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考古学 > 观点 >

湖北郧县肖沟遗址发掘简报

http://www.newdu.com 2019-11-15 《江汉考古》2019年第4期 袁飞勇 等 参加讨论

    袁飞勇 鲍云丰 闵敏 李海宏 马晓娇
    武汉大学历史学院 湖北省文物局南水北调办公室 武汉大学历史学院考古系
    摘要:肖沟遗址位于湖北省十堰市郧县安阳镇肖沟村,2012年5~6月,为配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建设,武汉大学历史学院考古系对该遗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获得了一批朱家台文化与煤山文化乱石滩类型遗存,为研究丹江库区新石器时代文化提供了新资料。
    关键词:肖沟遗址;朱家台文化;煤山文化
    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荆州大遗址楚文化数字化保护及传播技术集成示范”(课题编号2015BAK03B04)的阶段性成果
     
    一、遗址概况
    肖沟遗址隶属湖北省十堰市郧县安阳镇肖沟村,西北距郧县县城约20公里(图一)。遗址中心地理坐标为北纬32°48′36.4″、东经110°57′46.5″,海拔149米。遗址地处汉江支流崌峪河西岸的二级台地上,东部、南部经较宽阔的河漫滩临崌峪河,西部为一条自然大沟壑,北部为山岗。遗址位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淹没区,受湖北省文物局南水北调办公室委托,武汉大学历史学院考古系于2012年5月至6月对遗址进行发掘,共布10米×10米探方9个,从北向南分四排,各排从西向东分别是北部的T6、T7,中部的T3、T4、T5与T1、T2,南部的T01、T02,发掘面积900平方米(图二)。
    二、地层堆积
    由于长期受到东面河流与西面冲沟的冲刷以及人类活动的破坏,肖沟遗址的保存状况较差,遗存堆积不甚丰富。除中部的T3、T4、T5与T1、T2文化层稍厚、可分数层之外,北部的T6、T7和南部的T01、T02皆只有较薄的一个文化层。由于堆积较简单,且为方便介绍,我们将遗址的文化层进行了统一编号,现以南北相邻的T2、T4西壁剖面为例作为介绍(图三)。
    第1层:黄褐色,土质致密较硬,含大量植物根茎。厚10~35厘米。出土较多近现代瓷、瓦片。此层普遍分布。
    第2层:黄灰色土,土质致密较硬。深10~40、厚10~20厘米。出土较多近现代瓷、瓦片。此层普遍分布,开口其下的遗迹除属于近代的F1和一些近现代扰坑外,还有属于新石器时代的G 1、G 2和H 1三个遗迹。
    图一肖沟遗址位置图
    图二肖沟遗址地形图
    第3层:黑灰色土,土质疏松,含少量红烧土颗粒。深3 0~6 0、厚0~2 0厘米。出土少量陶片,器类有侧扁足鼎、釜、圈足盘等。此层只分布于南部的T 1、T 2与T 0 1、T 0 2四个探方中。
    第4层:灰褐色土,土质疏松,含较多红烧土颗粒和碳屑。深2 0~8 0、厚2 0~3 5厘米。出土较多陶片,器类有花边足鼎、折沿罐、高领罐、盆、红顶钵等。此层分布于T 6、T 7南部、T 3、T 4、T 5大部和T 1、T 2北部。
    第5层:黑灰色土,土质疏松,含较多红烧土颗粒和碳屑。深5 0~9 0、厚0~2 0厘米。出土较多陶片,器类有花边足鼎、折沿罐、瓮、盆、红顶钵等。此层分布于T 3、T 4大部和T 1、T 2北部。
