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考古学 > 专家论文 >

【文萃】中原和海岱:文明化进程比较

http://www.newdu.com 2019-08-21 《社会科学》2019年第4期 韩建业 参加讨论

    “中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中原”可包含“海岱”在内,而狭义的“中原”大体相当于苏秉琦所说“陕豫晋邻境地区”,本文特指豫中西、豫北冀南、晋南和关中东部地区。“海岱”即苏秉琦所说以泰山为中心的“山东及邻省一部分地区”。处于黄河中下游的中原和海岱地区,是中国境内文化连续性最强的区域,也是早期中国文化圈的重心所在,在早期中国文明化进程中处于核心地位。这里还是中国最早发现的两个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的分布区,对二者相互关系或夷夏东西的讨论,构成20世纪前半叶中国史前考古研究最主要和最精彩的篇章。21世纪以来,有学者对中原和海岱地区先秦文化的关系进行过较为深入的梳理。本文从文化格局、文明模式、背景动因等方面,对两个地区的文明化进程做进一步的比较分析。
    一、文化格局
    中原和海岱大约万年以来首尾相望,东西文化互相交融,发展节奏此起彼伏。
    一万多年前,中原和海岱差不多同时进入新石器时代早期。约公元前7千纪至前6千纪的新石器时代中期,中原的裴李岗文化属于“深腹罐—双耳壶—钵文化系统”,而海岱及以南地区的后李文化、顺山集文化属于“素面圜底釜文化系统”。起初二者大致东西对峙,但至约公元前6000年已经是西强东弱的态势。裴李岗文化中期实力超过后李文化,以中原为核心的“早期中国文化圈”开始萌芽。裴李岗文化晚期的东渐,更是促使淮河中游乃至于泰沂山西南的后李文化等转变为双墩文化,后李文化则被压制在泰沂山以北一隅。
    约公元前5千纪进入新石器时代晚期,在海岱北辛文化的推动下,中原文化整合成焕然一新的初期仰韶文化。约公元前4000年左右进入庙底沟时代,以晋南豫西为核心的庙底沟期仰韶文化强力扩张,对诞生不久的大汶口文化早期影响颇大,中原的花瓣纹彩陶、多人二次合葬等因素广播海岱。这显然是一个东强西弱的时代。正是在此时,基本形成“早期中国文化圈”或者文化意义上的“早期中国”。
    从约公元前4千纪后半叶开始,进入铜石并用时代早期,文化格局大变,中原相对没落,海岱强势崛起,大汶口文化因素散布到中原各地的仰韶文化当中,甚至在郑洛一带出现大汶口式墓葬,暗示存在人群的东移。直到约公元前3千纪后半叶进入铜石并用时代晚期或者龙山时代,仍是海岱稍强于中原;中原龙山文化的形成,就有海岱龙山文化的诸多贡献在内。龙山后期,中原复兴,进入早期夏王朝阶段,但“万国林立”,对海岱仍不具有明显优势,大体仍是夷夏东西对峙的局面。
    约公元前2千纪初海岱文化的再次西渐,促成王湾三期文化新砦类型———中期夏文化形成,并进一步西渐催生二里头文化,亦即晚期夏文化。已经进入青铜时代的二里头文化,影响及于中国大部地区,对海岱地区形成压倒性优势。
    总体而言,中原文化颇多波折,而海岱文化稳定发展,只是最终以中原胜出而收场。海岱的发展节奏其实和江汉大体近似,只是最后衰落的时间晚数百年而已。
    二、文明模式
    中原和海岱文明化进程彼此呼应,文明模式东西辉映。二者的文明起源,都始自庙底沟时代,不过细较起来,毕竟是中原先走一步,海岱后来居上,最终中原集大成而成为早期中国文明的核心。
    庙底沟时代,豫晋陕交界地带出现上百万平方米的大型聚落,数百平方米的大型“殿堂式”房屋,标志着早期中国文明最早开始起步。庙底沟类型对大汶口文化的显著影响,大约是海岱地区文明起步的契机之一。稍晚进入铜石并用时代早期,社会进一步分化,中原和海岱都出现古城和大型墓葬,且都有多个区域中心。此时的中原和海岱,属于所谓“古国”时期的偏早阶段,当处于前国家时期或初级文明阶段,或者高级酋邦阶段。
