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访谈 >

中国城市发生了怎样的历史位移——熊月之研究员在2019青年汉学家研修计划(上海班)的演讲(2)

http://www.newdu.com 2019-08-20 解放日报 newdu 参加讨论

    明清之际,江南市镇成为物质和精神的“粮仓”
    再来看江南市镇。
    江南开始繁盛的转折点是南北朝。研究显示,南朝以后,南方经济已经重于北方;到唐代,“南重北轻”就相当稳定了。
    历史上的江南,各个地方都会积极利用自然资源进行合理分工,或种粮,或植棉,或养蚕,各展其长,生产集约化程度很高。
    手工业生产的专业化程度也很高,丝织、棉纺、陶瓷、制糖、酿造、造纸、矿冶、五金等各有专家。上海今天的市花是白玉兰,但在1949年之前,市花却是棉花。棉花曾经是上海最重要的经济产品,这也是区域分工的结果。
    明清时期,全国科举考试成绩最好的地区之一也是江南,绘画、书法、文化发展最好的地区之一也是江南。那时,科举录取名额是有比例和限制的,发达地区参加考试的人多,录取率相对就低。于是,一些文人就不再执着于科举,而选择写小说、绘画、刻书和建园林,或者是像徐霞客那样去游山玩水。
    总的来看,这一时期的江南市镇逐渐成为物质和精神的“粮仓”。
    第一,商品经济发达,商人地位提高。在江南,如果一家有两个儿子,通常在内部会进行合理分工:适合读书的就去读书,适合经商的便去经商。兄弟之间的合理分工,有利于家庭的长远利益。
    第二,市民文化得到发展。明代以后,言情小说有很大发展。《三言》《两拍》等许多言情小说都出自江南。这一时期,不愁衣食的文人谈吃穿、谈游玩、谈雅好,所表现的思想、情趣、格调与朝廷倡导的意识形态有不小差异。
    第三,讲究物质生活,行为偏离正统。明清时期,朝廷对人们的衣食住行有很多限制。比如,有些质地和颜色的衣服,普通人是不能穿的。但明中期以后,江南普遍发生“不守朝廷规定”的情况。人们讲究衣着、讲究住房、讲究生活品质。最为极端的是,明代学者陆楫(陆家嘴即为陆家田产所在地)曾撰专文提倡适度奢侈性消费,以刺激生产、促进财富流动。
    第四,高度重视实学。所谓实学是指实在、实用、实惠之学,不尚空虚的学问。明清时候,江南出现了一大批科学家,占全国的一半以上。最著名的就是徐光启,他跟利玛窦翻译了《几何原本》。他认为,我们要想超过人家,第一步必须要了解人家,叫汇通;要想了解人家,前提必须要翻译。他的翻译、汇通、超胜“三步走”策略,非常自信、开明、健康,也很实在。
    第五,爱乡爱国情感相当浓烈。江南地区的人,爱乡爱国情感相当浓烈。元朝军队南下时,常州以2万义军抵抗20万元军的围攻,足足坚守了半年,被誉为“纸城铁人”。清军南下时,江南地区爆发了很多抗清斗争,涌现出陈子龙、夏完淳等一批抗清英雄。东林党人提出的“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更是早已成为读书人爱乡爱国的标志性口号。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