    第6层:青灰色土,土质疏松,含少量红烧土颗粒。深7 5~1 1 0、厚0~2 0厘米。出土少量陶片,器类有花边足鼎、折沿罐、瓮、盆、红顶钵等。此层范围较小,只分布于T 3、T 4的中部。
    第7层:褐色土,土质疏松,含少量红烧土颗粒和碳屑。深9 5~1 3 0、厚0~1 0厘米。出土少量陶片,器类有花边足鼎、折沿罐、高领罐、盆、红顶钵、花边器盖等。此层范围最小,只分布于T 3、T 4的中部。
    第7层以下为红褐色生土。
    根据层位关系与出土遗物分析,可将肖沟遗址的新石器时代遗存划分为两类:第一类,包括开口第2层下、打破第4层的G 1、G 2、H 1三个遗迹和第4、5、6、7层,主要分布于北部诸探方;第二类,只有第3层,分布于南部四个探方中。
    三、第一类遗存
    第一类遗存主要为文化层,遗迹发现三个。出土遗物以陶器为大宗,石器次之。陶器可分为夹砂陶和泥质陶,以夹砂陶为主,泥质陶稍少,少量夹砂陶中掺杂有蚌粉。夹砂和泥质陶皆以灰陶为主,以夹砂灰陶最多,泥质灰陶次之,泥质红陶和夹砂红褐陶又次之,泥质橙黄陶和夹砂褐胎黑衣陶较少。绝大部分陶片为素面,占到近七成,纹饰以凸弦纹和附加堆纹较多,按窝纹、绳纹、篮纹皆较少,另外钵的口沿多饰红彩宽带。器类有鼎、折沿罐、高领罐、瓮、盆、红顶钵、器盖等。
    (一)文化层包括第7、6、5、4层。各层基本情况在地层堆积中均已报道,现将各层出土主要遗物简介如下。
    1.第7层本层出土遗物有陶器和石器。
    (1)陶器
    折沿罐标本1件(T 4(7)∶8),夹砂灰陶。宽仰折沿,沿面微内凹,方唇,鼓肩,以下残。肩部饰一道凸弦纹。复原口径2 8、残高5.4厘米(图四,8)。
    高领罐标本1件(T 3(7)∶2 3),夹砂红褐胎黑衣陶。敞口,圆唇,斜颈内收,广肩,以下残。肩部饰三道凸弦纹。复原口径1 8.4、残高5.3厘米(图四,4)。
    瓮标本1件(T 4(7)∶1 0),夹砂红褐陶。敛口,圆方唇,口部有对称牛鼻形双耳,鼓肩,以下残。素面。复原口径2 0、残高3厘米(图四,2)。
    图三T 2、T 4西壁剖面图
    图四第7 层出土器物
    1、9.盆(T 3⑦∶1 0、T 3⑦∶3 0)2.瓮(T 4⑦∶1 0)3.钵(T 4⑦∶1 9)4.高领罐(T 3⑦∶2 3)5.缸(T 3⑦∶2 6)6.石斧(T 3⑦∶1)7.器盖(T 3⑦∶2 4)8.折沿罐(T 4⑦∶8)1 0.陶塑人面像(T 4⑦∶3 7)(未注明质地者均为陶器)
    盆标本2件。腹部以下残。素面。T 3(7)∶1 0,泥质红陶。折沿微外翻,尖圆唇,弧腹内收。复原口径3 2.4、残高4.4厘米(图四,1)。T 3(7)∶3 0,夹砂灰陶。敛口,叠唇,弧腹。复原口径2 6.8、残高6.3厘米(图四,9)。
    钵标本1件(T 4(7)∶1 9),泥质灰陶。微敛口,尖唇,弧腹内收,以下残。外口部饰一周红彩宽带,并贴塑有一小段蠕虫形泥条。复原口径2 4、残高4.7厘米(图四,3)。
    器盖标本1件(T 3(7)∶2 4),夹砂灰陶。口残,弧壁,花边形矮圈足纽。纽径7.4、残高4.4厘米(图四,7)。
    缸标本1件(T 3(7)∶2 6),夹砂夹蚌灰陶。直口,方唇,唇面有一道凹槽,斜直腹内收,以下残。满饰篮纹。复原口径4 2、残高9厘米(图四,5)。
    图版一陶塑人面像(T 4⑦∶3 7)
    图五第6 层出土陶器
    1、2.折沿罐(T 3⑥∶1、T 3⑥∶3)3.钵(T 3⑥∶1 0)4.器盖(T 4⑥∶7)
    陶塑人面像1件(T 4(7)∶3 7),夹砂灰陶。正面呈人脸形,脸面较长,双柳叶形眼内凹,三角形高鼻隆起,长方形大口深凹,背面较平。长5、宽3.8、厚1.2厘米(图四,1 0;图版一)。
    (2)石器
