于中国古代史学的比较完整的话语体系。我们可以把这种现象视为“书法”的延伸。
    按班固的说法,“自刘向、扬雄博极群书,皆称迁有良史之材,服其善序事理,辨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14]2738这是秦汉时期对于“良史”的整体性认识。“善序事理”要求合理认识和安排历史发展的因果逻辑和历史秩序,反映的是史家的历史认识和编撰能力;“辨而不华,质而不俚”要求史书文辞要准确、深刻、全面、简要、朴实,反映的是史家的历史撰述能力;“文直事核”的重心在“直”与“核”,其实都是要求历史事实及其记述的准确性;“不虚美,不隐恶”既是史家修史的基本原则,也是对史家修养的要求,其目的是历史撰述的客观性与可靠性。从这些要求可以看出,“叙事”已成为“良史之材”的重要内容。值得注意的是,秦汉时期史家已有意识地将“良史”与“实录”结合起来,二者是互为条件的。也就是说,无“良史之材”就无法做到“实录”,做不到“实录”自然也不能被称为“良史”。而非“良史”与“实录”,就无法实现“彰善瘅恶”的史学价值。这样,经过秦汉史家的阐释,“良史书法”就把“实录”纳入了史学话语,而不仅仅是先秦以“礼法”为核心的“书法”。这无疑增强了古代史学话语的学理性。
    陈寿因“善叙事”而被称为“良史之才”[15]2137。古代史学的“叙事”是个综合性概念,包含了史料、体例和思想等多种要素,刘知几指出:“夫史之称美者,以叙事为先”[16]152,他的“史才三长”[12]3173说是这一概念的集中体现。“史才三长”说提出后,就为历代史家所信服和推重,成为中国古代“良史”话语的重要内容,极大地丰富和拓展了中国古代的史学话语,并使之走向体系化。
    对于良史的“史学”,古人常用“该微通物”、“博闻多识”、“业量该通”这样的话语来表达。陈寿在《三国志》中为管辂作传,其中引《管辂别传》记载:“近有闫续伯者,名纘,该微通物,有良史风。”所谓“该微通物”是从良史所应具备的学识着眼的,目的是“免虚诬之讥”[17]828。华峤著《华阳国志》,因其“博闻多识,有良史之称”[18]5。权德舆在为张工部所作祭文中说他“章明义类,振起褒贬,博物洽闻,时称良史”[19]330。这说明他对良史的认识,一是褒贬得当,二是学识广博。对于那些在学识上不够“该”“博”的人,人们是不认其为“良史”的。韩愈在记载唐代实录修撰情况时指出:“(令狐)峘在史馆修《元宗实录》一百卷,撰《代宗实录》三十卷,虽颇勤苦,然多遗漏,不称良史。”[20]卷三,12这说明良史取材当求“该博”,若有“遗漏”则不可谓良史。
    良史的“史才”,古人亦称之为“良史之体”,以探讨史体史法为主④。皇甫湜说:“合圣人之经者,以心不以迹;得良史之体者,在适不在同。编年、纪传,系于时之所宜,才之所长者耳,何常之有?夫是非与圣人同辩,善恶得天下之中,不虚美,不隐恶,则为纪、为传、为编年,是皆良史矣。”[21]30他强调史家的旨趣应当“合圣人之经”,“是非与圣人同辩,善恶得天下之中”,要求历史记述原则与圣人保持一致。就此而言,虽然看起来他为司马迁做了辩护,实质上却与班固对司马迁的批判并无二致。不过,他提出“得良史之体者,在适不在同”,“系于时之所宜,才之所长”,确是卓见。刘知几在《史通》中对于史体史法的议论极为精到,其《六家》《二体》之说流传至今,其论编年、纪传之得失,论纪传各体之立意与原则,论史书编撰的体例与要求,论史书叙事的原则,论直书与曲笔等,都是在论“良史之体”,丰富了“史才”的话语体系。明人胡应麟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史有别才”[22]132说,主张修史别为一种专门才干,非一般文才可比,史家亦非一般文人可替[23]。而清初潘耒、朱彝尊、汪琬和吴任臣等都是“当时词科以史才称者”[24]13344,阮元则称赞全祖望兼具“经学、史才、词科”[24]13187。这说明“史才”已与“经学”、“词科”鼎足而三,是对“史才”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良史应具“史识”,但史识难得。章学诚感慨道:“昊天生百才士,不能得一史才,生十史才,不能得一史识”[25]1417;他将刘知几所说的“史识”称为“文士之识”,“记诵以为学也,辞采以为才也,击断以为识也,非良史之才、学、识也。虽刘氏之所谓才、学、识,犹未足以尽其理也”,所以他提出了“史德”以“尽其理”,“能具史识者,必知史德。德者何?谓著书者之心术也”,章学诚所谓的“史德”、“心术”与“义”有密切关系,“史所贵者义也”[26]219。事实上,“义”往往成为后人论断“史识”的一个重要依据和标准。钱大昕认为,《元史》在《马札儿台传》的记述上未能体现“劝忠义之士”的价值取向,批评“宋、王两公不独无史才,并无史识矣”[27]1569-1570。这种以“义”论“史识”的方式,体现了“善恶必书”的良史“书法”。
    从上述情况可以看出,“史才三长”论经过后人不断丰富与发展,逐渐确立了文雄、学博、识通或才胜、学充、识卓的基本内涵,并成为中国古代的良史标准[28]。这是“良史书法”在内涵与话语上的不断发展,其特点是从道德性认识逐渐扩充到学理性认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