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评论 >

中山国族姓诸说辨疑(2)

http://www.newdu.com 2019-07-02 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 雷鹄宇 参加讨论

    还有看法认为中山国是战国时期魏国之别封,魏国为周文王之子毕公高之后,故此说亦可归为姬姓说。此说可溯源自高诱注《吕氏春秋》中 “中山君尚”时云:“尚,魏公子牟之后,魏得中山以邑之也。”清代苏时学《墨子刊误》、沈钦韩《汉书疏证》及近代钱穆的《先秦诸子系年·中山武公初立考》(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皆持此说,认为战国时的中山国是魏文侯灭掉之前的鲜虞中山后新封之同姓国。但李学勤认为此说与中山三器铭文所显示的世系不合,战国时期魏国的中山封君与复国的白狄中山并存,二者各有统绪(《考古学报》1979年第2期)。孙华也认为中山复国以后始终是以一个独立诸侯国的面貌出现在史籍,魏国也不可能把自己的子孙封于中山而使之成为一个独立于魏国之外的国家(《河北学刊》1984年第4期)。
    姮姓说、隗姓说与漆姓说
    子姓说与姬姓说是关于中山国族姓问题影响较大的说法,其外还有影响略小的姮姓说、隗姓说、漆姓说三种说法。
    持中山姮姓说者有段连勤的《北狄族与中山国》(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主要依据是《潜夫论·志氏姓》中先称“姮姓白狄”,后又云:“短即犬戎氏,其先本出黄帝。”清代王继培《潜夫论笺》也说:“‘短’当为‘姮’。上云‘姮姓白狄’是也。”故而段连勤认为属于白狄族的中山也是姮姓。但持姬姓说者都认为“姮”是“姬”字之误。林沄在《夏至战国中国北方长城地带游牧文化带的形成》中更是说“姮”字本为“恒娥”之“恒”的异体写法,而非姓氏(《燕京学报》第十四期,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持中山隗姓说的当代学者较少,清代有全祖望作《全校水经注》对《滱水》条注释时说:“中山非周同姓,隗姓也。”王国维在《观堂集林·鬼方昆夷猃狁考》(中华书局1959年)中就认为商、周以来北方戎狄皆为一族,俱是隗姓。在王国维看来,中山国恐怕亦不会例外。此说的立论前提是不承认先秦时北方戎狄成分的复杂。反对者如蒙文通《周秦少数民族研究》(龙门联合书局1958年)就认为,隗姓为赤狄之姓,而属于白狄之鲜虞中山与赤狄殊种。
    持中山为漆姓说者,有何直刚的《中山国史杂考》(《河北学刊》1985年第3期)、《中山非鲜虞辨》(《河北学刊》1987年第4期)。其理由是先认为《世本》所云中山武公所居之“顾”地在古代长狄聚居处的今河南范县东南,故而认为中山国本是长狄的一支。而文献又有长狄为漆姓或釐姓(釐与漆音通)之说。但此说立论的前提认为,中山武公所居之“顾”在今河南范县,证据尚不充分,只能聊备一说。
    此外还有一些调和诸说的观点。如蒙文通《周秦少数民族研究》(龙门联合书局1958年)认为鲜虞中山有子姓、姬姓及己姓等相异的说法,是音译不同而导致的。陈槃《春秋大事表列国爵姓及存灭表撰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则说鲜虞中山的族众为隗姓,统治者先为子姓,子姓被灭后则为姬姓统治者。孙闻博《鲜虞、中山族姓及渊源问题之再探》(《四川文物》2005年第5期)认为鲜虞为白狄子姓,中山为白狄姬姓。
    综上所述,由于相关先秦文献记载过于零星,学者对文献的解读与理解也不同,以至于学术界对中山国族姓的看法歧说纷纭。目前看来,白狄姬姓说相对而言证据较为充分,但还是要期待将来更多新考古资料与出土文献资料能载有相关信息,以彻底解决这一千古疑案。
    (作者单位:山西师范大学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