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近代史 >

经盛鸿:西北野战军配合淮海战役的渭北三战

http://www.newdu.com 2019-06-27 《团结报》2019年6月27日 newdu 参加讨论

    1948年8月15日,毛泽东致电西北野战军领导人彭德怀、习仲勋、张宗逊等,告诉他们:“九月起,全国各区均将有大战,希望你们能配合”。这就是中共东北野战军于9月12日发起的辽沈战役,华东野战军陈毅、粟裕部于9月16日发起的济南战役,以及紧接着的淮海战役,是国共即将开始的大决战。中共中央军委要求西北野战军,配合即将发起的济南战役与淮海战役,牵制当时国民政府唯一尚有机动作战能力的胡宗南军事集团,使其不致东调增援淮海战场的国民党军队,保证济南战役与淮海战役的胜利,这是中共中央军委的一项重大决策。
    西北野战军领导人彭德怀、习仲勋、张宗逊等,为了完成这一重大任务,在渭河北岸主动发起了三次战役,沉重打击了胡宗南军事集团,使其自顾不暇,无力东调,从而有力地配合了辽沈战役、济南战役与淮海战役,保证济南战役与淮海战役的胜利。
    唯一尚有机动作战能力的军事集团
    1948年8月,国民政府国防部在南京召开军事会议,检讨全国战局。这时,国民党军队在各个战场上连遭打击与失败后,兵力不足,士气低落。在东北战场,国民党军队龟缩于长春、沈阳、锦州三个据点里,被解放军重兵包围,朝不保夕;在华北与华东战场,国民党军队也被迫处于守势,一日数惊。国民党军队唯一尚有机动作战能力的,是盘踞在以西安为中心的陕西胡宗南军事集团,不仅在兵力数量上超过西北野战军,而且装备精良,可以凭借陇海铁路,迅速机动,支援其他战场的国民党军队。显然,这是对即将发起济南战役与淮海战役的解放军的重大威胁。
    胡宗南部是中央军的嫡系军队,自抗战初就布防在陕西省地区。胡宗南在1948年4月西府战役后,根据撤守延安、洛川,丢失宜川与黄龙山后的形势与兵力不足的情况,调整兵力部署,在西起邠县(今彬县),东至郃阳(今合阳)之线,以渭河北岸的三原、蒲城、大荔这3个重镇为中心,建立起以整编师为单位、重点设防、以攻为守的机动防御体系,统归驻大荔的第五兵团司令官裴昌会指挥,企图封锁黄龙山区,阻止西北解放军南下,确保关中平原与西安的安全。胡宗南企图以此方针苦撑,以待局势变化。
    由于西北野战军彭德怀部在西府战役后撤进黄龙山区休整,陕西战场上出现了约两个月的双方相持与相对稳定的时期。
    1948年7月冯原战役
    1948年7月中旬,西北野战军在彭德怀、习仲勋指挥下,从黄龙山南下,占领澄城、郃阳以北的黄龙山南麓一线,准备南进关中。在这个月,西北野战军军力增加,除原辖一、二、三、四、六纵队,又以晋绥军区第十、十二旅合组建成第七纵队,司令员彭绍辉,政委孙志远,以晋绥军区第十一、十四旅合组建成第八纵队,司令员姚吉,政委高克林。
    胡宗南得到报告,即令整三十六师钟松部进驻澄城西北的王庄镇与冯原镇一线,占领介牌山、壶梯山诸要点,伺机进攻黄龙山,这是西线;令整三十八师姚国俊部、整九十师陈武部及整十七师的整十二旅陈子干部在郃阳、澄城一线设防,向北警戒,这是东线。企图在渭北前线以左、右两翼配合,抗击解放军。
    未久,因西北野战军以少数兵力在郃阳以北至韩城一线活动,胡宗南错判西北野战军主力在东部地区,即令整三十八师与整九十师跟踪向东追击。当这两部东进后,孤军据守在西线冯原镇、壶梯山地区的整三十六师钟松部突然遭到西北野战军十一个旅的绝对优势兵力的猛烈围攻。
    整三十六师开赴冯原镇一线后,师长钟松等人依照西安绥署的情况通报,认为解放军主力在东面韩城一线,冯原不会立即有大的战事发生,麻痹松懈。钟松令所辖3个整编旅在冯原镇附近分别占领阵地,构筑工事。其中以整二十八旅李规部在冯原镇北壶梯山高地构筑重点工事,这里是冯原镇的锁钥与屏障,若此地一失,则冯原镇以南无险可守,解放军可以长驱南下,直扑关中平原;另以整一六五旅孙铁英部守卫沟东刘家凹阵地;师部与整一二三旅方晓松部位于壶梯山以南约3里之东柳村一带。
