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族学 > 理论政策 >

从“大花园”到“石榴籽”:中华民族概念的新时代阐释(2)

http://www.newdu.com 2019-10-10 《宁夏社会科学》2019年第 张丽 参加讨论

    二、“大花园”时期中华民族概念的表述
    历史上,资产阶级革命派曾经主张构建超越血缘和生物性的“中华民族”,即让包括汉族在内的所有民族都放弃自身的民族认同,从政治和法律的角度构建新的“中华民族”。但是这一“超现代性”的多民族国家构建理论很快被否定了,取而代之的是以“汉族”为基础,融合所有少数民族,否认少数民族客观存在的“大民族主义”的民族国家建构理论。正是因为这一理论的影响,国民党政府在部分少数民族地区推行民族同化政策,造成了恶劣的影响,而这一理论构想也最终以失败告终。相反,中国共产党则始终把中华民族视为一个由多民族共同组成的民族共同体概念,正是在这一正确思想理念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解放战争结束后,国家百废待兴,各民族的发展状况不一,社会组织和文化之间存在相当大的差异。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废除了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民族压迫制度,但是也面临着各民族发展不平衡的状况和现实问题。中国共产党和中央人民政府先后制定并推行了一系列的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政策,并积极开展各项民族工作。1957年,郭沫若在《民族团结》创刊号发表题为《民族大花园》的诗歌,诗中写到:“祖国是多民族的一座大花园,百花齐放、花团锦簇、人寿年丰。”可以说,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把多民族构成的中华民族比喻为一个“大花园”的最早表述。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人民共和国从1950年开始直到1979年基本完成了对中华民族大家庭各民族身份的识别,最终确认了56个民族。至此,“中华民族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已经成为国人的共识。在这一时期,我国实施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采取了一系列的经济发展措施,从根本上改变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落后的现状,民族平等得到了真正的落实。这是一个百花齐放的年代,“中华民族”就像一个“大花园”,其中的花朵千娇百媚、争奇斗艳,呈现多元态势。20世纪80年代,高守信创作了一首名为《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的歌曲,其中唱到:“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朵朵哟哪个开在也阳光下;党把雨露洒下来哎,万紫千红放光华啰;就像是连根的树开出并蒂花,开出并蒂花啰哎……”1991年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期间,又有传唱一时的《爱我中华》一歌问世:“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支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爱我中华爱我中华。”可以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不仅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也是中国民族关系的一次根本性的变革,实现了国内各民族之间的平等团结。而在20世纪50年代到21世纪初的60多年中,“大花园”可以说是作为社会主义多民族国家的中国最重要的一种文学意象。中华民族就如一个繁花似锦的“大花园”,56个民族就是花园中的鲜花,花园内每枝鲜花都独立绽放,展现着各自的魅力,却又相映成趣。但他们都根植于这片土地,都属于这个“大花园”,是这个“大花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缺少了任何一枝花朵的点缀“大花园”将不再是那个美丽的花园,而失去了“大花园”的保护和滋润,其中的花朵也将日渐枯萎,不复从前的美丽。
    但是,中华民族的“大花园”意象也有其弱点,即:对于中华民族的整体性与56个民族个性之间的关系关注不够。具体表现在这一时期的民族研究上,就是对少数民族的割裂式研究占了主流,以“民族问题五套丛书”为标志的研究成果就集中体现了这一特点。“分族修史、分族写志”是这一时期民族研究的主要取向,我们今天不能说当时的这种取向是不对的,因为这是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亟需落实民族平等政策的时代需求直接相关的,是符合历史的要求的。当然,另一方面,我们可以反思这一研究取向的弱点。费孝通最早表达了他的困惑,他认为这样不仅不利于对各少数民族的全面科学的认识,也不利于看清各民族与中华民族整体中的地位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不容易把握各少数民族相互之间的关系。这种局限性在20世纪80年代后逐渐被正视。1988年,费孝通在香港中文大学主办的特纳的演讲上提出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重要论述,引发了国内外学术界对于“中华民族”的概念、含义等问题的普遍关注,并进行了多次深入研究和探讨。费孝通认为,中华民族是中国古今各民族的总称;是由众多民族在形成为统一国家的长期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的民族集合体。