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习近平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理论,不仅包括历史渊源,而且具有理论构建,更具有在理论指导下的实践逻辑,由此形成了主题鲜明、内涵丰富、逻辑严密、理论创新的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理论体系。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理论的历史渊源有四: 一是马恩列斯的民族复兴理论,二是近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民族复兴的梦想,三是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的民族复兴理想,四是习近平民族复兴的政治抱负和历史担当。新时代民族复兴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石,其战略目标、基本内涵、新发展理念和总体布局共同构建形成了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理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主要包括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施战略、具体举措和实践路径。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理论不仅是历史渊源、基本构建和实践逻辑辩证统一的概括,而且具有十分重要的时代价值。新时代民族复兴理论是以习近平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使伟大理论变成客观现实和客观现实完善伟大理论、最终实现伟大理论与客观现实互为补充、彼此促进的结果。 【关键词】习近平; 新时代;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理论 【作者简介】廖钰,西南民族大学西南民族研究院博士生,长江师范学院重庆民族研究院教师。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土司制度与国家治理研究”(16BMZ017) 阶段成果。 在这个需要理论并且能够产生理论的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立时代之潮头、发理论之先声,对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中华民族复兴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新目标、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和新路径,形成了主题鲜明、内涵丰富、逻辑严密、理论创新的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理论( 以下简称“新时代民族复兴理论”) 体系。这个理论不仅是习近平民族工作重要思想的核心内容,而且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应完成的历史使命。在“百年不遇的世界大变局”之时,习近平自2012 年10 月当选党的总书记后在其施政纲领中就强调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之后又数十次深刻阐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有关理论。特别是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27 次运用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词。新党章《总纲》中“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词出现了4 次,新宪法《序言》中“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出现了2 次。新时代民族复兴理论在新党章和新宪法中的具体体现,充分表明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烈愿望和坚定决心。目前,对新时代民族复兴理论的研究已成热点,笔者对此也有所涉及。自2013 年以来,有不少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或深入探讨,或系统阐释,或综合研究,这些著述对本文撰写有一定启发。新时代民族复兴理论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仅包括历史渊源,而且具有理论构建,更具有在理论指导下的实践逻辑。在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大报告精神的过程中,本文拟对新时代民族复兴理论作探讨,这既是时代所需,也是理论所需。 一、新时代民族复兴理论的历史渊源 新时代民族复兴理论不仅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成功探索和不断完善,而且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质的飞跃和新的突破。这个理论的产生具有一定的历史渊源。 (一) 马恩列斯的民族复兴理论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民族复兴理论包含任何一个国家的民族解放、民族富强、民族发展等内容。政治上的民族解放是经济上的民族富强和国内各民族共同发展的前提。马克思认为,没有无产阶级的彻底革命,就不可能彻底打破旧制度、建立新制度,德国的民族解放就不可能取得胜利。列宁认为苏联布尔什维克党在夺取无产阶级政权后,如果不重视发展经济,就不可能真正实现民族富强。统一多民族国家中各民族的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是国家快速发展的政治基础,它对于民族解放、民族富强和民族文化繁荣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列宁根据苏联当时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实情,制定了以“各民族完全平等,各民族有自决权,各民族工人溶合起来”的民族问题纲领。斯大林在治理苏联时也是根据“民族权利平等和自愿的原则”选择了“稳固的多民族国家的道路”。这是列宁和斯大林对苏联民族平等、民族稳定以及民族团结的基本观点和具体举措,这对于促进苏联的民族发展、推进苏联的国家建设起到了很好的作用。马恩列斯的民族复兴理论对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一定的启发作用。中国共产党作为掌握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政党,习近平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总书记,提出新时代民族复兴理论是中华民族在继承发展和深化马克思主义民族复兴理论的伟大理论,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国梦”的科学标准和引导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指南。 (二) 近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民族复兴的梦想 新时代民族复兴理论的产生是中华民族灵魂深处数百年来的呐喊与呼唤的结果,是近代以来全体中华儿女孜孜以求的夙愿与梦想。自鸦片战争以降,由于清朝统治阶级“天朝梦”的破灭,大批仁人志士将实现国家富强、民族独立和人民幸福作为追求的目标,如康有为、梁启超等人进行的“戊戌变法”就是追求对封建传统政治体制的突破。梁启超首次使用“中华民族”一词后,孙中山先生不仅提出“振兴中华”的口号,而且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在十四年的抗日战争期间,顾颉刚、潘光旦、赵正平、方少云、李宗坊、庄瑞清、萧一山等一大批知识分子或从理论方面探讨中华民族复兴的理论基础、意义价值、历史发展,或从实践方面研究中华民族复兴的形式内容、方式方法、模式路径、具体方案,或从对策方面分析中华民族复兴与民众心理、边疆危机、文化教育、经济建设、新生活运动、民族特质、亚洲未来等方面的关系。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正式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一概念的时间是2012 年11 月15 日。此后,习近平在不同场合不断对新时代民族复兴理论加以系统论述和具体阐释,使内容不断充实,内涵日趋完善。 (三) 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的民族复兴理想 实现民族复兴是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自觉肩负的历史重任。早在1935 年,毛泽东就有“实现中国的独立自由是一个伟大的任务”的论述,并强调指出: 我们中华民族不仅有“光复旧物的决心”,而且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之后,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历代领导人都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相关论述。从党的十八大到党的十九大的五年里,习近平数十次深刻论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论内涵和建设目标。特别是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习近平认为,“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时代主题和总体任务加以总体论述,这对我国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指导作用。 (四) 习近平民族复兴的政治抱负和历史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复兴的相关论述,与他的人生经历、政治抱负和历史担当密切相关。习近平经历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活动,在陕西省延川县文安驿公社( 即今文安驿镇) 梁家河村插队的七年时间里,具有与当地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的深切感受,具有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系统学习和理论积淀,具有写作《之江新语》《摆脱贫困》《实干兴邦——走在前列》等书籍的文化素养,具有获得本科、硕士学位到获得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博士学位的学术功底,具有村支书、团县委书记、县委书记的基层工作经验以及河北、福建、浙江、上海等地方的从政经历,这众多的人生历练促成了习近平具有远大政治抱负、为了国家兴盛不惜牺牲个人利益的情怀和潜质。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