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族学 > 社会文化 >

[毛巧晖]遗产化与民俗节日之转型——基于“2017‘敛巧饭’民俗风情节”的考察(2)

http://www.newdu.com 2019-08-20 中国民俗学网 毛巧晖 参加讨论

    二、“敛巧饭”习俗进入“公共”领域
    进入21世纪以后,传统的“敛巧饭”习俗在国家重视非遗的历史语境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2006年,中国的非遗保护全面开启,至今已有十余年。非遗在学界搭起了一个新的平台,民俗学、文学、戏曲学、艺术学、人类学、建筑学等多学科在此交融共筑,形成了新的研究领域。民俗学因为关注非遗,逐渐将“民”“俗”“民间”转入国家话语空间,其对非遗的研究涉及保护内容、保护原则、保护方法、保护伦理等,这一过程呈现了民俗学者在非遗研究中渐趋深入的学术历程。而对于学术问题的探究,亦经历了“本真性”“原生态”“文化保护区”,以及对非遗不同层面问题的关注等,上述问题的演化恰恰反映了非遗的学术史历程以及理论的内在变迁,同时也呈现了非遗研究的发展路径。随着非遗研究理论的渐趋深入与成熟,初起之时的喧闹渐趋转入理性的学理分析与思考。节日作为民俗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历来受到学者的高度关注。如2016年二十四节气进入世界非遗名录,它在社会中的受关注度也进一步提升了。在众多话题中,民俗节日在当下社会的发展这一话题引起了社会各领域的热议。传统社会的大部分节日都是农耕社会的产物,在新的时代语境中,它们该何去何从?非遗如何改变节日民俗的传统样态,它对节日的未来发展有何意义,等等。学者的关注点有民俗节日的节庆转型与建构、新型节庆与公园文化等,他们用“传统的发明”“嵌入理论”“脱域与回归”等理论对此予以观照。这些对于民俗节日研究而言,都超越了传统的单向度与平面化研究。“当前,我们正处在人类历史上的一个转折性时期,充满不确定因素。自古以来,人类从未像今天这样动员起来并充满热情地保护过去的遗产,特别是在不同社会间大范围接触和对资源进行以消费为导向的过度开发的背景下。这种遗产保护意识的产生有一个先决条件,即‘地方性的生产’(production de la localité,Appadurai 1996)及其模式与机制的转变;同时还造成了一个代价,即在周围一切或几乎一切遗产都消失的时候,感到惊恐的人们才去寻找坐标(repères)和里程碑(bornes),以维系他们陷入剧变中的命运。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才出现了遗产的生产,不论是遗址、文物、实践或理念;这种遗产的生产能够恰如其分地被视为一种‘传统的发明’。”“敛巧饭”民俗虽不是从无到有,但其在新的历史语境中发生了显著变化,从“村落文化”逐步转入怀柔区、北京市、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百科全书·代表性项目卷》中“敛巧饭条”,“敛巧饭”写在“元宵节”名称后的括号内,即“元宵节(敛巧饭)”,对其内容的描述突出了“感恩”“春耕”及“乞巧”。
    “敛巧饭”在遗产化的过程中,对其节日习俗进行了标准化规范,进入社会“公共”领域,即按照上述内容,“敛巧饭”习俗无论从时间程序、敛取食材过程以及参与人员的安排都纳入了现代秩序。
    (一)传统习俗时间观转换为“日程表”
    从2006年开始,“敛巧饭”习俗活动不再是村民的自发活动,而开始由村、镇政府策划、组织,成为政府主导的公共领域的民俗节庆活动,这也就使得传统的习俗纳入了新的社会秩序范畴。到2017年,这一节庆活动已经组织了12届,这年的活动流程是:
    09:00调音师在主会场播放背景音乐
    09:10-10:30按节目单内容进行歌舞表演
    10:30主持人上台宣布“2017‘敛巧饭’民俗风情节”活动正式开始。具体安排如下:
    1.介绍“敛巧饭”举办情况
    2.杨树底下村党支部书记靳洪安致词
    3.祈福仪式开始(同时播放祈福仪式背景音乐)
    10:35-10:45“敛巧饭”祈福仪式,具体安排如下:
    1.主持人宣布祈福活动正式开始(点响电子礼炮)