    1948年8月8日拂晓,西北野战军突然以强大兵力对整三十六师发起猛攻。西北野战军巧妙地采取中央突破、两翼迂回包围的战法与重点突破、割裂围歼的战术手段,先于冯原之线东西两端攻占魏桥、刘庄,使主阵地壶梯山左右均失依托;接着集中兵力攻取壶梯山中央核心阵地。整二十八旅激战半日,于当日午后就溃退下来,壶梯山阵地尽失。解放军占领此制高点后,居高临下,控制了整三十六师的其他阵地,迫其后退。
    钟松在壶梯山失守后,才惊慌起来。一面下令全师后撤,预作梯次配置,逐次抵抗;同时连电西安绥署胡宗南与驻大荔的第五兵团司令裴昌会求救。
    胡宗南在8月8日得到报告。到这时,胡宗南方发觉中了彭德怀之计,只得一面令钟松部死守阵地待援;一面令进占韩城的整三十八师与在澄城的整十二旅急速前往增援。
    但是援兵未及赶到,整三十六师在解放军优势兵力的猛烈围攻下迅速瓦解。先是整二十八旅李规不遵钟松命令,于8月8日当晚擅自率部逃离阵地,跑回澄城;接着,在第二天,8月9日上午,撤守王村镇的整一六五旅孙铁英部被解放军包围监视;在王村镇后方的整三十六师师部与作为预备队的整一二三旅方晓松部,被绕过王村镇南下的解放军击溃,消灭大半;然后,在王村镇的一六五旅被全歼。计此战役,整三十六师伤亡与被俘达5000多人,除师长钟松、旅长孙铁英等人率残部逃脱外,副师长朱侠阵亡,师参谋长张先觉、团长陈定及国防部视察官马静波、高参李秀等人被俘。
    8月9日,胡宗南得到整三十六师惨败的报告:“三十六师于冯原镇,嗣于王庄镇又失利,损失甚重”,他连续召开“作战会报,研究战事,决定三十八师、十七师退守澄城东南之线”。
    冯原、壶梯山之役(又称澄城、郃阳之役)是胡宗南部退守关中、防卫渭北的第一次失败。胡宗南的重点设防、封锁黄龙山区的计划失败了。胡宗南对这次失败十分恼火。8月27日,他亲自赶到大荔第五兵团司令部,与裴昌会一道,主持召开冯原战役检讨会。
    胡宗南既乏自律之严,又缺驭将之道。会后胡宗南免去了钟松的整三十六师师长职,调钟为西安警备司令,以刘超寰接任整三十六师师长,以敖明权接任整二十八旅旅长。
    1948年10月荔北战役
    冯原战役后,澄城、郃阳均被西北野战军占领。胡宗南被迫改以整十七师康庄部退守澄城以南、大荔以北高塬地区,在韦庄一线占领阵地;整三十八师姚国俊部在胭脂山东汉村、西汉村占领阵地。整三十六师则在大荔城郊驻防整补。以上3个整编师由驻大荔的第五兵团裴昌会指挥。胡宗南企图在大荔以北到郃阳、澄城之间的三角平原地带,布成一袋形阵地,若解放军来攻,则诱敌深入,再从后方迅速投入优势兵力,在空军配合下,一举而歼之。
    当时胡宗南的其他部队驻防如下:徐汝诚的整二零三师一直担任左翼泾河沿岸守备;许良玉的整三师守备同官(今铜川)、耀县;李日基的整七十六师驻防蒲城;整二十七师李正先部驻防三原;整三十师鲁崇义部(部分)驻渭南;整一师陈鞠旅部驻咸阳;整六十五师李振部驻兴平。
    1948年9月,胡宗南遵照国防部命令,将所部各整编师恢复改称为军,各整编旅恢复改称为师。1948年10月初,胡宗南在荔北的部队第二次遭到解放军大规模的攻击。
    早在1948年8月11日,在冯原、壶梯山之役(又称澄城、郃阳之役)结束的第三天,毛泽东致电彭德怀,指示:“目前如我军尚有余力,敌三十八师等部又有歼击机会,则可于休息数日后再打一仗,否则应即收兵休整若干天,然后再在渭北寻机歼敌”。8月15日,毛泽东为中共中央军委起草致彭德怀、张宗逊、赵寿山电,告诉他们:“九月起,全国各区均将有大战,希望你们能配合”。9月12日,中共东北野战军林彪部发起辽沈战役;9月16日,中共华东野战军陈毅、粟裕部发起济南战役。
    彭德怀、习仲勋遵照毛泽东的指示,为配合东北解放军发起的辽沈战役与华东、中原解放军发起的济南、淮海战役,拖住胡宗南集团,使其无法东调,于1948年10月初,发动了荔北战役,力图歼灭胡部部署在洛河以东、大荔以北的第十七军与第三十八军。
