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世界史 > 历史解读 >

天界与花山:玛雅贵族的归宿

http://www.newdu.com 2019-09-07 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 李默然 参加讨论

    玛雅人热衷于对死后世界进行描述。通过一些保存至今的图像和文字,我们可以一窥玛雅人的思想体系,以及这一套体系是如何被构建与运行的。玛雅人面对死亡并不逃避,相反,他们认为,死后重生才是达到永恒的途径,但重生后归于何处,却又语焉不详。
    三重宇宙
    要知道玛雅人的死后世界,首先要对他们关于宇宙构成的看法有所了解。玛雅人认为,宇宙有三个层级,可称为“三重宇宙”,即天界、人间和地下。
    天界自然是天空之上,在图像中,一般以“天带”(Sky Band)为标志。“天带”呈长方形,内绘有表示日、月、金星等玛雅文字符号。这样的描绘是表现天界的自然属性,日月星辰的运行都在于此。但是,除了自然属性以外,天界还有更重要的社会属性,即它有时会象征神的寓所,具有高等级的含义。在桑巴托洛壁画中,法力无边的大鹦鹉就是从天界降落的,神话《波波乌》里记载它珠光宝气,自称太阳,控制了宇宙秩序。
    科尔数据库收录的K1183号陶杯上,描绘了英雄双兄弟向智慧神伊扎纳进献珠宝,三人所处位置正是在“天带”之上,而伊扎纳更是坐在身体刻有星象标志的双头蛇形榻上。这些细节均表明这一场景刻画的正是天界。伊扎纳和大鹦鹉本身关系密切,而有关天界的图像中少见其他神祇,这可能暗示了伊扎纳和大鹦鹉的神殿就居于天空之上。
    人间自然是现实的世界,生者所居。但在一些图像中,人间会以“地带”(Earth Band)为标志。与“天带”一样,形状亦为长方形,但内部描绘的则是大地的符号。
    玛雅人将地下世界称为西巴尔巴(Xibalba)。这里是冥王居住的地方,阴森恐怖,危险重重。神话《波波乌》着力描述了英雄双兄弟为了拯救父亲玉米神而勇闯地狱的故事。因此,对于地下世界的表现,玛雅人着墨最多。特别是墓葬中随葬的大量陶杯上,均以彩绘或雕刻表现玉米神在地狱罹难和英雄双兄弟战胜冥王并拯救父亲的场景。如K688号陶杯,陶杯图案底色纯黑,象征幽暗的地狱,玉米神赤身裸体被冥王置于祭祀盘上正准备牺牲。而另一件陶杯(编号K595)上则描绘了玉米神从幻蛇(Vision Serpent)口中探出身体,旁边的死神左手持矛,右手抓着玉米神的头发,正准备将其刺死。
    除了玉米神的牺牲以外,英雄双兄弟在地狱战胜冥王的故事也是玛雅艺术经常表现的,如K7795号陶杯就刻画了双兄弟战胜冥王的场景。这些图案所表达的内容,在后来的《波波乌》中都有相似或接近的记载。
    当然,除了这些恐怖场景外,与地下世界相关的元素也是着力表现的内容。如水、睡莲、海螺、鱼、雨神(住在水中)和美洲豹(夜晚太阳神)等,均是玛雅艺术中关于地下世界常见的表达方式。
    逝后何往
    囿于资料所限,本文讨论的对象都是国王和贵族等能够留下丰富考古资料的高等级人群。
    死后重生是玉米神获得永恒的方式,大量的图像资料都在反复表现这一主题。这种观念也和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具体来说,就是农业生产的循环——玉米的重生(收割和耕种)。关于玉米神的住处,玛雅人并未有明确的表达。我们从图像资料中也找不到相关信息,似乎玉米神不知居于何处,而又无处不在,但他死后沉入地狱则是毫无疑义的。在经历地狱艰险并被英雄双兄弟拯救后,他从地下破壳而出(类似玉米发芽),完成重生,重归神位。
    基于这样的神话理念,国王和贵族也会在死后重生,继而达到永恒。但他们重生以后,显然无法重回世俗的权位。那么,他们死后去了哪里,就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其一,升入天界。我们在雅什奇兰4号纪念碑上注意到一个细节。雅什奇兰4号纪念碑由三部分组成,最下面是一只大地之兽,其眼睛上的水珠和海螺壳式的耳朵,表明这其实是在表示地下世界。纪念碑中间部分站立着三个人,可惜被破坏,但推测主角应为竖立纪念碑的君主。这三个人似乎正在进行某种仪式,左侧那人的前方放置了捆扎的包裹,应为进献的祭品。他们的头顶就是“天带”,上面也有三个人物,中间为雨神查克,两侧的人各自拿着仪式棒,身处象征太阳和月亮的环圈内。从这两人衣着和面貌看,很明显是人而非神。他们是谁?在雅什奇兰10号纪念碑上,也发现了类似的图像,从其文字可知,天界上的两人分别是国王的父母。这一细节告诉我们,玛雅国王死后可以重生并升入天界。
    其二,进入花山(Flower Mountain)。帕伦齐著名的帕考墓的石棺两侧,雕刻了一组图案,表现了帕考的祖先从地下裂缝中重生的场景。奇怪的是,这些祖先国王们的身上、背后都长出了可可树的叶子。这种人或动物化身为树的现象,在古代中美地区并不罕见,奥尔梅克时期即有类似的雕刻。帕考石棺两侧的图像很明显是想表达祖先的死后重生。那么,化身为树的祖先居于何处呢?柏林民族学博物馆收藏的一件陶杯为我们提供了答案。
    这件三足陶杯整体呈黑色,器身以线刻和浅浮雕的技法,表现了国王(也有研究者认为是玉米神)死亡及其重生的场景。其中一幅画面的中心躺着一名死者(国王),他的身上被打了9个结,周边的人神情哀痛,正悼念国王的去世。而在此幅画面的背面,有一座神庙式的山峰,山上有神鸟、羽蛇、美洲豹等猛兽。山底下有一具人骨,联系上一幅画面,我们有理由相信这具人骨正是死去的国王。而在人骨上部,三棵人形可可树赫然而立,中间那棵的人物装饰与死去的国王一模一样,他应当就是死后重生化为可可树的国王。由此,我们知道,国王死后可以化为可可树长在神山中,图像学家卡尔·陶布(Karl Taube)认为,这座神山就是花山,即万物起源之山。
    玛雅国王和贵族死后重生以至永恒是对玉米神的效仿,但他们的去处却一直不甚明了。因为,他们无法像玉米神重归神位一样,再返现实世界称王。因此,生者不得不将祖先安放到比现实世界更崇高的位置,而升天居于天界和化身为可可树长在神圣的花山,就成为他们尊崇祖先的选择。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故事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
神话故事
中国现代史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学术理论
历史名人
老照片
历史学
中国史
世界史
考古学
学科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