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学 > 学科词条 >

马蹄阵阵:中国古代家马的起源

http://www.newdu.com 2019-06-19 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 董宁宁 参加讨论

    中国成语说“马到成功”。家马不仅为人类提供了更稳定的肉、奶等蛋白性食物,还能供人使役,为运输、作战提供畜力,促进了人群的迁徙融合、技术的传播交流、文化的影响互动,对推动文明发展的全球化贡献了十足的“马力”。家马的出现,带来了一系列经济、社会、文化的变迁。因此,对动物考古学家而言,“马到成功”也是一部中国家马的驯化史。
    家马由野马驯化而来,最早的考古记录来自中亚地区哈萨克斯坦的柏台遗址。柏台遗址距今约5500年,遗址出土了大量的马骨、马骨工具,陶片上还检测出了马奶脂肪酸的残留物,这些证据都表明柏台人已经开始驯马并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家马。
    中国的家马可能也是从中亚传入的。中国境内发现的家马骨骼的最早证据,来自于距今约4000—3600年的甘肃永靖大何庄遗址。甘青地区的其他遗址,如永靖秦魏家齐家文化墓地、玉门火烧沟遗址也都有马骨的发现,但年代均要比中亚地区的家马晚1500多年,这表明甘青地区很可能是家马从中亚传入中国的必经之地。
    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早商遗址,如河南省偃师商城遗址、郑州市郑州商城遗址、小双桥遗址等都出土了大量动物遗存,却始终不见马骨。马在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出现十分突然,可以追溯到距今3300年左右的商代晚期。河南安阳的殷墟遗址是晚商的都城,遗址的西北岗发现了100多个马坑,每个马坑中至少埋藏了1匹马,多者可达37匹,以1坑中埋藏2匹马较为普遍。同样属于商代晚期的陕西省西安老牛坡遗址和时代更晚的山东省滕州前掌大遗址中,也发现了车马坑和单独随葬马匹的马坑。
    这些马骨材料为研究中国家马的起源和传播提供了丰富的信息。动物考古学对这些马进行了马牙、马骨的形态学观察和测量,考察了它们的病理现象、测试和分析了马骨的古DNA和碳氮稳定同位素,并结合考古学信息进行了阐释。研究结果不但证明这些马属于家马,同时也为研究古代社会的家马利用方式提供了全新的见解。
    在家马最早驯化的中亚地区,马的掌骨形态以及陶器残留物的化学成分都显示,马不但被骑乘、驾驭,还能为人们提供乳制品所食用。新疆巴里坤的石人子沟遗址出土的马匹,其脊椎上具有病变,可能和人的骑乘行为有关。在邻近的苏贝希墓地则出土了保存极好的马鞍实物,马鞍由皮革制成,鞍内填鹿毛,下衬毡垫。该墓地的年代在公元前5世纪到前3世纪,说明至迟在战国至西汉时期,马可能已经成为新疆地区重要的使役动物。
     (责任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