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墓的都城之“中” 为什么我们谈都城,又要谈陵墓的话题呢?在古人的认知中有两个世界,一个是阴间,一个是阳间。2000多年前的《吕氏春秋》就提出“陵墓若都邑”。凡是建都的地方,都有帝王陵墓,就像安阳殷墟的西北岗商王陵、秦都咸阳附近的秦王陵与秦始皇陵、西安地区的西汉十一陵、唐十八陵、河南巩义宋陵、北京周口店的金陵、昌平的明十三陵、清东陵与清西陵等,这些陵墓同样体现了古人的生前“居中”的思想,死后进入“阴间世界”也把居“中”的理念带到那个世界。 陵墓中最早的“中”,我们是在安阳西北岗3000年前商代的王陵中发现的。我们发现墓是方形的,四边各开了一条墓道。按道理来说,古人当时修墓的时候只需要挖一条墓道就足够了,当初商朝人为什么要挖四条墓道?我曾经仔细思考过这个问题。 从考古发现来看,在东汉以前,凡是国王、皇帝的墓葬,都是四条墓道的规制。比如秦始皇陵、汉武帝茂陵等等。我认为,四条墓道的设置,跟宫城四面开门是一个道理,从功能角度来说墓葬其实只用一条墓道,但是它需要四条墓道来表示,它是面向四方的。举一个例子,《史记·秦始皇本纪》写秦始皇陵是“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上述记载也就是把秦始皇陵当成国家缩影考虑。 其实在古人的概念中,都城也是一个微缩的国家。清代北京城有中南海、北海的设置,这种把湖泊称之为“海”的做法,实际是从唐代沿袭而来的。唐太宗李世民的皇宫里就设有四海池,即“东西南北”四海。而这种设定实际上是从汉武帝那里延续而来的,汉武帝到北地、山东、河北等地视察,回去以后就在皇宫里修了池子,叫太液池。“太者大也,液者水也”,“太”的意思就是比“大”还要“大”。 结果就是在考古发掘中,这一时期(从殷商到西汉)只要是帝王的陵墓,一般是四条墓道,也就是考古学家所说的“亜字形”墓。 在夏商周时期,宫城是不开四门的,到了秦汉时期,宫城开四门就成为一个制度。宫城四面开门,都城也是四面开门。到了战国时期开始出现君王陵园,那时候的陵园并没有四个门,到了秦汉的时候就变成了四个门。 在战国时期,没有哪个国家的君王修墓设置有四个门道的,只有秦始皇他们家这么干。原来我们以为是当了皇帝才能有四条墓道的规格,从目前考古发掘的资料来看,不仅是秦始皇有野心,其实秦始皇的祖先也挺有野心的。 我注意到秦国这种四条墓道的规制,只有在它把国都从凤翔迁到了咸阳以后才出现。当初为什么要把国都从凤翔迁咸阳?因为凤翔在西边,咸阳要靠东一些,把国都搬到这里,就是想吞并六国更方便一些,这是一种生者的政治抱负。后来,既然活着的时候想当皇帝没实现,那么死后,秦始皇的先祖们仍旧按照皇帝的规制来设置陵墓。 后来到了东汉的皇帝陵墓,又变成了一条墓道的规制,我们称之为“甲字形”墓葬。不过陵园仍旧保持四个门的设置。 武则天的乾陵陵园就是东西南北四个门,宋代皇帝的陵园也是四个门,依旧保持着跟古代都城一样的设定,这意味着“陵园就是皇宫”象征的认知。陵园前面设立的石人、石马等石像生,象征着上朝的朝礼,就像站在午门外头。西汉十一陵、唐十八陵、巩义宋陵、北京房山金陵、昌平明十三陵、清东陵与清西陵等帝王陵墓的“司马道”或“神道”实际上就是死者生前都城的“中轴线”。 “中”的观念的传承 古代都城及宫城布局形制所呈现的这种“中”的观念,我们之所以称它是“中华历史文化基因”,就是因为在中华五千年历史发展中,它被中华大地的各个民族所认同,考古发现与古代文献记载均佐证了这一历史:鲜卑人建立北魏王朝,徙都于“天地之中”洛阳,继承汉长安城、汉魏洛阳城布局形制,营建北魏洛阳城,使都城的“中和”观念更为深化,开创了中国古代都城的“三城制”,完善了都城“中轴线”,弘扬了先秦、汉魏都城的宫门门阙形制,北魏洛阳城宫城阊阖门布局形制对后代产生深远影响。中古时代以后北方族群女真、蒙古等入主内地,先后建立了金、元、清王朝,他们定都北京,其都城形制承袭了几千年形成的“中”的传统。 在古人的概念中,既考虑以“中”为核心,又考虑到公平、公允的“和”,形成“中和”理念,把大家团结在一起。最后想达到的目的,就是古人所秉持的国家认同、国家的稳定和大一统观念。 (本文演讲资料及图片,均由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院提供)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