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 丁月湖制如意式印香炉 图2 丁月湖制葫芦式印香炉 图3 丁月湖制花瓣式印香炉 ■湖南长沙 张晓笛 南通博物苑,是一座中国古代苑囿与西方博物馆理念融合的“园馆一体”之综合性博物馆。其位于风景秀丽的濠河之畔,由著名爱国实业家、晚清状元张謇于1905年所创办,为中国最早的一所公共博物馆,是中国博物馆事业的发祥地。1938年日寇占领南通后其沦为日军的马厩,馆藏文物大部分被损毁和掠夺。新中国成立后它重获新生。其现有藏品5万余件,尤以反映地方历史的文物最具特色。其中馆藏的丁氏印香炉精致美观、匠心独运,背后更是体现了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香文化。 在中国香文化史上,南通人丁月湖设计监造的印香炉,以其精湛技艺自成一派,被称为丁氏印香炉。丁月湖(1829—1879),清代印香炉工艺家,南通石港场人。其能书善画,擅仿制各式炉形。他设计的芸香炉百模百样、制作精致,且其所制印香炉流传极少。丁氏辑有《印香炉式图》一册(或称《香印篆册》),书始于1876年,成于1878年,刻于1880年左右;图谱卷首有刘瑞芳等序文及题词,有各式炉盖平图97幅,各式印香篆刻模平图44幅。 印香炉因其燃烧的香料以芸香为主,故亦称芸香炉。作为熏香炉的一个特殊品种,它是古时书斋文房的一种清供雅玩物。宋代洪驹父著《香谱》中“香之事”部有“百刻香”一条,“近世尚奇者作香篆,其文准十二辰,分一百刻,凡然一昼夜乃已。”可知印香初备时有计时的作用,同时可作香熏。同书“香篆”条云“镂木以为之,以范香尘为篆文,然于钦席或佛像前,往往有至二三尺经者。”其他条目还有“香篆”有多大、多厚,字划应刻多宽、多深的记述。依其叙述,“香篆”就像一个大印章,把“香尘”即香料粉末填入香篆所刻的笔画中压实,磕出后就是要燃用的印香。至明代,“香篆”已改用金属制作,且改刻篆为镂空,体积也逐渐小巧;由于这种变化,“香篆”之名也逐渐被“香印”所取代。与古时的香炉和熏炉不同的是,印香炉除了炉以外,还需配有印香模、香铲等,才能组成一件完整的印香炉。 自宋代开始,由于焚香形式的变化,旧有的博山熏炉和一般形式的香炉已均不适用,印香炉便取而代之了。宋时的印香炉如同今日的平底饼锅,上加镂空盖子,炉底有支脚,较为笨拙。到了明代经文人参与改造,已不注重计时作用,逐渐变得小巧美观。如果在炉内燃起芸香,袅袅清烟和浓郁香味,不仅可以除蠹驱虫,还能清醒提神。至晚清时钟尚未普及的时候,特制的印香炉甚至兼具计时功效,且这种集观赏、实用于一体的工艺品驰誉大江南北。而这种工艺品的创造者,就是丁月湖。 依笔者拙见,南通博物苑馆藏丁氏印香炉最具代表性的,有如下三件: 其一为高4.2、长29.2厘米的“丁月湖制如意式印香炉”(图1)。此炉呈如意形,以锻造白铜、紫铜相间,分炉盖、燃烧、贮放、底座四层,配有压板,铲子和刮刀已遗失,附有木质底座;炉盖上透雕文字“读易一卷弹琴一曲坐久心清快然自足”。 其二,为高4.7、长12.4厘米的“清葫芦式印香炉”(图2)。该印香炉呈葫芦外形,以锻造紫铜、黄铜、白铜相间,分炉盖、燃烧、贮放、底座四层,配有压板、铲子和刮刀。炉盖上透雕文字“圆又不圆,方又不方,个中造化,规矩两忘”。 其三,为高3、长12.5、最宽6.5厘米的“丁月湖制花瓣式印香炉”(图3)。炉呈花瓣形,以锻造黄铜、紫铜相间,分炉盖、燃烧、贮放、底座四层,配有压板、铲子和刮刀;炉盖上透雕文字“心香一瓣 月湖意造”,炉底铸有“月湖仿古石港李学裕造”楷书款。 从以上三件丁氏印香炉中,我们可知这类精巧文玩的造型十分丰富,平面有呈圆形、方形、长方形、秋叶形、海棠形、菱花形、如意形、瓜形、古琴形、古币形、花瓣形、瓶形、钟形、梅花形、竹节形等百余种;且大的直径23厘米以上,小的直径仅7—8厘米。炉体均系黄铜制造,有的炉盖以紫铜制成,有的底及层间的边缘用紫铜作装饰性的嵌线。炉身包含数层,其中间有一层贮放芸香屑,下层放一些附属的工具,如平板、小铲子、三角形的小刮刀等。上层为燃烧层,平时贮以香灰。最上面覆以炉盖,炉盖是镂空的,常透雕成各种精美的文字或图案,燃烧时烟气从镂孔中冒出。炉体中最为重要的,是一块铸有独特、精美图案的铜质印香篆模。同时可见丁氏印香炉不仅具有别开生面的特点,而且还有很高的辨识度,其影响深远不足为奇。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