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大学是近代著名的教会大学,其前身是1888年美国美以美会创办的汇文书院,1906年南京地区基督书院、益智书院合并为宏育书院。1910年汇文、宏育两书院合并,成立金陵大学堂,设置国文、外文、宗教、历史政治、社会经济等系,并附设若干数理课程。1911年,金陵大学得到纽约大学认可,学士文凭由纽约大学校董会签发。1927年,该校在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注册,在数十年办学过程中,培养了陶行知、方东美、陈裕光、刘国钧、杭立武、王绳祖、陈恭禄、程千帆等众多人才,1952年院系调整,合并于南京大学。 金陵大学与中国近代史上很多重要事件有紧密联系,比如1937年的南京大屠杀,1947年的五二〇事件等,其中尤以1937年南京大屠杀期间的难民救助活动为世人所知。而金陵大学在1913年二次革命后的慈善活动,却鲜为人知。 1913年的二次革命,起因是宋教仁遇刺以及袁世凯与西方五国银行借款合同,6月初北京政府宣布免除江西都督李烈钧、广东都督胡汉民、安徽都督柏文蔚的职务,并派李纯部队进入江西。7月初,李烈钧宣布江西独立。7月15日,黄兴在南京宣布江苏独立。随后安徽、上海、湖南、福建、四川等地宣布独立。7月22日,江苏讨袁军在徐州与冯国璋及张勋部队会战失利,退守南京。9月初南京被张勋部队攻克。孙中山、黄兴等逃亡日本,二次革命失败。 南京是二次革命的主要战场,给南京市民带来巨大灾难,张勋部队入城后,在市内大肆抢掠。由于教会学校有众多外籍人士,张勋部队有所顾忌,因此成为难民的聚集地。“各教会虽有兵士入内,概未扰及,各教堂及各医院均改作留养妇孺之所,避难金陵大学者数逾千人,圣经学校亦有六七百人,鼓楼红十字会医院,庭无隙地,盖近段居民皆逃入,以求庇护也,各医院避难者亦为人满,皆席坐露宿,家中虽有巨厦,不愿居也,西人亦均竭力保护妇孺,每一宅内概容留五六十人不等。”(《申报》1913年9月9日)文中提到的“鼓楼红十字会医院”即金陵大学附属医院“鼓楼医院”,当时被红十字会借用。此时金陵大学校址是现在的金陵中学,校区面积有限,收留千余名难民,亦属难能可贵,“圣经学校”可能是指“金陵神学院”。 在金陵大学校刊《金陵光》第4卷第6期(1913年11月),刊登了侯宝璋的文章《二次革命声中之金陵大学》,比较完整地记述了金陵大学在南京陷落后救助难民的情况,原文如下: 避难:自二次宣布独立,徐州战争,消息不佳,宁人以孤城可危,将被兵祸,故避居本校者,络绎不绝。 停课:本校洪、陈诸君,曾开夏日学以饷学者,一时俊秀之士,负笈来游者,实繁有徒,嗣以徐州失败,张军进逼,学生恐兵祸将及,乃相率归家,学校亦因之停课。 人满:张军进逼,炮声隆隆彻昼夜,城军无粮,岌岌不支,人心乃大乱,于是避于本校者益众,校中所有各房皆满,且有卧于地上者,有坐以待旦者,盖是时已达千二百人矣,本校以拥挤难容,恐有碍卫生,乃禁止续入,门前万头攒动,几欲破门而入,司阍者竟不敢启阍,有本校学员友人刘、董二君立待竟日,卒不得入。 调查:人多易杂,洪君乃订立章程,以为范围(如夜间不准外出,禁止灯火等条)。而又恐宵小间入,乃制出入凭证,凡已入本校者,人给一张,有此方得出入…… 匿名书:当二十八夜十一句钟时,忽有匿名书由墙外传入,大意谓本军队无粮难支,闻贵校储财甚多,望借用一二,其早筹出,免致临时动手云云,比时人已丧胆,哪堪更闻是语。及夜深,而枪声又大作于四周,难人心胆俱裂,竟有膝行入礼堂地道下者,其居房中者,已呆若木鸡,惟坐听天命而已,次日难民中之有声望者,联名请兵保护,司令部乃发兵一队于前门,以资防守…… 绝粮:当冯、张诸军未入之先,避难者亦不过以饘食充饥已耳,而犹系千辛万苦,自外间送来者也,比兵已入城,其留于家者皆逃匿无余,堂中又无宿粮,人尽饥,计不得食者凡二日,其苦可想见矣。 雨绝:天气酷热,难人需水孔多,堂中仅有三井,即不旱而水亦不丰,况又月余未雨,以此三井均涸,日惟乘隙外出,取水一二次,以资饮焉。 巷战:张军入城,本堂附近各处,如北门桥等街,皆有两军互相搏击,枪声如施连珠炮,竟日始息,该时适有东洋人某,由城南赴该领事署,取道本校门首,为张军所见,乃发枪射击,死其一,其他则由五台山后绕道至该领事署始免,盖倭人与我,原系同种,张军以为汉人而西装者,故残之,倭人被残后,张军乃群集门首,欲斩关而入,难者闻此,惊骇万状,不知命在何时也,嗣由本校监学韦理生君,亲至门首,谓此系美国学堂,幸勿拦入等语,始各行散去,然亦险矣。 弹裂:当时城军犹未尽出,仍于虎山施弹,本校适当战线内,其险何如,午时,倏有一弹落校舍外,入地约尺许,隆然一声,尘土纷飞,地为之震,难者心惊胆悸,莫知所措,以为不死于兵,亦将死于弹也,正亡魂间,又有一弹,瞥如飞鸟,自西南来,冲空气作嗤嗤声,越二校舍而射至墙外,崩然大声以裂…… 摄影:宁垣秩序稍整,难者乃同拍一照,以志不忘。 展期:平定后,本校乃遍请避难者归家,以将开课也,嗣以避难者之请缓,不肯重违其意,姑展限半月,然外间抢掠一空,其中户而变为赤贫者,不知凡几,当轴者若无善后之法,将见饿殍载途,不知伊于胡底,本校乃颁面以赤贫者,自此饿者得食,而秩序又为之一变矣。 赠匾:难者尽出校后,复同赠一匾,上颜“慈云普护”四字,以垂纪念。 开师范:此次受难,惟文人为最苦,盖家既被抢一空,而事业又难图,本校蒲洛克君有(鉴于)此,特开师范专科于陶园,并每月津贴学者三元,以作零用,才士联袂而来,除甄别外,计得八十一士,可谓盛矣。 侯宝璋是这次难民救助活动的亲历者,文中很多细节可以找到历史佐证,如:“继又得上海红十字会函,谓有轮舟一艘来宁,专载无依之难民及老弱不能自卫者赴申,其健者留焉。”是指上海红十字会租用大通号轮船,两次到南京运送难民及伤员3000余人的事情。 文中提到的校监韦理生(William F. Wilson),曾任金陵中学校长,他的妻子Mary Rowley亦曾在金陵中学任教,在南京大屠杀期间挽救了众多伤员的威尔逊(Robert O. Wilson),就是他们的儿子。通过对难民的救助,金陵大学扩大了自身的社会影响,对学校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回顾金陵大学这次难民救助,在食品筹集、卫生保障、难民管理、难民教育等方面,与多年后南京大屠杀期间的难民收容有不少相似之处,这反映出金陵大学的慈善传统。在我们高度评价南京大屠杀期间贝德士、林查理、魏特林、威尔逊等人事迹的同时,也不应忘记韦理生、马林、宝珍三、夏伟师等外籍人士的人道主义善举。 (作者单位: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