    10月3日,由郃阳南下的中共西北野战军从侧翼攻击第十七军康庄部的韦庄一线阵地,很快突破。裴昌会派第三十八军姚国俊部的两个团前往增援,也被击溃。两个军被迫退守第二线东汉村、西汉村阵地顽抗。双方激战3日,到10月8日,东、西汉村终被中共西北野战军攻占,第十七军第四十八师与第三十八军第二十七师等部被歼,第四十八师师长万又麟等被俘。两个军的主力被迫向洛河以西溃退。
    胡宗南闻报大惊,因为此仗若失败,不仅第十七军、第三十八军被歼,而且解放军将打过洛河,逼近渭河,兵临西安城郊。10月6日,他在日记中写道解放军:“向我攻击,态势不利”。10月8日,他在日记中写道:“三十八军撤退,全局瓦解”。10月9日,他“令第五兵团准备反攻”,急调第六十五军与第一军赶往增援。这两个军于10月10日开到大荔城与洛河沿岸,由裴昌会指挥,“六十五军展开于东汉村以东,一军展开于宜井、胭脂山、乌泥庄之线,一二三师、六十一师、一三五师战车六辆,重炮二连配属六十五军”。10月11日,“开始反攻,当即占东汉村、东西窑头、大壕营、胭脂山、乌泥庄之线”。第六十五军于10月11日夺回东、西汉村阵地。但在10月12日,东、西汉村又被中共西北野战军反攻包围,李振部死守阵地不退。双方展开激烈的攻防战。“战况激烈,大壕营、东汉村被围”。胡宗南又调来李日基的第七十六军等部,“于夜间到达”,投入战斗,归李振指挥,“深夜战况挽回”。胡宗南同时令第三十六军、第十七军、第三十八军的部队迅速向前推进,配合第六十五军作战。10月13日,“我向敌猛攻”。在激战3天3夜后,10月14日,中共西北野战军见不能歼灭第六十五军,遂主动撤围北去,李振的第六十五军等部恢复了原第十七军失守的阵地。10月15日,胡部各军向前推进,“占领郃阳、澄城”。历时13天的荔北战役宣告结束。
    荔北战役是针对胡宗南部在渭北进行的一次规模最大的战役。胡宗南部遭中共西北野战军攻击后,开始损兵折将;后来胡宗南迅速调来了全战区几乎所有能机动的部队,先后动用了第十七军、第三十八军、第六十五军、第一军、第七十六军、第三十六军,共计6个军13个师的部队,约9万多人,集中起来进行反扑,还有空军和重炮、战车等特种部队的配合,因而兵力优势,战斗顽强,出乎中共西北野战军的预料。胡军虽损失惨重,伤亡2万多人,但胡宗南为着鼓舞士气,下令大肆宣扬了一阵所谓“荔北大捷”,照例令西安市民召开祝捷大会。胡宗南尤为在这次战役中出力最多的第六十五军军长李振庆功嘉奖,并报请蒋介石同意,提升李振为新成立的第十八兵团司令官仍兼第六十五军军长,同时指挥第九十军。第九十军军长由陈子干升任。同时,胡宗南因第十七军与第三十八军在这次战役中表现不好,撤销了康庄、姚国俊的军长职,分别由杨德亮、李振西继任。
    在荔北战役后,胡宗南为防止中共西北野战军再次南下向大荔地区进击,令第七十六军、第九十军配附第十七军的第十二师,在澄城县城以东大峪河两岸构筑阵地,向北警戒;第一军在洛河西岸向北警戒;其他各军在第二线机动,以备重点增援。
    1948年11月底澄城永丰战役
    到1948年11月,国民党军在全国各战场上,与中共军队的大规模决战,连战失利,兵败如山倒:在东北战场上,1948年10月15日,锦州失守,范汉杰在锦州被俘;11月2日,沈阳失陷,东北全境丢失,47万人被歼灭。在华东、中原战场上,9月24日,华东野战军攻克济南,活捉第二绥靖区司令官兼山东省政府主席王耀武;10月22日,国民党军队丢失郑州,1万多官兵被歼;10月24日,再次丢失开封;接着,在11月6日,中共华东野战军与中原野战军相配合,在以徐州为中心,东起海州(连云港),西至商丘,北起临城(今枣庄市薛城),南达淮河的广大地区,发动了规模巨大的淮海战役。
    在这样的形势下,从1948年11月15日开始,西北野战军对胡宗南部发起冬季攻势,以牵制胡部无法东调淮海战场。