    2.请主祈福人上台,净手上香后:
    (1)行施拜礼
    (2)恭读祈福文
    (3)祈福上苍
    (4)主祈福人和陪祈福人转身向游客鞠躬致谢礼
    10:45-11:05“敛巧饭”情景剧表演
    11:05主持人上台,邀请游客进行互动
    11:30主持人宣布“敛巧饭”开饭(古戏台按节目单内容继续歌舞表演)
    11:30-13:30游客品尝“敛巧饭”
    14:00演出人员退场,游客自行选择冰雪游乐活动
    统一的活动流程,改变了“敛巧饭”习俗的传统“时间”存在,民俗活动的时间秩序变成了每位参与者手中的“时间日程表”。这一日程表的出现,意味着民众的习俗时间观念被纳入“现代时间”观。不同社会、不同文化群,时间观念是不同的。正如《走进他者的世界》一书中所说,在田野调查中,经常会遇到被访谈人不按时出现,或者问他某地有多远的时候,对方的回答是“半天”或者“一顿饭的时辰”。一旦转换为“日程表”就意味着这一民俗活动的时间统一化为“现代时间”。民众的各项相关活动,都要按照这一时间执行,当下民众大多已习惯在“现代时间”中生活、工作,虽然时间范式转换了,于他们而言并没有太大不适,但也不是完全适应。在调查中,最显著的一个例子就是:“敛巧饭”的开饭时间按照日程表是11时30分,很多民众11点就开始拿着碗筷在各个灶台前喧哗,甚至与做饭人员争执,意见极大。外出归乡的村民则念叨从前不会如此,在从前,大伙一起做饭,随时做好随时吃。这一新的时间规范,对于政府而言是活动执行的标准,而当地民众却不认可。在这一最普通、最本能的时刻———饮食时间上,民俗时间观与现代时间观发生了矛盾与冲突。标准化的“日程表”也改变了“敛巧饭”习俗的时间框架。传统“敛巧饭”习俗的时间只在正月十六,但是现在一般都会是三天,有可能是正月十四、十五、十六,也有可能是正月十五、十六、十七。其目的主要是为了凑周末,希望村里的年轻人能够回来,外来游客多点,增加节庆创收。他们在接受现代社会秩序规范的同时,又难以遗忘民俗时间,其冲突与矛盾多有呈现。这也是当下民俗节庆存在的一个普遍性问题,即如何将传统的民俗时间与现代社会秩序更好地契合,进一步增强现代民俗节庆的包容性,在现代化的转换中能适当吸纳传统的“时间观念和时间感觉”,使得习俗在纳入现代秩序的同时,保存其时间文化的多样性。
    (二)传统食材敛取方式与现代食品安全的抵牾
    我们在正月十五当天,前往“敛巧饭”制作现场,在杨树底下村新建的文化广场,全场有7个档口,每个档口有10口锅。在场外(西检票口外)还支了10口锅,共计80口大锅。场外的10口大锅主要提供会议工作人员与保安人员的午饭。参与做饭的人员统一着装,都是蓝底碎白花的围裙与罩衫,全场看过去,整齐划一。
    在调查中,我们访谈了常XX。她今年74岁,没读过什么书,认识的字很少,有3个女儿,1个儿子。她18岁时嫁到当地的霍家,霍家兄弟5人,还有1个女儿,全家共17口人。她最初嫁到杨树底下村时,“敛巧饭”就是村里人一起熬粥,粥的食材主要是棒碴、小米、大米等。村里的小姑娘(一般指未嫁人的女性)于正月十六一早去各家上门敛饭,各家有什么就给什么,有的人家给玉米渣,有的给红豆、大米、小米,富裕的人家就给块肉。然后她们(已婚女性)在村子里支起十几口锅,大伙聚集在一起煮粥,快煮好时,在粥里放上针、顶针等,吃到的女性就会变得心灵手巧。“敛巧饭”一般是女性吃,但有时候小男孩也参加。以前杨树底下村的“敛巧饭”没有现在热闹,但是一般在外工作的人都会回来参加。现在“敛巧饭”由镇政府统一负责,2017年又由北京华夏人民艺术创作院承担完成,所有的食材(大米、豆子、杂粮、白菜、豆腐、粉条、猪肉)都是政府统一采购,主要就是担心村民自主提供的食材如果不够新鲜,大伙吃出问题来就不好了。在“敛巧饭”民俗风情节调查的两天里,我们访谈了8位参与做饭的女性、一位负责做饭的男性以及当地政府的工作人员,都提到了食材关乎食用者的身体状况,万一食材不好,出现食物中毒谁都负担不起。在这一过程中,传统“敛饭”过程就被置于“食品安全”的对立面。在现场,我们还看到到处飘扬着赞助商的广告标语。京信社的广告标语是“吃了‘敛巧饭’,六村吉祥安———京信社为您祈福”。京信社是近年来成立的理财机构,2015年成立,2016年他们就参与了“敛巧饭”习俗的赞助活动。我填写了他们一份资料,只需要写名字和电话,他们就发给我一张京信社名片和一个餐具小礼物。我趁机访谈了摊位前的杨女士,她1968年生,京信社资深员工,从京信社未成立时就开始介入了筹备工作。她说京信社董事长积极资助文化事业,但具体赞助情况她不了解。京信社在现场搭了红色的帐篷,他们希望给来参加“敛巧饭”习俗的本社VIP会员提供一些服务,比如免洗洗手液、热水以及休息场所。另外值得一提的就是北京恒信昌盛商贸有限公司提供的“敛巧饭”酒,他们专门申请了“敛巧饭”商标,成为这一传统习俗的衍生文化产品。他们现场提供免费品酒,既是广告又增添了节俗气氛,同时也为大家提供洗手、热水等基本服务。
