邾国是山东地区周代的重要诸侯国,据历史文献记载和历代考证,邾国是陆终氏的后裔曹安建立的。鲁文公十三年(公元前614)“邾文公卜迁于绎”,即春秋中期偏早,邾国将都城迁到了“绎”,地在今山东邹城市峄山南麓的邾国故城遗址。 邾国与鲁国南北紧邻,两国分别是孟子和孔子的诞生地,邹鲁成为山东古代文教兴盛之地,历代留下了非常丰富的文化遗存。2015年以来,山东大学联合邹城市文物局在邾国故城遗址开展了大规模的田野考古工作,取得了重要收获。围绕邾国故城遗址的相关问题,记者采访了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系教授王青。 基本摸清城址的现状和布局 《中国社会科学报》:历年邾国故城遗址考古发掘有哪些发现?近年来的考古发掘取得了哪些进展? 王青:邾国故城遗址位于山东省邹城市南10公里的峄山镇峄山南麓纪王城村周围,遗址地处丘陵地带,北枕峄山,南依郭山,东有高木山,西为平原,季节性小河金水河自东北向西南穿城而过,整体地势为向西开放的小盆地。 城址平面近似长方形,东西宽2530米,南北长2500米,周长约9200米,面积约6平方公里。城址中部偏北有一处略呈方形的高台地,面积近17万平方米,俗称“皇台”,钻探发现有成片夯土建筑基址,应为宫殿区所在。 从清代以来,该遗址就以出土大批陶文而著称。1964年春,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邹县文管所对该遗址做了首次考古调查,并根据出土的陶文认定遗址为邾国都城所在,该遗址一直未经正式发掘。 后来,以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契机,该遗址的专项文物保护和考古发掘正式纳入工作日程,由山东大学承担邾国故城遗址为期12年(2014—2025年)的田野考古项目。2015年项目正式启动,在近几年的考古工作中,我们始终坚持聚落考古和多学科合作两条技术路线,按照城市考古和大遗址保护的工作思路和要求,以搞清城址的兴废过程、功能分区及布局演变为学术目标,取得了一系列重要发现和研究成果。 一是城墙和壕沟的解剖。城址的城墙与壕沟大部保存较好,周长7290米,平面为不规则长方形,西、北、东三面城墙外设有大致连贯的壕沟。城墙和壕沟的修建与走势均较好地利用了周围的地形地貌。西墙建于平原开阔地带,应是城址对外联系和防御的重点。2018年,我们对西城墙和城壕北部、北城墙和城壕中部进行了解剖发掘,根据层位关系和出土陶片,西城墙及城外壕沟的兴废过程整体可分为三个时期,春秋中晚期为初始时期,城墙采用堆筑法,未见明显夯筑痕迹;战国至汉代为使用扩建时期,城墙为版筑而成,可见明显的单棍夯打迹象;汉代以后为废弃阶段,堆积较薄。第一期与《左传》等文献记载的邾文公“卜迁于绎”的年代大致相当或略晚,第一、二期的墙体外侧发现大量铜镞,铜镞质量较好,均为窄身长铤三棱镞,年代应在东周时期,印证了文献记载的鲁国等国曾多次攻入邾城的史实。 二是宫殿区“皇台”的发掘。宫殿区“皇台”位于城址中部偏北,为高出周围地表3—5米的高台地,平面略呈方形,东北部略外突,面积近17万平方米。2016年、2017年对皇台进行了全面的重点勘探,发现数十个夯土基址,年代多为汉代,少数为东周时期。2017年春夏在皇台中部偏北发掘,共发现灰坑和灰沟320余个、水井4眼、房址5座、窑炉2座。出土大批遗物,如陶器有鬲、盂、豆、罐、盆、釜、缸、瓦、瓦当等,年代多属春秋、战国时期和汉代,另有少量北朝至隋唐时期文化遗存。在发掘区东西两侧发现2座战国时期的窑炉,每座长近10米,残留10余个直径数十厘米的圜底小灶,每个小灶下与一个拱形火门相连,周围堆积较多红烧土粒,并发现少量铜渣,推测窑炉与冶铸某些小型铜器有关。推测该区域在战国时期应是官营冶铸作坊区。 三是仓储区的发掘。2015年春夏的第一次考古发掘,选择在文化堆积较厚的“皇台”西南约400米处,出土遗物以陶器为主,主要包括鬲、豆、罐、瓮、盆、板瓦、筒瓦和量器等,部分陶器戳印或刻划有陶文,数量达200余个。遗存年代分属于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为建立该遗址的文化序列提供了丰富的基础资料,其文化面貌春秋时期与薛地接近,战国以来与鲁地趋同。综合判断2015年的发掘区应属于战国至秦汉时期的官营仓储区。 此次仓储区的发掘集中出土了十余件较完整陶量,也是比较重要的发现。其中多数年代属于战国时期,泥质红陶或灰陶,形制为厚胎深腹筒形,应是粜籴谷物的量器,内底多戳印团龙标记,有1件的口沿上还戳印“邾”字,另有几件配套使用的红陶釜肩部也印有“邾”字,这应是量器由官府发行的确凿证据,经实测分析量制与齐国量制基本相同。这是“邾”字陶文在该遗址的首次发现,以出土的自证性文字材料印证了遗址为邾国都城所在,具有重要研究价值。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