    斧标本1件(T 3(7)∶1),磨制。长方形,微弧顶,两边较直,单面刃,刃端微弧。长1 0、宽5.6、厚1.9厘米(图四,6)。
    2.第6层本层出土遗物主要为陶器。
    折沿罐标本2件。仰折沿,沿面内凹,斜方唇,唇内缘起一道凸棱,溜肩,鼓腹。上腹部饰一道凸弦纹。T 3(6)∶1,夹砂红褐陶。下腹斜直内收,平底。复原口径2 1.8、腹径2 4.6、底径8.4、高2 3.6厘米(图五,1;图版二)。T 3(6)∶3,夹砂褐胎黑衣陶。腹部以下残。肩部饰较浅细绳纹。复原口径2 2.4、残高8.8厘米(图五,2)。
    钵标本1件(T 3(6)∶1 0),泥质橙黄陶。敛口,尖圆唇,弧腹内收,以下残。外口部饰一周红彩宽带。复原口径2 0、残高4.6厘米(图五,3)。
    器盖标本1件(T 4(6)∶7),夹砂灰陶。敞口,折沿,弧壁,顶残。素面。复原口径2 4、残高6.6厘米(图五,4)。
    3.第5层本层出土遗物有陶器和石器。
    (1)陶器
    图版二陶折沿罐(T 3⑥∶1) 下载原图
    鼎标本1件(T 2(5)∶9),夹砂灰陶。仰折沿,圆唇,微鼓腹,以下残。素面。复原口径2 6、残高6.1厘米(图六,1)。
    鼎足标本1件(T 2(5)∶2),夹砂红褐陶。宽扁足,两边外卷,足上根部中间亦有一段竖向泥条。皆饰按窝呈花边形。残高1 0.4厘米(图六,7)。
    折沿罐标本1件(T 3(5)∶6 2),夹砂灰陶。仰折沿,沿面微凹,平方唇,唇内缘起一道凸棱,溜肩,以下残。素面。复原口径2 2、残高4.2厘米(图六,2)。
    瓮标本1件(T 3(5)∶6 0),泥质红陶。敛口,叠唇,唇面较宽,微鼓肩,以下残。唇下缘饰一道压印按窝的附加堆纹。复原口径2 8.6、残高3.1厘米(图六,3)。
    钵标本2件。泥质灰陶。尖唇,弧腹内收,以下残。外口部饰一周红彩宽带。T 2(5)∶1 0,微敛口。复原口径2 0、残高3.8厘米(图六,5)。T 4(5)∶2 1,敞口。复原口径1 8、残高4.2厘米(图六,6)。
    缸标本1件(T 4(5)∶1 4),夹砂红褐陶。直口,圆唇,直腹,以下残。外口部饰一道凸棱,腹部饰右斜篮纹。复原口径4 2、残高6.7厘米(图六,4)。
    (2)石器
    斧标本1件(T 4(5)∶9),磨制。梯形,平顶,两边斜直,双面刃,刃端呈弧形。长8.5、宽5.7、厚2.2厘米(图六,8)。
    (4)第4层本层出土遗物主要为陶器。
    鼎标本2件。仰折沿,方唇,腹部以下残。素面。T 2(4)∶1 0,夹砂灰陶。沿面微凹,弧腹内收。复原口径3 6、残高6.3厘米(图七,1)。T 6(4)∶5,夹砂褐胎黑衣陶。微鼓腹。复原口径2 2、残高5.2厘米(图七,7)。
    鼎足标本2件。夹砂红褐陶。宽扁足。足根部有一小按窝。T 1(4)∶1 3,截面呈凹弧形。残高8.2厘米(图七,5)。T 5(4)∶1 0,残存的下腹部饰一道凸弦纹。残高8厘米(图七,6)。
    折沿罐标本1件(T 4(4)∶1 2),夹砂灰胎黑衣陶。仰折沿,沿面微凹,方唇,溜肩,以下残。素面。复原口径2 0、残高5厘米(图七,8)。
    高领罐标本1件(T 5(4)∶1 6),夹砂褐胎黑衣陶。侈口,圆唇,斜颈,以下残。颈部下端饰一道绹索状附加堆纹。复原口径1 8.4、残高5.6厘米(图七,9)。
    盆标本1件(T 1(4)∶1 1),夹砂红褐陶。敛口,叠唇,弧腹微鼓,上腹部有一对鋬手,以下残。外口部饰一周附加堆纹。复原口径2 8.6、残高4.6厘米(图七,2)。
    钵标本1件(T 6(4)∶1),泥质灰陶。直口,尖唇,弧腹,以下残。外口部饰一周红彩宽带。复原口径2 0、残高5厘米(图七,1 0)。