一方面,他认为中华民族是“用来指现在中国疆域里具有民族认同的十一亿人民”,是当代中国各民族的总称,另一方面“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是近百年来中国和西方列强对抗中出现的,但作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则是在几千年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这样,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理论诞生了,并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此前轻一体、重多元的研究模式。但是,在国家层面上“多”(56 个民族)与“一”(中华民族)的关系问题还没有得到最终的解决。
    三、“石榴籽”:新时代中华民族的表述
    如上文所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以民族识别的方式界定国内的多元民族群体,并最终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政治性地完成了多元一体格局的中华民族建构,极大地实现了民族聚合与国家统一。其后,党和国家推行的一系列民族政策不仅加快促进了各民族的社会文化发展,也切实保障了各民族之间的平等关系。一时之间,中华民族如“大花园”一般百花齐放,实现民族平等的诉求已经完成。进入21世纪后,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我国的经济飞速发展,经济总量已经跃居世界前列,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新时代,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成为时代的主旋律,而国家建设和民族发展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随着冷战结束、苏联解体,国际形势发生了巨变。亨廷顿提出了著名的“文明冲突论”,即认为冷战之后的国际冲突,已经从阶级意识形态领域转移到了民族文化领域。随着苏联解体,世界范围内的确掀起了新一轮的民族主义浪潮。民族分裂主义、宗教极端主义等思潮也开始影响我国境内的部分地区。在此形势下,对国家的统一性、整体性的关注逐渐成为我国民族研究中新的潮流。但是,如前文所言,虽然有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的出现,但对于如何处理国家内的“多”(56 个民族)与“一”(中华民族)的关系问题,一时还没有更好的解释。
    在一定程度上,学术界对于中国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多民族国家”的定位,产生了疑虑。有不少学者开始关注“民族国家”(nation-state)建设问题。宁骚在20世纪90年代就指出:“构成民族国家的本质内容的,是国家的统一性和国民文化的同质性,是国民对主权国家的文化上、政治上的普遍认同。”这是就一般意义上资本主义民族国家的特点而言的。而周平所认为的“民族国家,就是以民族对国家的认同为基础的主权国家”,可以说是试图对资本主义民族国家概念作出一定程度的修正。更有学者认为,我国“这种多元化和多样性的民族格局持续发展或不断深化,就有可能成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解构性力量”。这可以说是对于多民族统一国家的一种忧患意识。进入21世纪以来,学术界对于这一话题的讨论增多,观点分歧,并且围绕我国的民族政策产生了较大的争论。
    可以说,这些不同的观点都反映了当代中国国家建设过程中的突出问题,关于这些问题,党和国家也及时地作出了针对性极强的回应。2014年5月,习近平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发表讲话指出:“各民族要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就我国民族政策问题明确提出了以下准则,即:“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至此,我们可以说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再次确认了中国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多民族国家”的定位,同时又对民族工作的新时代主题作出了新的界定,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这个新时代的表述当中,“紧紧抱在一起的石榴籽”取代了此前时期的“大花园”提法,成为一个生动的中华民族新意象。
    “石榴籽”这个极富中国意象的表述,是对新时代“中华民族”的最佳比喻。作为中国传统吉祥物的石榴,自古就有“万子同苞、金房玉隔”、“千房同膜,千子如一”之说,是合家团圆、美满幸福的象征。石榴虽有“千子”、“万子”,却始终是“同苞”、“同膜”的。56个民族也如这“千子”、“万子”一般,虽然他们的起源、文化、社会发展不同,却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中华民族共同体”。
    如果说七十年前的“大花园”式的“中华民族”以民族识别,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各项扶持政策为主要内容创造性地实现了最大程度的政治统一,民族自觉和民族平等,那么“石榴籽”式的“中华民族”则是新时代下对寻求多样性文化的共性的价值期待。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