    龙山前期,中原至少有陶寺文化、王湾三期文化前期、后岗二期文化前期等强势文化。海岱龙山文化,无论是前期还是后期,都延续了大汶口文化以来的多中心格局。整个龙山时代,中原和海岱基本是实力相当、东西对峙的关系。总体而言,中原海岱仍是万国林立的态势。
    王湾三期文化的较大墓葬是重贵轻富的传统。龙山文化的临朐西朱封、泗水尹家城等大墓显然是富贵并重的状态。陶寺文化大墓也富贵并重,原因与其上层文化的东方来源有关。
    经新砦期的过渡,中原进入二里头—二里岗时代,或者晚期夏—早商时期,其影响则遍布中国大部地区,东至海岱,北至西辽河,南达江湘,西至青海。海岱的岳石文化,或者东夷文化,则一蹶不振,不断退缩。另外,中原和海岱模式长期互相交融,区别远不如以前清楚,比如二里岗文化的较大墓葬,其富贵并重的情形就和之前的海岱龙山文化墓葬近似。
    三、背景动因
    中原和海岱都在黄河流域,都属于东亚季风区,水热条件近似。表面看来,从地理环境角度并不能找出夏胜夷衰的背景,其实不然:其一,中原距海稍远,水热条件不如海岱优渥,但山东沿海区域有受海平面涨落直接影响之虞。这决定了中原地区文化发展虽不如海岱迅速,但更加稳定,不至于大起大落。其二,中原和海岱都和周围文化发生交流,但中原居于“地中”,能够兴盛时辐射全局,低潮时海纳百川,奠定其包罗万象、宽容广博的文化特质。海岱偏于东隅,无论辐射还是吸纳都受局限。其三,中原和海岱都受周围文化,尤其北方地区文化的冲击,但一西一东,程度大有不同。中原以北是晋陕高原,再外围是蒙古高原、河西新疆和中亚,这些广大地区基本都是较为干旱的草原绿洲环境,当气候干冷植被带南移时,无论从事狩猎采集还是畜牧,南下的可能性都很大。
    尤其公元前2千纪初期气候干冷时,进入青铜时代的草原文化的东南向扩张,给甘青内蒙等地的齐家文化、朱开沟文化等带来显著的畜牧业和青铜技术,也间接刺激了中原文化格局的大调整和二里头青铜文明的兴起。海岱以北则为渤海和河北平原,再外围是西辽河流域和东北平原,这些地区都比较湿润,以狩猎采集和农业经济为主,气候干湿冷暖变化幅度不大,人群南下的原动力不强。源自西方的畜牧业和青铜技术等也只是通过中原间接影响到海岱。这就决定了中原不但更方便吸收西方文明的馈赠,而且在多元文化碰撞过程中锻炼了其坚韧不拔的性格。
    总之,中原和海岱地区新石器时代以来的考古学文化各具特色又互相交融,文化态势东西对峙,发展节奏此起彼伏,文明进程彼此呼应,成为早期中国文明的重心所在,共同带动了早期中国文明的起源和形成。中原文化中庸稳重,坚韧不拔,海纳百川,还能得西风之先,这大概是其最终能强势胜出的深层原因。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欧亚视野下的早期中国文明化进程研究”(项目编号:18ZDA172)、郑州中华之源与嵩山文明研究会委托重大课题“嵩山地区文明化进程与华夏文明的形成”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社会科学》2019年第4期,中国社会科学网 齐泽垚/摘)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故事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
神话故事
中国现代史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学术理论
历史名人
老照片
历史学
中国史
世界史
考古学
学科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