    器盖标本1件(T 4(4)∶1 6),夹砂灰陶。口残,斜壁,平顶,花边形矮圈足钮。纽径1 1.6、残高3厘米(图七,3)。
    器流标本1件(T 4(4)∶1 8),泥质红陶。为带流盆的流口,上翘平缓,中间凹弧,两侧渐抬升。残长9.2、宽7.6厘米(图七,4)。
    (二)遗迹包括灰坑1个(H 1)、灰沟2条(G 1、G 2)。下面分别介绍H 1与G 2。
    图六第5 层出土器物
    1.鼎(T 2⑤∶9)2.折沿罐(T 3⑤∶6 2)3.瓮(T 3⑤∶6 0)4.缸(T 4⑤∶1 4)5、6.钵(T 2⑤∶1 0、T 4⑤∶2 1)7.鼎足(T 2⑤∶2)8.石斧(T 4⑤∶9)(未注明质地者均为陶器)
    1.H 1位于T 4东南部,开口于第2层下,打破第4层。平面形状为圆形,直壁,平底。开口距地表约0.2 5米,坑口直径约1、深0.2 4米(图八)。填土为黑褐色,土质较疏松,夹杂大量红烧土块和碳屑。出土较多陶片和少量石器。陶片以夹砂灰陶为主,泥质灰陶次之,另有少量泥质红陶与夹砂红褐陶。器表大多素面,少量施凸弦纹、附加堆纹、绳纹、按窝纹等。器类有卷边足鼎、折沿罐、瓮、红顶钵、盆等陶器和斧等石器。
    (1)陶器
    折沿罐标本2件。夹砂灰陶。仰折沿,沿面微凹,方唇,溜肩。素面。H 1∶4,唇内缘有道凸棱,肩部以下残。复原口径1 9.2、残高4.3厘米(图九,1)。H 1∶3,鼓腹,以下残。复原口径1 0、残高5厘米(图九,2)。
    盆标本1件(H 1∶5),泥质红陶。折沿微外翻,尖圆唇,弧腹内收,以下残。素面。复原口径2 8.2、残高5.6厘米(图九,4)。
    钵标本1件(H 1∶8),泥质灰陶。敞口,尖唇,斜直腹内收,以下残。外口部饰两道凹弦纹与一周红彩宽带。复原口径1 6、残高4.2厘米(图九,3)。
    图七第4 层出土陶器
    1、7.鼎(T 2④∶1 0、T 6④∶5)2.盆(T 1④∶1 1)3.器盖(T 4④∶1 6)4.器流(T 4④∶1 8)5、6.鼎足(T 1④∶1 3、T 5④∶1 0)8.折沿罐(T 4④∶1 2)9.高领罐(T 5④∶1 6)1 0.钵(T 6④∶1)
    图八H 1平剖面图
    1.石斧2.陶片
    鼎足标本1件(H 1∶9),夹砂褐胎黑衣陶。宽扁足,截面呈凹弧形。素面。残高7厘米(图九,5)。
    (2)石器
    斧1件(H 1∶1),磨制。梯形,平顶,两边斜直,刃部一角已残,刃端平直。长6、宽3.6、厚0.9厘米(图九,6)。
    2.G 2位于T 4北部与T 7东南部,并伸入T 7东隔梁,大体呈南北向。开口于第2层下,打破第4层,被G 1打破。平面形状为长条形,南部较宽,至北部渐窄,斜壁,平底。开口距地表约0.4米,已发掘部分长7.4、宽0.7~2.7、深0.2 6米(图一〇)。填土为灰黑色,土质疏松,夹杂较多红烧土颗粒与草木灰。出土较多陶片,以夹砂灰陶为主,泥质灰陶次之,另有少量泥质橙黄陶、夹砂红褐陶等。陶片以素面为主,施纹陶较少,纹饰有少量凸弦纹、附加堆纹、按窝纹等(表一)。器类有花边足鼎、折沿罐、盆、红顶钵等陶器和斧等石器。
    (1)陶器
    折沿罐标本2件。仰折沿,沿面微凹,方唇,溜肩,以下残。G 2∶1,夹砂褐胎黑衣陶。里口下端起一道凸棱。素面。复原口径2 7.2、残高7厘米(图一一,1)。G 2∶5,夹砂灰陶。肩部饰两道凸弦纹。复原口径1 6、残高3.2厘米(图一一,4)。
    图九H 1出土遗物
    1、2.折沿罐(H 1∶4、H 1∶3)3.钵(H 1∶8)4.盆(H 1∶5)5.鼎足(H 1∶9)6.石斧(H 1∶1)(未注明质地者均为陶器)
