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访谈 >

提升民间文献利用和研究水平——访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副教授周亚

http://www.newdu.com 2019-06-25 中国社会科学网 张杰 参加讨论

    在社会史研究的日渐升温的背景下,民间文献的学术价值日益被学界所重视, 越来越多的民间文献资源被挖掘和整理出来,民间文献的研究已从纯文献研究拓展到跨学科领域。
    应如何看待民间文献对学术研究的价值?民间文献在整理和研究利用过程中应重视哪些问题?围绕上述问题,记者采访了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副教授周亚,透过他的思考与研究,探索提升民间文献利用和研究水平的路径。
    为学术研究提供新史料和新话语
    中国社会科学网:近年来,民间文献的搜集整理与研究得到学界的高度重视。您如何看待民间文献的学术研究价值?
    周亚:民间文献是人们在生产生活中创造的记忆形式,社会生活的多样性、琐碎性、持续性、差异性决定了民间文献类型多样、数量巨大、信息庞杂的特征,远超出了我们以往对文献的一般认知,给史学研究带来了新史料、新视角和新话语。民间文献中的绝大部分未被收录于官方档案,可以说,它是帮助研究者发现历史、补正历史的全新材料。民间文献的这一功用与20世纪80年代以来社会史研究的复兴所强调的“自下而上”视角紧密联系,从那时起,史学界逐步兴起一种田野调查之风,提出“走向田野与社会”“走进历史现场”等学术主张,可以说,民间文献的搜集和利用,既是这一学术理念的结果,也反过来促进了它的形成,在田野中解读民间文献,已经成为学界的共识。从这一层面讲,民间文献为史学打开了一扇亮窗。最后,鉴于民间文献在主体、形式、载体、过程、保存等方面的特殊性,其完全可以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民间文献学”。不仅如此,民间文献本身就是传统中国的重要文化载体,体现了中国文化的人民性、民族性、时代性和区域性,在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的征程中,民间文献可以且必将彰显其价值。
    民间文献在辨识与利用方面存在新挑战
    中国社会科学网:毋庸置疑,民间文献弥补了传统文献的不足,给学术研究提供了新材料和新视野,但也有观点认为,民间文献的真伪需要辨别,同时在利用过程中存在拔高和滥用史料的现象。请结合您的研究,谈一谈民间文献利用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
    周亚:作为一个并不算太久的领域,民间文献利用过程中确实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是规范问题。目前,学界出版了不少民间文献集,但对文献的分类、整理可谓千差万别。以碑刻的整理为例,是简体横排,还是繁体横排,抑或遵照原碑繁体纵排?碑阴的文字如何整理而不至于打乱本意?当民间文献作为引文出现时,它又该按照什么规范行文?等等。这都表明民间文献还是一个不成熟的领域。其次是归户问题。民间文献一旦脱离了它所产生的环境,就有可能成为“流浪汉”,仅在一般意义上具有文献价值;特别是当此种民间文献具备了“文物”价值被恶意炒作时,其身份信息更有被臆断甚至被篡改之可能。例如,我们在进行山西票号书信研究中,发现很多信稿有“加工”痕迹,若不加甄别而直接利用,必将酿成大错。因此,利用民间文献的第一步,就是要确认它的主体,找到它的特殊性。其三是解读问题。民间文献作为一种超越时空的文本,在符号(包括文字、图像等)书写、语言表达、术语运用等方面都与今人有较大区别,常常导致解读不通或理解错误。票号书信中大量专门术语不易解读就是造成其多年来利用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其四是问题意识不足。民间文献的区域性和个体性为学者开展具有鲜明特征的区域研究和个案研究提供了绝佳材料,与此同时,也容易使其陷入区域或个案而不能自拔,就区域而区域,就个案而个案,就材料而材料,偏离了学术研究的“初心”。
    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提升民间文献的运用价值
    中国社会科学网:在您看来,在学术研究过程中,应该如何提升民间文献的运用价值和研究水平?
    周亚:应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提升民间文献的运用价值。加强民间文献的理论建构,通过对大量民间文献的分析、解读,归纳其普遍性规律,尽早确立民间文献整理和利用的学术规范,将民间文献上升到学科高度,走向成熟。还要提高民间文献的社会运用价值。乡村社会是民间文献的主要来源地和储藏地,民间文献是乡村历史文化的最佳载体,深入挖掘民间文献的历史文化蕴意,对乡村振兴意义重大。
    提升民间文献的研究水平,则要从视角和方法上寻找路径。一是从文献学角度研究民间文献,既要在纵向上对民间文献的诞生、发展和消亡的整体性和个体性的运动轨迹予以考察,又要在横向上对其主体、形式、内容、价值等进行研究,充分揭示文献背后的故事。二是加强学科互鉴、学民互动,开展不同学科之间,经院学者与民间研究者之间的联合攻关,提升民间文献的解读率和解释力。三是推进民间文献数据库建设,将大量分散的、区域的、混沌的民间文献进行数字化处理并放入“云端”,建立数据关联性,是提升民间文献利用率和研究水平的一个重要方向。四是坚持实事求是,保持学术“初心”,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来看待一切文献,真正将文献放置于研究的视野中,从“唯它可用”到“可资利用”,是对民间文献最大的尊重。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