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考古学 > 观点 >

传承千年文明脉络,重大考古背后的“文化密码”

http://www.newdu.com 2019-11-12 浙江日报 newdu 参加讨论

    一部南宋王朝的兴衰史,几乎就是宋六陵主人的历史。如今,都沉寂在了脚下的一方茶园和苍山翠松间,徒留山风吹过,松涛声声。
    无论是浓缩了八百多年风云变幻的宋六陵,还是迄今为止经正式发掘并被确认的第一座越王陵印山越国王陵,或是目前所见规模最大、规格最高、布局最完整的南宋墓地“兰若寺墓地”,亦或是刚刚重见天日的“小岙墓地”,都无言地诉说着千年文明的缘起与脉络,是后人回望历史时最直接、最客观的载体。
    时间停顿,文明凝聚,湮没的历史于古墓魅影处留下线索。
    文史学者:
    宋六陵陵名考“将错就错”七百年
    攒宫,古代皇帝皇后暂时存放灵柩之所。“细数攒宫内帝陵,凡七陵,为何偏偏叫六陵?不解。宋六陵之名,始于何时,无考。”这是民间文史学者胡关健在《宋六陵陵名考》中提出的思考。
    “据历史地理学家、郦学泰斗、绍兴人陈桥驿撰写的《绍兴地方文献考录》载,有明以来关于宋六陵的文献多达30余种。”胡关健告诉记者,而关于陵寝地名,有称宋攒宫的,有称宋攒陵的,有称六陵的,有称宋六陵的,当然也有称南宋六陵的。
    据介绍,明唐子淳《会稽怀古诗》《宋攒陵序》里写道:“在会稽县东南三十里,旧名宝山,一名上阜山,今谓之攒宫山,宋永祐以下诸陵皆在。”由此可见,早在唐子淳咏诗作序前,北宋皇帝徽宗的永祐陵已圮,仅剩南宋六帝陵。
    “如今我们常说的宋六陵,并非宋朝(北宋、南宋)之六陵,仅仅是南宋之六陵,即高宗永思陵、孝宗永阜陵、光宗永崇陵、宁宗永茂陵、理宗永穆陵和度宗永绍陵。”胡关健说,所以,宋六陵,这个不准确的陵名,将错就错地一直沿用至今已历经七百年了。
    这一说法得到了宋六陵考古发掘项目负责人、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李晖达的认同,不过,李晖达更喜欢把绍兴宋六陵称之为南宋皇陵,可与河南的北宋皇陵遥相呼应。“当年,元朝人是照着南宋皇帝的序列来算的,没有把徽宗算进来。”他说。
    除了文史学家关心的陵名考问题之外,对于考古学家来说,还有更深广的命题等待研究——“数百年来,宋六陵的地形地貌发生了较大改变,地表建筑几乎已经完全损毁。而我们现在要做的,正是确定各皇陵的具体位置及地下遗址的保存状态。”李晖达说,皇陵的地表建筑究竟什么模样,地下宫殿又是如何分布?这些都是当下研究的重要课题,他们的愿望是,勾勒出更精细、更有说服力的诸陵分布图。
    考古专家:
    解读古墓背后的“文化密码”
    “宋六陵的价值是巨大的,它既是南宋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标本,也是江南地区存放的一段独特的中国历史。”李晖达解释道,皇陵背后不仅仅是葬俗文化,还有当时的文化背景、知识构成,甚至是造陵人的身份,都将直接影响墓葬的形式。
    据了解,宋六陵一号陵园遗址考古发掘成为2018年度浙江重要考古十大发现之一,这充分说明了宋六陵的重要性,考古完整揭示了高宗陵园上宫的全部主体建筑,为宋六陵遗址公园的保护奠定了坚实基础。
    当然,考古并不是“挖宝贝”,有时候,一块碎片、一个砖瓦,所蕴藏的时间密码远比一件完整的器物来得多。李晖达光是去年一年,他在宋六陵的考古现场日志就做了厚厚15本。
    而在距离宋六陵33公里的小岙墓地,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罗汝鹏博士也有了惊喜发现。记者在航拍图上清晰看到,墓地发现的这批两晋南朝时期砖室墓葬,布局规整、排列有序、形制统一。此外,出土的砖上还带有许多“潘”的字样,比如潘主书、潘西曹等。
    “根据墓葬出土遗物以及带铭文墓砖,初步考察后判断,该墓地为东晋至南朝时期以‘潘’姓为主的一处家族墓地。这应该是一户做官人家,主书、西曹、典书、典卫等,都是官职。”罗汝鹏认为,这能为探索两晋南朝时期会稽地区政治形态、潘氏发展源流以及墓葬制度与营建模式等课题提供重要的考古实例。
    除了宋六陵
    平水是贵族墓葬聚集地
    有专业人士指出,“两千年前的越国留给绍兴的历史信息很多,比如城址、聚落遗址、古窑址和一些水利设施等,但最丰富的信息莫过于古墓葬。”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2011年,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制定了《绍兴越国王陵及贵族墓葬考古工作规划》,对位于平水、漓渚等镇的11处越国贵族墓地进行重点勘探。其中,平水盆地是越国特大型贵族墓葬最主要的分布区域。
    为什么大量的古墓葬都会集中在平水?“主要有三个原因:绍兴是春秋战国时期越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平水一带毗邻绍兴古城,地理位置占优势;二是平水境内的若耶溪水系发达,水上交通便捷,便于运输棺木等陪葬器物;此外,依山傍水、土层肥厚,十分适宜墓葬。”原柯桥区博物馆馆长周燕儿对此颇有研究。
    “平水是柯桥区地下文物埋藏区,该地出土的文物以青铜器、陶器、玉石器为主,在区博物馆馆藏的就达数百件之多,最早可追溯到新时期晚期,较多地集中在春秋战国、汉朝及六朝时期。”周燕儿介绍,平水镇的青铜铸剑文化、古越先民文化著名的唐诗之路、古岭古道、古村古落以及宗教文化,无不昭示着平水镇区域文化的历史积淀,然而,也正因为这个原因,这里被盗墓贼频频光顾,成为文物偷盗的重灾区。
    “这些古墓历时两千多年,还能如此完好地保存下来,实在是历史留给今人的一笔数量巨大、内涵丰富、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柯桥区文化发展中心副主任、区文保所所长汪永祥如是说。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故事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
神话故事
中国现代史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学术理论
历史名人
老照片
历史学
中国史
世界史
考古学
学科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