    盆标本1件(G 2∶8),泥质红陶。敞口,折沿外翻,尖唇,斜直腹内收,以下残。素面。复原口径3 0、残高4.4厘米(图一一,2)。
    钵标本1件(G 2∶7),泥质灰陶。敞口,尖唇,内口部微加厚,斜直腹内收,以下残。外口部饰一周红彩宽带。复原口径2 0、残高3.2厘米(图一一,3)。
    鼎足标本1件(G 2∶9),夹砂灰陶。凹弧形足。两边饰按窝呈花边形。残高9厘米(图一一,5)。
    (2)石器
    斧标本1件(G 2∶1 2),磨制。近梯形,弧顶,一边斜直,一边凹凸不规则,单面刃,刃端平直。长8.8、宽4.5、厚1.9厘米(图一一,6)。
    四、第二类遗存
    第二类遗存未发现遗迹,只有较薄的一个文化层,即遗址的第3层,分布在南部的四个探方中,且范围极其有限,只存在于T 1东部、T 2西部、T 0 1东北部和T 0 2西北部。出土遗物以陶器为主,还有少量石器。陶片以夹砂陶稍多,泥质陶次之,夹砂陶以灰褐陶为大宗,红褐陶和黑陶较少,泥质陶也以灰陶最多,黑陶次之,红褐陶只有少量。素面陶稍多于施纹陶,纹饰以篮纹最多见,绳纹和方格纹次之,另有少量按窝纹和凹弦纹(表二)。器类主要有陶侧扁足鼎、釜、圈足盘、罐、缸、石斧等。
    图一〇G 2平剖面图
    (1)陶器
    釜标本2件。夹砂灰褐陶。仰折沿,沿面内凹,方唇,里口下端起一道凸棱,肩部以下残。T 1(3)∶1 4,溜肩。饰竖向宽篮纹。复原口径3 0、残高4.6厘米(图一二,1)。T 1(3)∶1 5,微鼓肩。饰右斜细篮纹。复原口径2 6、残高4.7厘米(图一二,2)。
    罐标本1件(T 1(3)∶1 6),泥质灰陶。仰折沿,沿面较宽,方唇,唇面微凹,溜肩,以下残。器表满饰右斜细绳纹。复原口径2 7.2、残高7厘米(图一二,3)。
    表一G 2陶质陶色及纹饰统计表
    表二第3 层陶质陶色及纹饰统计表
    图一一G 2出土器物
    1、4.折沿罐(G 2∶1、5)2.盆(G 2∶8)3.钵(G 2∶7)5.鼎足(G 2∶9)6.石斧(G 2∶1 2)(未注明质地者均为陶器)
    圈足盘标本1件(T 1(3)∶9),泥质灰陶。敞口,圆唇,弧腹,浅盘,平底,矮直圈足,底缘微外撇。素面。复原口径3 3.2、足径2 5.8、高1 0.8厘米(图一二,6;图版三)。
    缸1件(T 1(3)∶1 0),泥质红褐陶。直口,斜方唇,唇面有道凹槽,上腹较直,下腹弧内收,底残。腹部满饰竖向细绳纹。复原口径3 4、残高2 2.6厘米(图一二,7)。
    鼎足标本2件。夹砂灰褐陶。侧装三角形扁足。T 2(3)∶9,足根部饰三个小按窝,足尖有捏压痕迹。残长2 0.8厘米(图一二,4)。T 1(3)∶2 0,足尖残。足根部有一小按窝。残高1 0.4厘米(图一二,5)。
    (2)石器
    刀1件(T 1(3)∶1),磨制。一端已残,半月形,弧背,单面斜刃,刃端平直。残长8.4、宽3.3、厚0.7厘米(图一二,8)。
    五、结语
    第一类遗存的主要器类组合为宽扁足盆形鼎、折沿鼓腹罐、小口高领罐、红顶灰腹钵、折沿盆、叠唇盆、敛口瓮、花边钮器盖、尖底缸等,属朱家台文化。这类遗存曾广泛见于豫西南鄂西北地区。根据器类组合与具体器物形态的演变,朱家台文化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早期以淅川下王冈“仰韶三期”[1]为代表,出有不见于之后的尖底瓶、曲腹盆等,鼎、罐、瓮、盆、钵等的腹部均较外鼓;中期以郧县青龙泉“仰韶文化”[2]和郭家道子“新石器时代遗存”[3]为代表,延续自早期的同类器物腹部外鼓程度明显不及之前;晚期以青龙泉“屈家岭文化早期”为代表,新出现少量来自江汉地区屈家岭文化因素的器类如彩陶壶形器、高圈足杯、浅盘豆等,但文化性质尚未改变[4]。肖沟遗址的朱家台文化遗存,虽然在发掘中可划分出四个文化层,并且还存在层位上晚于这四层的三个遗迹,但这些单位中出土器物的组合与具体形态差异均较小,可视为同一期遗存,大体属于朱家台文化中期阶段,与青龙泉M 4 7、M 4 9、H G、郭家道子F 8、W 6等单位年代接近。
