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考古学 > 专门考古 >

探讨垓下古城及汉文化资源

http://www.newdu.com 2019-07-22 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 郝红暖 参加讨论

    近期,“垓下古城及汉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学术研讨会”在安徽省蚌埠市召开。此次会议由安徽省社会科学院、安徽省文物局、蚌埠市委宣传部联合主办,来自国内各高校、科研院所从事历史学、考古学、遗产规划等领域的近50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分别就垓下遗址、楚汉垓下之战、固镇县汉文化资源及其保护与利用等问题展开讨论。
    垓下古城遗址的发现有利于推动淮河文化的地位问题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王巍长期参与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他指出淮河文化发生早、发展水平高,兼具周围地区的文化因素,又独具特色。淮河虽处于各大文化区的交汇地带,但并不是单纯的文化廊道,而是实实在在的文化区。他认为2008—2009年垓下古城遗址的发现,弥补了大汶口文化长期没有发现城址的空白,建议重新启动垓下古城的持续性考古工作,希望最新的考古成果能够立体展现大汶口文化时期城址的时代风貌,进一步揭示垓下古城所代表的区域政治势力及其文化内涵。
    安徽省考古研究所宫希成介绍了固镇县境内的考古遗存情况,尤其是垓下古城、南城孜遗址和谷阳城遗址的基本特点。他认为,这几个考古文化遗存从六千多年前一直延续到夏、商、周,乃至秦汉时代,在时间上具有延续性和完整性,在整个皖北地区具有代表性。他还指出淮河中游地区具有开放的地理环境,从考古资料看,这一地区从新石器时代开始就不是一个稳定的文化区,但却是中国各大文化区交汇的关键地区。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这里是中原地区与海岱地区、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古代文明交流与融合的场所。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张居中认为,垓下古城遗址的发现,丰富了我们对大汶口文化时期淮河中游地区发展状况的认识,填补了这一地区未发现新石器文化城址的空白,再次证明了高台型居住形态适合水多、地平、潮湿地区的地貌环境。他指出,这一发现加深了我们对淮河中游淮系文化的认识,至少在大汶口晚期,这里已经形成了一支强势的地域文化,并影响了周边地区。中国社会科学院王吉怀认为,垓下古城遗址的发现为固镇地区汉文化的发展找到了源头,建议继续开展遗址的考古工作,可以尝试利用现代物理探测和电子探测技术探清古城地下的情形。
    多位专家还从历史文献角度对垓下之战进行了考证。中国人民大学王子今认为,垓下之战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节点,对秦以后的历史走向有重要意义。他提出,发掘利用汉文化资源,应从《史记·项羽本纪》的文本入手,更深层次地理解楚汉相争的历史记录。垓下在史记中出现过14次,说明它是秦汉之间历史的重要舞台。《史记》对垓下之战的描述也反映了司马迁对历史地理、水资源环境的观察,反映了战国、秦汉时代黄淮海平原多大泽的自然环境。南京大学马俊亚通过多方考证,认为垓下楚歌是《宋书》所录《鸡鸣》,并通过将其内容与相关史事的比证,指出该歌是一曲结构严整、层次分明、逻辑连贯的叙述楚国晚期信史的作品,是以能涣散垓下楚军士帅之心。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张新斌对垓下之战发生地洨国说(灵璧与固镇)、真源说(鹿邑与涡阳)和陈下说的提出及其研究过程进行了系统的学术史总结,认为在相关研究中不要轻易否定历史文献,但也需要关注新发现的考古证据。
    此次研讨会还对固镇县汉文化资源及其保护与利用进行了讨论。安徽省社会科学院陆勤毅在总结会议时指出,专家学者将垓下古城放到中华文明起源的背景下探讨,将垓下古战场放在汉文化发展的背景下研究,主题明确、意义重大。他期待固镇县在立足本地丰厚历史文化资源基础上,做好汉文化保护和利用的大文章,打造独具特色的汉文化基地。
     
    (作者单位:安徽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故事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
神话故事
中国现代史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学术理论
历史名人
老照片
历史学
中国史
世界史
考古学
学科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