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间说史 > 历史解密 >

揭秘:为什么太平天国要大肆封王两千多个?

http://www.newdu.com 2019-10-24 互联网 佚名 参加讨论

    太平天国封王有两个阶段,前期是慎封,后期是滥封,其重要的节点就是天京事变;无论是慎封也好,滥封也好,都有太平天国运动非常明显的阶级特点。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两千年封建社会历史上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运动,也是特点最为鲜明的农民起义,因为他们是以外来宗教信仰为基础,太平天国以“拜上帝教”为基础聚拢信众,并以此为组织基础发动起义,这在运动的前期起了很大的作用。
    

    宗教信仰对于农民起义的蛊惑力量很大,当太平天国运动一旦启动、发展起来后,太平天国的领导者们就会面临一个现实的世俗问题——封赏。
    以底层民众(信众)为基础的农民起义一旦有了发展的空间,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那么对于胜利果实的划分不可避免的摆在大家面前,这与他们是否信仰上帝,是否来自中产阶层没有任何关系。
    太平天国从金田起义没多久,太平军打下了永安城,就做了三件事:1、查抄城里富有人家的所有财物入“圣库”;2、颁布“三谕:《奉天讨胡檄布四方谕》、《奉天诛妖救世安民谕》、《谕救一切天生天养中国人民谕》;3、封王。
    太平天国在永安封的王并不多,非常的慎重,只有几个,东王杨秀清、西王萧朝贵、北王韦昌辉、南王冯云山、翼王石达开,就一副麻将。
    

    前期的封王很慎重有两个原因:
    1、保持队伍领导的权威性,这对于一个政权初期非常必要,不但有利于队伍建设,更能够减少领导层的人数,避免权力分散;
    2、中国千年来农民意识的劣根性,有了好果子,能吃上的人都希望独享。
    洪秀全带领“东西南北中(翼)”几大王一路向北进军,中途死了几个王,后来又即使替补上了,但是总体在王爵的分封上很慎重,其实当时的太平天国的世俗政权都掌握在东王杨秀清手中,洪秀全退居到神坛上当他的天王去了。
    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运动达到了顶峰,不但占有长江以南广大的地区,更是能够与清廷隔江对峙,大有划江而治的态势,凭借杨秀清、石达开等人的强悍能力,还能时不时的出击清军,搞得晚清名臣曾国藩都跳了江(未死)。
    盛极而衰,太平天国爆发了“天京事变”,柱石杨秀清被韦昌辉、秦日纲给杀了,石达开又逼着洪秀全杀了韦、秦两王,天平天国内讧了。
    天京事变后,太平天国实力大损,石达开率军出走,杨秀清、韦昌辉等元老死了,权力形成了真空,洪秀全在天王府享福了十多年,管不了也不想管,就把烂摊子丢给了族兄弟洪仁轩,其实这货还是有点能力,很多的关于太平天国的文件都是他起草和制定的。
    洪仁轩上台后,要挽回局势,首先就是要稳定人心,在中国的封建社会里,能够稳定人心的东西只有两样:钱、权!
    不要说信仰,这玩意在中国三皇五帝时期都没有形成过。
    太平天国所有的钱财是归“圣主”的,也就是说,钱全部归洪秀全,不能动。只有权了,无非就是刻印章,刻印章的石头很多,洪仁轩选择了后者,轻松、愉快,大家都接受。
    于是,天京事变后,太平天国就进行了大肆的封王,这一封就刹不住了,只要有点用的,就是个王,甚至有些王爵被当作了个人私赏给封了,这种滥封现象在太平天国后期更为突出,这又有一定的民族原因。
    太平天国晚期,大家都能看得到此次运动的结局,覆灭是迟早的事情,而且未来是什么结局大家都知道,要么逃亡,要么被清军所杀,投降都不行,清军对待太平军投降的将领,唯一一个得到善终的只有韦昌辉的弟弟韦俊,其他的那些王无论多出名,全都剐了,包括石达开、陈玉成、李秀成等人。
    井底的农民们一旦爬上了井沿,看了这花花世界,到最后还是要跌倒井底的时候是最为疯狂的,既然这个果子最终也不属于我,那就大家一起抢了、砸了、啃了,好歹过把嘴瘾。
    所以太平天国后期的大肆封王也就是那个逻辑,既然早晚要灭亡,甚至早晚要死亡,过把瘾再说,太平天国的领导层有了这样的心态,就不足奇怪太平天国最后居然有了两千多个王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