    现代商业机构介入传统习俗,他们更多为民众提供的是现代社会保障,而这恰是传统习俗活动所缺失的,成为传统民俗活动的一个良好补充。只是在这一过程中,将“传统食材”置于“食品安全”的对立面,这在一定意义上消解了这一活动的文化内涵,尤其是“敛”的文化意义及其实践。在“敛巧饭”民俗风情节的举办中,举办方对此进行了一定弥补。他们在活动中举行了“敛”的仪式,组织16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到村边的两三户人家象征性地敛取白菜、萝卜、大米等。这就使得一些文化实践活动转换为“仪式”。今后,这一文化现象将作为仪式留存在民俗活动中,其实用意义则渐渐消失。这是在新的民俗风情节中做得相对完善的一点,值得进一步推广,为其他新型民俗节庆提供一定借鉴意义。
    (三)“敛巧饭”习俗活动由“自在参与”转向“统一安排”
    “敛巧饭”习俗在过去主要是由几家人聚在一起,或者大家聚在村落的公共场域(如村里的街道或村边的河套旁),大家一起做好饭后,先扬饭喂雀。从前,村里的这一仪式由梁姓老人(梁治国)主持。他入选了北京市级非遗传承人,但因他户口不在村里,职责已被本村人员取代。在没有举办民俗风情节的时候,村里人都是自发举办,大家敞开吃,谁来谁吃,如有过客正好路过,只要不开车还会让客人留下喝酒。2006年,随着非遗受到国家的重视,这一民俗活动开始由村里统一筹办,正月十六当天,文化活动内容丰富,有二魁摔跤、高跷、秧歌、小车等,参与活动的外来人员收取二三十元的费用。
    自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遗项目后,“敛巧饭”习俗活动由镇政府统一管理规划。一般情况下,镇政府从前一年十月开始规划,当年正月初七正式启动此项工作。在活动现场,我们访谈了活动承办方北京华夏人民艺术创作院、杨树底下村书记、参与安保的警察等人,他们都陈述了这次活动的人员安排。
    全村村民分成了10个组,分别负责做饭、洗碗、打扫卫生,除了打扫卫生人员,每人每天150元,打扫卫生人员每人每天100元。在“敛巧饭”活动现场,他们坚持有票者先吃、工作人员和村里人后吃。2017年来了欧曼集团的50多人,其中外国人20多人,在村长家吃饭。参与活动者老龄化现象严重,参加人员中至少有3位是1942年出生的,当地人都希望能实行民俗节庆活动承包制,现在这种“哭的拉笑的”(当地俗语“吃大锅饭”之意)方式,大家虽然都能有些许收入,但人员不好管理,年龄大、劳动积极性差等情形较为突出。尤其是2017年,这一活动由承办方北京华夏人民艺术创作院安排,包括感恩神雀祭祀仪式的30人都是从琉璃镇各村选拔的村干部,当地没有这么多年龄、外形相当的人员。
    从上述内容可以看到,“敛巧饭”民俗风情节改变了参与人员的“自在性”,杨树底下村民众从文化承载者、文化传承主体逐渐成为了新型节庆的“工作人员”,既然是工作人员就要按照现代社会薪酬规范接受相应的配给,同时他们渐渐开始淡出了节庆的核心“祭祀仪式”,这给他们造成了压力感与焦灼感。2015年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十届常会审议并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伦理原则》,强调“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续力;把社区、群体和个人置于传承非遗的核心位置。”显然,这一活动形式不符合这一规定,在今后民俗节庆的举办中,要关照民众的文化传承,他们作为文化承载者不能从民俗节庆中逐渐“隐去”。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