    第二类遗存的主要器类组合有侧扁足鼎、釜、圈足盘、罐、缸等,属煤山文化乱石滩类型。豫西南鄂西北地区的同类遗存主要有郧县大寺“龙山文化”[5]、均县乱石滩上层[6]、淅川下王冈“龙山文化”与“二里头文化一期”[7]等。龙山时代晚期,中原地区的煤山文化曾大举南下并深入江汉平原腹地,豫西南鄂西北地区的煤山文化乱石滩类型即在此基础上形成[8]。煤山文化乱石滩类型形成后,延续的时间较长,其中部分遗存如下王冈“二里头文化一期”的年代,可晚至相当于中原地区的新砦期。肖沟遗址的侧扁鼎足、圈足盘等与下王冈H 2、H 1 0和煤山二期T 1 3(3)层的同类器较为接近,年代也都应相当于煤山二期,属龙山时代晚期偏晚阶段而早于新砦期。
    图一二第3 层出土器物
    1、2.釜(T 1③∶1 4、T 1③∶1 5)3.罐(T 1③∶1 6)4.鼎足(T 2③∶9)5.鼎足(T 1③∶2 0)6.圈足盘(T 1③∶9)7.缸(T 1③∶1 0)8.石刀(T 1③∶1)(未注明质地者均为陶器)
    图版三陶圈足盘(T 1③∶9)
    注释
    1河南省文物研究所、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考古队河南分队:《淅川下王冈》,文物出版社,1989年。
    2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青龙泉与大寺》,科学出版社,1991年。
    3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湖北省郧县郭家道子遗址2006~2007年发掘简报》,《湖北南水北调工程报告集》(第一卷),科学出版社,2013年。
    4任新雨:《试论鄂西北地区的“仰韶文化”和“屈家岭文化”》,《江汉考古》2001年第4期。
    5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青龙泉与大寺》,科学出版社,1991年。
    6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长江工作队:《湖北均县乱石滩遗址发掘报告》,《考古》1986年第7期。
    7河南省文物研究所、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考古队河南分队:《淅川下王冈》,文物出版社,1989年。
    8白云:《关于“石家河文化”的几个问题》,《江汉考古》1993年第4期。
    9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二队:《河南临汝煤山遗址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82年第4期。
        (图表略,详见原文)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故事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
神话故事
中国现代史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学术理论
历史名人
老照片
历史学
中国史
世界史
考古学
学科简史