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①参见郝时远:《让少数民族群众更好融入城市》,《人民日报》2016年7月28日。 ②本文的“东部地区”主要指东部沿海经济社会发展较快的辽宁省、河北省、山东省、浙江省、江苏省、福建省、广东省、海南省、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11个省(直辖市)。“城市少数民族”在人口普查统计中,常住人口被分为“市”“镇”“县”(乡村)三类,常住“市人口”包括建制市行政区域内的户籍人口和居住超过一定时期的流动人口。为了更好了解城市城区少数民族人口的变化特征,本文的城市少数民族人口统计的主要是人口普查资料中的少数民族“市人口”数据。 ③参见郑长德:《2000年以来中国少数民族人口的增长与分布》,《西北人口》2013年第2期。 ④参见王朋岗:《我国少数民族人口发展分析:来自“六普”数据的初步分析》,《广西民族研究》2013年第1期。 ⑤参见郭未:《中国少数民族人口发展分析:2000~2010》,《人口学刊》2014年第6期。 ⑥参见卢守亭:《城市化进程中东北少数民族人口迁移流动状况分析》,《满族研究》2009年第1期。 ⑦参见何立华、成艾华:《少数民族人口流动的特征、变化及影响——基于最近两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的分析》,《民族研究》2016年第6期。 ⑧参见张善余、曾明星:《少数民族人口分布变动与人口迁移形势——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分析》,《民族研究》2005年第1期。 ⑨参见高向东、王新贤:《中国少数民族人口分布与变动研究——基于1953-2010年人口普查分县数据的分析》,《民族研究》2018年第1期。 ⑩参见马伟:《撒拉族人口的行业及职业结构分析》,《青海民族研究》2002年第2期。 (11)参见马戎:《我国部分少数民族就业人口的职业结构变迁与跨地域流动——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的初步分析》,《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13年第6期。 (12)人口普查中的市人口采用了两种口径汇总。第一种口径的市人口是指市管辖区域内的全部人口(含市辖镇,但不含市辖县);第二种口径中的市人口是指设区的市所辖的区人口和不设区的市所辖的街道人口。1982年人口普查采用的是第一种口径标准,1990年人口普查统计了两种口径的市人口,2000年和2010年人口普查采用的第二种口径标准。基于1982年对于“市人口”统计标准的不同,文章中对于数据的比较分析多是对1990年、2000年和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的比较分析。 (13)根据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国家统计局人口统计司编:《中国1990年人口普查资料(第一册)》(中国统计出版社1993年版),国家统计局人口和社会科技统计司、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经济发展司编:《2000年人口普查中国民族人口资料》(民族出版社2003年版),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经济发展司编:《中国2010年人口普查分民族人口资料》(民族出版社2013年版)相关数据统计计算。本文所有数据除特别标注的之外,均来自上述三次人口普查资料以及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国家统计局人口统计司:《中国1982年人口普查资料(电子计算机汇总)》(中国统计出版社1985年版)。 (14)根据深圳市第三次人口普查资料、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相关数据统计计算。 (15)参见陈乐齐等:《我国城市民族关系调研报告》,国家民委研究室内部资料,2009年4月,第253页。 (16)参见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学习辅导读本》,民族出版社2015年版,第281页。 (17)参见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学习辅导读本》,第281页。 (18)参见黄荣清等:《20世纪90年代中国各民族人口的变动》,民族出版社2004年版,第54-55页。 (19)参见马戎:《民族社会学—社会学的族群关系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06页。 (20)参见王建民、胡琪:《中国流动人口》,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90页。 (21)参见何立华、成艾华:《少数民族人口流动的特征、变化及影响——基于最近两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的分析》,《民族研究》2016年第6期。 (22)参见郑长德:《中国少数民族人口职业结构变迁研究》,《民族学刊》2014年第3期。 (23)参见马戎:《民族社会学—社会学的族群关系研究》,第437页。 (24)参见国家统计局人口统计司:《中国人口统计年鉴》(1988),中国展望出版社1988年版,第818页。 (25)参见马戎:《民族社会学—社会学的族群关系研究》,第454页。 (26)参见马戎:《民族社会学—社会学的族群关系研究》,第432页。 (27)参见《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在京召开》,《今日民族》2014年第6期。 (28)参见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学习辅导读本》,第287、293页。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