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学 > 学科词条 >

砚台文化彰显大唐气象——以大唐西市遗址出土砚台为例(3)

http://www.newdu.com 2019-06-19 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 江锦世 参加讨论

    审美
    唐代砚台的装饰很少在箕形砚和辟雍砚上出现,偶尔见到在箕形砚首有印花或者狮子、仙鹤等图案。狮与鹤是唐代人非常喜欢的动物,所以它们经常出现在绘画和织品以及各种工艺品上,具有王权或长寿的象征意义。如唐代帝陵前面都有雕刻石狮,狮子的威猛和气度体现出皇家气象;仙鹤作为长寿吉祥的美好图案,则出现在像《簪花仕女图》这样的传世名画中,绣在贵妇穿戴的丝织品上,表达出当时社会上层的理想追求。辟雍砚一般仅仅在足上有少许兽足状的图案。三彩辟雍砚一般除了足上的兽面或者人面的装饰外,更多依靠三彩釉色的装饰来体现唐三彩的时代之美。
    对于异形砚而言,装饰主要体现在造型的变化上,如山峰陶砚之外,还有龟形砚、凫形砚等,属于仿生砚,此外还有将边墙做成莲花状,砚堂做成箕形或辟雍砚的样式。总之,唐代的异形砚最是变化多端,造型丰富,艺术性强,每一件都是独一无二的艺术珍品。
    汉代及其以前的砚台多是石质,陶制比较少,对石质的要求也不高,基本以砂岩为主,偶有青石、花斑石等。到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青瓷砚开始大量出现,尤其在南方发掘出土的砚台基本以青瓷辟雍砚为主,北方则是以石质砚和少量的陶砚为主。进入隋唐时期,北方的陶砚成为主流用砚,多为虢州烧造。因为虢州盛产陶砚,离京城比较近,又在去长安的必经之路上,故而成为都城长安主要用砚的供应产地。
    同时,虢州所产虢州石砚也名重长安。唐代人对砚台的质地慢慢有了要求,希望石质细腻且有摩擦力,既要求下墨快,又要发墨细,书写受用。虢州石石质细腻,自然成为了唐代长安用砚的首选。最晚在盛唐时期,端砚已经出现,当时应该为皇家或上层贵族所用,大明宫遗址曾经出土过端砚标本,可见其使用层次很高。
    大唐西市遗址出土的四方砚台只是唐代使用砚台的缩影,这些砚台见证了“丝绸之路”起点的繁荣,是记录中西文化交流的载体。如今,经过千年历史的风雨,这些砚台自身已经成为“丝绸之路”文化的一部分。幸运的是,它们被保存下来,还能在博物馆里向我们展示和诉说大唐长安的往事。
    (作者单位: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