    彭德怀针对胡宗南的“机动防御,重点增援”方针,将所部各军分成东、西两个集团,在渭北地区,不断制造与捕获战机。胡宗南在西安绥署中不断得到报告各地危急的消息,极为被动地指挥几个军东奔西走,兵力分散,疲于奔命。正如彭德怀当时所说:“自我荔北战役胜利以后,胡宗南集中九个军番号的兵力以对付我们,自以为得意。其结果在东至洛河以东,西至咸(咸阳)同(同官)铁道,十二天中往返奔驰三次,平均每日走80至100里。像乒乓球一样,被打得东奔西逃,其疲惫之状可想见”。
    在被动地被解放军牵着东奔西跑的过程中,胡宗南部终于暴露出弱点:第七十六军李日基部在澄城永丰镇陷入解放军的重围。
    第七十六军就是过去的整七十六师,在过去一年中曾两度被歼:一次是在1947年10月在陕北清涧覆没,师长廖昂被俘;一次是在1948年4月在宝鸡被歼,师长徐保阵亡。1948年6月,胡宗南在户县第三次将该师整补成立,任命李日基为师长;1948年9月,整七十六师改为第七十六军,李日基为军长。该军是刚刚重新编组,多是新兵与被俘释放回来的,战斗力很弱。该军在11月中旬被胡宗南东调西遣,筋疲力尽,后来奉命防守澄城永丰镇。全军辖两个师:第二十四师在洛河西岸桥头堡占领阵地,军部与新一师驻永丰镇内。第二十四师就是原整二十四旅,旅长先后由张新、张汉初担任,先后在清涧、宜川被俘。现在的第二十四师由于厚之任师长。
    1948年11月25日,胡宗南“决以避战之目的,令九十、七十六两军,自永丰、韦庄附近撤退,不得已时在大荔附近固守”。
    但是,在11月26日,“九十军于二十六日午前三时撤退,七十六军并未同行”,因为在这天“晨六时永丰七十六军被围”,解放军强大兵力迅速包围了永丰镇,并先向第二十四师阵地发起攻击。
    胡宗南得报后,一方面“令九十军向永丰前进援助七十六军突围”;同时,他因考虑到七十六军多是新兵,无作战经验,遂令李日基将第二十四师从洛河西桥头堡,撤到永丰镇内,与新一师共同防守。但永丰镇地面小,寨墙薄,全军猬集寨内,饮水都成问题,而且受到镇外东面高地解放军的瞰制,因此永丰镇很难防守。当日深夜,胡宗南又电令李日基率该军在友邻第九十军掩护下,撤退到大荔,但李日基认为永丰镇被解放军四面包围,该军又多是新兵,若突围硬冲,可能损失更大,不如死守,等待援兵,可能求得生机,还可给解放军很大杀伤。因而他几次拒绝胡宗南的撤退命令,指挥部队死守。但援兵在哪里呢?奉胡宗南命令来援的第九十军“迟迟不进,永丰激战中”。战斗了3天,到11月28日,“上午九时,永丰陷落,七十六军全军覆没”,军长李日基、参谋长高宪岗以及第二十四师师长于厚之、新一师师长吴永烈以下官兵2万多人被俘。当胡宗南派来的援军第六十五军与第九十军在11月29日到达这里时,西北野战军已撤之一空。
    永丰战败不仅使胡宗南部损失1个军2万多人,而且使胡部不能东调增援危急的淮海(徐蚌)战场。1948年12月1日,毛泽东为中共中央军委起草致彭德怀电,说:“我们现在所要争取的……是希望你们抓住胡宗南,使他的兵力不能调至沪、宁一带”。
    1948年年底,中共西北野战军越过洛河,进逼泾河与渭河流域;胡宗南的后方基地陕南安康地区也开始遭到鄂西与豫西解放军的不断攻击。关中地区与西安城处在解放军南北夹击的危难境地。
    这时,国民党在全国的形势,更处于风雨飘摇之中,不仅在统治区物价飞涨,民怨沸腾,在各战场上更是连战失利,兵败如山倒:继东北战场失败,11月2日东北全境丢失后,东北解放军林彪部迅速入关;华东战场的淮海战役,到12月底,国民政府军败局已定,到1949年1月全军覆没;在华北战场上,中共华北解放军和入关的东北解放军配合,于12月5日发动平津战役,12月22日,攻克新保安;12月24日,占领张家口;重兵包围了北平、天津;而阎锡山长期经营的太原,早于1948年10月就被解放军华北一兵团徐向前部包围……
    在1948年底,南京国民政府与蒋介石,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内外交困、众叛亲离的局面,离全面失败已为时不远。
    (作者系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